《一个人事经理的自白(写给所有辛苦打拼着的从业者们)》
第30节

作者: 云中雪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23 13:03:48

  五
  一个星期后的周末我接到了郝文杰的电话,“今晚有空吗?来我家吃火锅吧。”他在电话里说。
  傍晚时分我来到他了家,火锅的原料是他从超市买来的,他自己做的汤调的味,味道还挺不错。
  “考研这几个月跟周围的人几乎没什么交流,心里憋得慌,还好离考试已经没多久了。来,喝点酒吧。”他将我的酒杯倒满。
  “准备得如何呢?”我问。
  “还行吧,每天都在按部就班地看着书。”
  “这些都是学校指定的专业课书籍?”我看着书桌上摞得厚厚的书。
  “是啊,看得我头大。通篇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原本一些很简单的原理让他们给说得无比罗嗦复杂。那些编书的人要么就是完全没动脑子,要么就是纯粹的凑字数。”
  “那有什么办法,它考得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所以你只能按照它的套路来复习。”我说。
  “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强调对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对问题的思考。”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尽信书不如无书,知识是没有穷尽的,而思想才是改造世界的力量源泉。”
  我们一边吃着,一边聊起了当前教育的一些现状,他的议论非常之多,而且颇为尖锐,然而谈到最后却沉默了,只是静静地抽着烟。
  于是我便转换了话题,同他谈起了一些历史与社会方面的问题。
  “刚才听你提到集权制,我倒是有个疑惑:为什么集权制在中国得以长期的存在?”我问他。
  “我觉得这与我们的社会生产方式有关。”他说:“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农耕型的社会,农民占了大多数。在农业生产中时常会遇上自然灾害从而导致收成锐减,农民填不饱肚子,交不起赋税以致于饿死或是成为流民,大量的流民会造成社会的严重不稳定。”
  “所以每逢天灾来临时,政府会去赈济灾民,还会去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赈灾无非就是政府从有粮食的人手里征收一部分粮食,去分给没有粮食的人。这种征收往往是带有强制性的。因为天灾来临时,政府的收入会减少,而粮食的价格会上升,政府往往没有能力去收购足以赈济灾民的粮食。”
  “而兴修水利则更是一项庞杂的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与经费的合理使用,它需要统一的协调与指挥。”
  “所以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在应对天灾时,必须要有那么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进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调度,统一的协调,并且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来应对危机,否则就会出现赈灾的粮食无法筹集,水利工程无人监督,整个社会一盘散沙,进而发生严重的动乱。”
  “所以集权制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社会的各方力量进行博弈的最终产物。”他总结道。
  我们就这么彼此间侃侃而谈着,直到很晚才离开他家。

日期:2011-11-23 14:13:30

  六
  之后我们便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联系,只是过年时相互发了祝福短信。直到第二年
  三月份的一天,我接到了他的电话。

  “我现在范姨家给韩勇补习功课,中午有空吗,一起出来坐坐吧。”他在电话里说。
  我们在一家小饭馆里碰了头。几个月没见,他瘦了不少,精神状态似乎也不如过去了。
  “最近还好吗?”我问。
  “我考研失败了。”他苦笑了一下:“现在正到处找工作。”
  “情况怎么样?”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大学毕业时整日为求职而奔波的场景。
  他喝了口茶,没有回答。
  “你……能帮我个忙吗?”他的表情不太自然。
  “什么忙?”我有些意外。

  “帮我问问你周围的亲戚朋友,有谁家的小孩需要请家教的。”他迟疑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因为考研,半年没上班了,现在……又要去找工作,而且家里又出了些事,所以……手头上很紧张。”
  “行,我帮你打听打听。”我想不到他竟肯这样迁就。
  在打听询问了一大圈人之后,我单位里的一个领导表露出了意向,由于他的儿子明年要参加高考,在听取了我的介绍,尤其是韩勇在他的辅导下成绩提高很快的事实后,表示愿意和郝文杰面谈。
  没多久事情便成了,郝文杰请我在一家中档餐厅吃饭。可不知为什么,那天的他看上去显得很苦闷,席间不停地喝着酒。
  “工作找得怎么样了?”我问。
  “很不顺利,现在好点的单位基本上都要硕士学历。”他无奈的说着:“再去当老师吧,有被学校处分的经历,恐怕别的学校也不会收留。找个一般点的工作自己又不甘心,毕竟那只能维持个温饱,而且都是些毫无技术含量又没有前途的活儿,我觉得人还是要活出点价值来。”
  “家里帮不了你吗?”
  “家里没什么社会关系。”他叹了口气:“现在回想起当老师的时候,也确实是太理想化,太自以为是了。”
  “我喜欢解剖历史人物,却从未想过解剖我自己”他苦笑着。
  “但我觉得人还是要保留着一份内心的独立,只要你不甘心成为一个庸人。”我很觉得悲凉。

  他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只是继续喝着酒。
日期:2011-11-23 18:55:32

  七
  原本指望着单位能够落实下个月涨工资的承诺,可当大家听到上面传来的消息时,先前美好的愿望又得无限期的推迟了。在一片牢骚与抱怨声中,我不由在想:抱怨有用吗?若是自己勤奋努力作出业绩来,还愁待遇上不去吗?
  我觉得有许多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社会磨砺之后,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众化,越来越没有自我,就像对待涨工资都是抱着一种求之于人而非求之于己的态度。我不由想起那次和郝文杰在一起吃饭时他所流露出的后悔情绪,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吧,将一个个原本棱角分明,形态各异的石头逐渐打磨成外表光滑且彼此相似的样子。
  那天下班回家后,我在楼下碰到了范姨,韩勇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我向她问起了韩勇的情况。
  “现在复习来复习去还不就那样,他巴不得早点考完拉倒。”范姨说。

  “郝文杰还在帮韩勇辅导功课吗?”我问。
  “他父亲刚去世,回老家办丧事去了。”
  真是祸不单行,但愿他能够坚强的去面对这一切,我心想。
  “郝文杰他有女朋友吗?”范姨突然问我。
  “不清楚,不过以他的条件找个女朋友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
  “也是”范姨点了点头:“不瞒你说,我前几个月把我的侄女,就是我哥的孩子,介绍给他认识,当时我们在一家西餐厅吃的饭。郝文杰无论从长相﹑气质还是谈吐方面来说,都称得上是很优秀的,所以我侄女从见他第一面起就喜欢上了他。”
  “我觉得他俩挺般配的。”她接着说:“但不知为什么,前不久听我侄女说,郝文杰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淡了,而且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问他其中的原因他也不肯说。唉,也许是他条件太好,挑花眼了吧。”
  也许是他根本就没有心思谈恋爱吧,我心里想着。
  半个月后的一个周末,我到郝文杰的住处去看望他。毕竟是朋友一场,虽说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可以安慰他几句。

  走进他的住处顿时闻到一股霉味,地上满是烟头,“前段时间太忙,都没有时间打扫卫生。”郝文杰说着,将脏衣服脏袜子丢进卫生间的盆子里。
  在桌上我看到了一个相框,里面是一个中年男人的相片。那男人留着很精神的小平头,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像极了郝文杰。他微微的笑着,安详的神态中透着一股睿智。
  “那是我父亲。”他神色黯然的说道。
  “你还是要打起精神来,你要是生活得好,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的。”我安慰他。
  “我被学校处分的事他一直都不知道,他是怀着对我的希望走的。”他深吸了一口烟,凝视着那张照片。
  “都是走入社会的人了,很多事需要我们独自去面对。”我说。
  “是啊”他微微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道:“其实我俩很相像,都是倔强孤傲的人。但现在想想这些恐怕都不算是好的性格。就像父亲他在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平平凡凡的干了一辈子,然后默默无闻的退休,连葬礼都是冷清清的。”
  他叹了口气,神情有些凄然:“追悼会那天我不知怎的,将他的一生缩在眼前,他的性格造成了他一生的孤独与平庸,而我却在不知不觉中继承着他的命运。想想这些,我就忍不住地掉眼泪。”
  我一时语塞,而他也没有吭声,只是指间夹着烟,低头沉思着,直到烟蒂要烧到手指了才丢在地上。
  “你现在还是要将心态调整好,毕竟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工作的事落实得怎么样了?”
  “无非也是每天在网上投简历和跑招聘会。找工作是得赶紧,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不然温饱都会成问题了。”他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