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解读:唐诗演义》
第59节

作者: 李晓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18 09:31:49

  第二十回居大不易白居易始乱终弃元微之
  代宗大历年间,向来对唐朝另眼相看的天公又一次抖擞精神。大历三年韩愈出生,大历七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出生,大历八年柳宗元出生,大历十四年元稹出生。他们的诗歌成就不如盛唐五位大家,但诗文的总体成就不在盛唐大家之下。天公如果还说自己没有偏袒大唐,就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
  唐朝至少有三个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之外,还有韦应物、白居易。白居易的诗仙还是皇帝钦定。
  如果把诗人比作歌手,那么李白是男高音歌唱家,他的天赋千年罕见,他的歌声响遏行云。他和帕瓦罗蒂们不同的是,帕瓦罗蒂们演唱的《我的太阳》、《今夜无人入眠》是传统经典,而李白引吭高歌的都是他自己的作品。杜甫是乡村音乐巨星,很多歌曲已成经典。白居易是流行歌王,他在当时的知名度甚至超越李杜,他的歌曲在东南亚广为传唱。
  白居易的诗歌有多大的魅力呢?据说宰相李德裕不喜欢白居易。白居易寄给他的诗文他从来不看,而是用一个竹筐封存。刘禹锡为白居易说情,请李德裕至少把书信看完。李德裕说:“不行,看了我怕自己会心软。”
  当时有个叫高霞寓的军官想娶歌妓。那名歌妓要求增加聘礼,因为她能背诵白学士《长恨歌》。白居易去参加宴会的时候,经常看见那些歌妓指着他说,这是《秦中吟》、《长恨歌》主。

  洛阳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一株垂柳,枝繁叶茂远超一般柳树。白居易因此写了一首《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日期:2012-08-18 09:32:28

  这首诗成为流行金曲,两京教坊竞相传唱。唐宣宗听到后下令从这株柳树上取两条柳枝在御花园种植。长安和洛阳的权贵纷纷效仿。荒园主人趁机收钱,漫天要价,但仍挡不住人们买柳种植的热情。最后这棵柳树成了秃驴,几乎枯死。地方官只好派兵把柳树作为名胜古迹保护起来,禁止任何人攀折买卖。
  白居易做杭州刺史之后不久,好朋友元稹也来到绍兴做浙东观察使。白居易离开杭州调往苏州后,元稹发现杭州人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自此一州人,生男尽名白。”
  晚唐江南诗人张为制作了一幅《诗人主客图》,论述中晚唐诗人流派﹐开创后世论诗分派的先河。他以白居易为“广德大化教主”,极力推崇白居易。
  我说过贺知章是唐朝人生最圆满的诗人,但是看到白居易的经历后,觉得这个结论下得太早。白居易做过翰林学士知制诰、刑部尚书,皇帝还想拜他为相,而且也比较长寿。很多人认为他的诗歌成就仅次于李白杜甫,流行程度甚至超过他们。他还是唯一做过苏杭两州刺史的著名诗人。他早年虽然避难江南,但是晚年和刘禹锡、裴度在洛阳诗酒流连,当我们无数剩男为找不到老婆发愁的时候,他却毅然遣散樊素和小蛮。

  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在他六、七月大的时候,乳母抱着他指认屏风上的“之”、“无”两字,从不出错。他本来跟随祖父母住在长安,可是两岁时祖父母相继病故,父亲白季庚只好把他接到宋州。白季庚当时是宋州司户参军,不久调任徐州彭城令。平卢淄青节度观察使李正己擅自出兵占领徐州,并任命侄儿李洧为徐州刺史。李正己死后,李洧因为归顺朝廷遭到李正己旧部围攻。白季庚辅佐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安全起见,他把家人送往宿州符离避乱。

日期:2012-08-18 09:32:54

  白居易在安徽符离度过了童年。后来看到符离也不安全,又带着弟弟白行简逃往江南。那时韦应物正在苏州做刺史,经常举行诗酒高会。白居易当时只有十四五岁,想混进去拜韦应物为师,顺便尝尝山珍海味。无奈园林外执勤的军士戒备森严,白居易始终未能如愿,终生引以为憾。
  这次闭门羹对白居易刺激很大,回家之后发愤读书。想找工作的人应该向李白学习怎么写求职信,即将考试的人则应该向白居易学习如何备考。白居易是个考试专家,他每次考试都准备充分,从不心存侥幸。他虽然得到顾况推荐,但并不因此自满。他把可能考到的策论题目全部认真试写过一遍,这些文章成为后来举子的范文。
  白居易在贞元十六年中进士,紧接着又在贞元十八年举书判拔萃科。小他七岁的元稹也参加了后一次考试。二人因此相识并成为人生知己。不过他们虽然是好友,但两人的人生经历有点颠倒。白居易年轻时一本正经,晚年风流放浪;元稹正好相反,年轻时负心薄幸,老来一本正经。
  元稹字微之,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他祖父做过县丞,可他父亲已经沦落为平民。据说他父亲有一身武艺,可惜在元稹八岁时去世。母亲无奈带着元稹兄弟四人前往凤翔投奔亲戚。凤翔是军事重镇,元稹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整天跟当地驻军厮混。自古以来军人仗着手里有武器都比较嚣张,元稹经常跟那些军人喝酒打架,习惯用拳头说话。他一生是非不断争强好胜,应该和这段经历有关。

日期:2012-08-18 09:33:2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