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堪回首——我在深圳做普工的那些日子》
第11节

作者: 撒旦魔王12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18 04:54:57

  深圳,惠州,深圳——是的,我又回来啦,可是并没有衣锦,反而与当年在郑国和弟子走失的孔子有些类似——累累若丧家之犬!还好,哥哥还在深圳,晚上不用担心露宿街头。当时离哥哥所在工厂不远,有一家日资企业也在招工,名字叫亚翔塑胶五金厂。这是一家日资企业,听说待遇还不错,所以我就应聘进了这家厂,也是做物料员,给产线备料。原本以为物料员不累,进去才发现,比我想象的要恐怖得多!每天上班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中间只有吃午饭和晚饭各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家公司是做打印机外壳的,组装打印机都是采用流水线的作业方式。设定流水线流动的速度也是有讲究的,我第一天上班正好赶上线上换新产品,要调试流水线的速度。没记错的话那个线长叫王胜男(是女孩子),在调试之前,她先从别的线上临时抽调那些平时手脚快的员工,然后将流水线开到最快,如果员工速度赶不上再慢慢往下降,直到所有的岗位都能顺利组装,然后记下这个速度,以后不论是谁,都必须按这个速度组装!有些手脚稍慢的员工根本就忙不过来,但流水线不会因为她一个人而放慢速度,因为在这里,人是为机器服务的,人必须适应机器,而不是机器适应人。流水线上忙碌异常,我给流水线上备料自然也手忙脚乱,不停的奔走在各个流水线之间。每到下班吃饭,甚至都不想去食堂,而是想躺到地上睡一觉…………

    
日期:2012-08-18 23:54:16

  那时候,我从竹村天桥经过,经常看到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头,抗着很大一袋子饮料瓶往天桥下面走——那里是他的栖身地,晚上他就睡在桥底!我常想,他年青时到底经历过什么呢,为什么在这个本应该颐享天年的年纪却沦落街头,晚境如此凄凉。我怎么知道,现在的他,会不会就是将来的我呢?在深圳的街头,其实有很多乞讨的老人,如果身上有零钱,我基本上都会给个一块硬币,但我相信这并不能改变什么,人啊,还是要靠自己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如果这样下去,我想,在多年后,我或许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吧,当然,我同情他们,尊敬他们,但我想我更愿意过得好一点。

  2008年5月4号,我再次辞职。其实我很想去参加计算机软件培训,可是这一年半,我基本没挣到钱,家里也穷,不可能拿钱出来供我参加昂贵的培训。虽然我知道这样一直做普工不会有任何出路,但是,我却没法改变。我只得再次顶着火辣的太阳,穿梭在深圳关外的各个工业区。
    
日期:2012-08-21 00:02:54

  深圳龙华的三和人才市场,永远都是那么热闹,在这求职大军中,寻找普工岗位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2008年的四五月份,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那时候,我仍然住在哥哥宿舍。每天早晨像上班一样,八点多就赶到三和参加招聘会。入场的门票,上午是十块,下午是五块。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应聘过很多公司,但印象较深的就是公明的创维,和西丽的普联。去创维时,大概一起有十几个人吧,都是应聘的普工。记得我们一行人中好几个都是大专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做普工,而且应聘时都只敢拿高中毕业证,因为大学生做普工别人一般都是不会要的,我在三和就见过好几次这种情况,厂家都知道大学生做普工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干不长。那时候可能创维比较缺人吧,复试基本就是带我们到车间参观一下,来到车间时,我看到的全是流水线,经过上家公司的折磨,我早已经对流水线产生了恐惧心里,所以当我见到眼前的景象时,心里已经打了退堂鼓。参观完后,又带我们到楼顶的一个小房间培训,培训室很小,而且堆有很多杂物,没想到这样的大公司培训室却这么寒酸!培训完后直接带我们分宿舍。宿舍都是那种很早的楼房,又阴又暗,十二个人住一间,宿舍的床上堆满了行李和脏衣服,很大一股味道,当正在给其他新员工分铺位的时候,我从后面偷偷溜了出来,我已经知道这是一家怎样的工厂…………

  晚上,因为没事可干,所以我没有回去的太早。我习惯在三和附近转一转,看看第二天的招聘广告。这天,和往常一样,晚上七点多,天刚黑,我在三和旁边的招聘广告栏看完信息正准备回去,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女孩子声音:“靓仔,找工作吗”。我回过头,看了一下,旁边没别人,我确定她是和我说话。“对对,我看下招聘信息”,我连忙回答她。这时我看清她穿着短袖短裤,和我年纪差不多大吧,还算漂亮。正当我好奇她怎么会和我打招呼,她突然接着说“哦,现在要不要去玩一下”。我没听明白,问她:“什么玩一下呀”。她说:“你跟我来嘛,就在前面一点的出租屋里。”经她这么一说,我才明白过来她的意思。“哦,不用啦,我现在要回家啦”,我连忙说。“现在还早呀,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就50块钱,又不要你很多嘛”,说着她居然拉着我的手,我吓了一跳,连忙抽出手,说“不行,不行,我要走啦”。说着我扭头就走,她在后面看着我,但并没追上来。经那次之后,我观察了一下,其实在三和后面的那一排出租屋下面的巷子里,有很多这样的站街女。有些看起来似乎有三四十岁了,但更多的还是二十来岁吧。我不清楚她们的生存状态,但从她们的服务对像来看,我想也不会赚到很多钱吧,毕竟她们之间也有竞争的。改革开放确是很伟大,可是不要忘了这些底层的普工,还有为这些普工服务的女孩们,没有他们的付出,神马深圳速度,神马发展奇迹全是扯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