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0-26 20:38:13
冯紞的才华远不及贾充、荀勗,但是他对张华的杀伤力远过于前二人。
以前朝廷想要征辟哥哥冯恢为官,张华出手阻止,因此,冯紞特别憎恨张华。眼看张华就要回京为相,冯紞觉得不能再等了。他利用与晋武帝司马炎闲谈魏晋旧事的机会,故意危言耸听,刺激晋武帝司马炎:
“我以为当年钟会反叛,责任在太祖(司马昭)。”
晋武帝司马炎一听臣子当面攻击其父,勃然大怒:“你这是什么话嘛!”
日期:2011-10-27 19:43:11
冯紞马上免冠道歉:“我胡言乱语,罪该万死,但是请容我把我的意思申明一二。”
晋武帝司马炎说:“那你说说看!”
冯紞说:“善于为政者,必然懂得用官职控制大臣。钟会的才能有限,但是太祖(司马昭)对他的夸奖太过,嘉奖他的谋略,提高他的名位,给予其大权,委任其重兵。所以钟会也自认为自己神机妙算,自己的功劳已经大到无法赏赐的地步,因而有了跋扈之情,不臣之心,酿成了滔天的祸乱。如果太祖能够在任用钟会的同时,用仪礼去节制他,用权势去控制他,用法度去约束他,那么他就不会有反叛之心,也就不会有反叛之事了。”
日期:2011-10-28 18:50:55
晋武帝司马炎:“有道理。”气也消了。
冯紞看看火候到了,该渐入佳境,进入正题了。
“既然陛下同意我的说法,那么希望今后不要有人重蹈钟会的覆辙。”
晋武帝司马炎沉吟道:“现在朝廷中还有钟会这样的人吗?”
冯紞:“……臣不密则失身。”
晋武帝司马炎看看左右侍从,说:“你们都下去吧!”回头对冯紞说:“好吧,你畅所欲言吧。”
冯紞从容言道:“陛下的谋谟之臣,为天下立下大功,四海之内无人不知,出镇外地而手握兵权的人,这种人陛下不得不防呀!”
日期:2011-10-29 18:58:57
晋武帝司马炎默然,没有说话。眼下朝廷中符合这几个条件的大臣,只有张华。从此,晋武帝司马炎对张华有了猜忌防范之心,加之出镇外派之前张华对齐王司马攸的推重之言,使晋武帝司马炎下定决心,非但不能在朝中担任要职,而且也不可让他在北方边境担负重任。决心一下,不久,张华离开幽州,调回京师洛阳,不是升任宰辅,而是担任闲职太常卿。张华也无话可说:他本来就以博学多识闻名,担任太常卿,正好发挥他的特长。
日期:2011-10-30 18:48:42
祸不单行,上任不久,太庙的房梁折断,当时晋法严苛,张华负领导责任,免职为民,终晋武帝司马炎之朝,司马炎没有再起用张华,彻底抛弃了他。张华也只能以列侯身份朝见皇帝。
从荀勗到冯紞,他们深受皇帝的宠信,他们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向皇帝提出一些看似十分诚恳有益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实则包藏祸心,对司马江山也是十分有害的。
张华这一离开权力中枢就是八年,他由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慢慢步入老年。张华赋闲在家期间,想了很多,人也变了很多,等到张华依傍贾南风东山再起之时,张华依旧才智出众,处理政务依旧得心应手,尽心尽力,但是有些该说的话不说了,有些该做的事不做了,有些事可说不可做,有些事可做不可说。一心为公、忠心耿耿是有条件的。
日期:2011-10-31 19:28:54
张华终于明白:不论你多么任劳任怨,不论你多么忠心耿耿,不论你多么权高位重,只要你微微忤旨,捋了虎须,立刻前功尽弃,像一粒浮尘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以,张华复出之后,他就格外注意保护自己,如果自身难保,自己的抱负如何施展?将倾之中朝大夏何人扶持?
日期:2011-11-01 18:33:12
除了贾模、裴頠和张华为贾南风的股肱之臣,贾南风极为倚重之外,贾南风的亲外甥贾谧也得到重用。
这个贾谧与贾南风的关系原本很简单,后来却变得很复杂。
贾谧,原姓韩,父亲是贾充的秘书韩寿,母亲是贾充的小女儿、贾南风的亲妹妹贾午,就是当初准备嫁给皇太子司马衷的那个贾午,临上轿才发现贾午过于瘦小,弱不胜衣,才临时抱佛脚,换成贾南风。姐姐出嫁了,妹妹贾午还待字闺中。贾充经常召集下属到家中宴饮聚会,贾午闲来无事,躲在窗后偷窥大厅里那些宽袍大袖、欢声笑语、青春勃发的年轻后生,不觉丨春丨心荡漾,一眼看中外表俊朗、风度翩翩的韩寿。贾午问身边的丫鬟,这位帅哥是谁?有个丫鬟说他叫韩寿,以前是她的主人。此后贾午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就差这名婢女到韩寿处牵线,充当红娘,上演一出西晋版的西厢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