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北朝后期至隋唐那一百多年间令人心碎的红颜》
第55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惜孔子到底少了一点创造性思维,否则的话,他一定会给地球上所有可以供人食物的动物写一本书,教育它们:无论是鸡还是猪,乖乖的在那里找食物吃,长的肥肥的,然后一头撞死,最好死前自己拔了毛跳到锅里,方便人直接食用。再给所有可以被人驾驭的动物写一本书:无论是马还是羊,一定要吃最少的草,挤最多的奶,拉最重的货物,走最远的路,而且没事不要乱跑,自己照顾好自己,别让主人麻烦……

日期:2012-08-16 17:38:25

  物竞天择是地球的自然法则,如果没有竞争,人不会从海中生物进化成猴子,最终变成人。如果没有变化,地球上的无机物不可能变成有机物,人类也不会产生。孔子被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所使用的学说违背了自然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他希望加强王权,加强贵族的势力,人生来是贵族,就是驾驭其他百姓的,就是享福的,否则,那就认命吧,就如同马匹一般,一辈子被人驾驭,提供自己的劳动给其他人,他希望将大部分的人也变成马。

  如果他是贵族,如果他属于驾驭别人的那个阶层,他当然很喜欢这种学说,那确实是心目中的乐园啊!可是,对于那些生来就被别人驾驭的人,那又是多么的凄惨可怜呢!
  可惜的是,人毕竟不是马,人比较有智慧,因此他三纲五常的学说不会长久。
  而他所生活的年代又是大争之世,到处都是竞争,弱一点都不行,因此就算他一辈子奔波于诸国之间,但是最终也没有一个国君用他,因为他的学说的前提是没有外敌入侵,百姓乖乖听话,当时的国君如果用他的理论,国家立即就会被其他国家侵吞。就算他找到周天子,将自己的学说进献给周天子,也没有办法让周天子重新统一国家,无力回天,这种学说又有什么作用呢?只有在后来大统一的王朝,中央集权加强,没有外敌入侵,这种学说才可以推行。但是问题就是,贵族没有竞争,耽于安逸,王朝慢慢落后,最终被取代。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日本势力渗入朝鲜,要求朝鲜改革,烧毁奴婢文书,废除奴婢制度,取消等级制度,朝鲜的王室和官员还在嚷嚷,那样谁来保护五百年的宗庙社稷呢?那些王室和贵族都觉得这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
  孔子一定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死后差不多两千年之后,在遥远的东北方,有一个他从来没有去过,甚至都没有想过的小国,竟然将他奉若神明,将他的学说用到极致。
  在这个国家,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生产力都极端落后,百姓受教育的程度也极为低下,除了国土面积小很多之外,几乎还原了中国商周朝时期(周主要指西周)的情况。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他们使用儒学来治理国家,确实能使宗庙社稷持续很久。
  只是,那个国家是那样的贫穷。国王每顿最多也只有一个人手端的起来的小圆桌上放的下的十来碗饭菜,所居住的大殿里除了屏风、矮桌、坐褥和柜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摆设。后宫的发髻永远是一个大圆巴巴,最多两三个发饰,多么的乏味!王宫只有几间殿阁,宫门只有一两道而已,一旦发生动乱,武装分子很容易就闯入王宫。妃嫔被废不是送入冷宫,而是赶出宫外,虽然能够得到自由,但是那些女人都不愿意,因为出去之后就会过着无比贫穷的生活,衣食都无法得到保证。国王和王妃的娱乐就更是单一,除了在宫廷中走走之外,大约只有投壶这种游戏了。保护王宫的军队人数只以百计,上千人就算很庞大的军队了,遇到强大外敌的时候他们的军队还四散逃逸,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外国(主要是日本)的军队三天两头就可以包围王宫,软禁国王,最后还杀害朝鲜国母的原因。

  我敢说中国任何一个朝代和平时期富裕一点的土财主都能过上跟朝鲜国王一样的生活。
  国王如此,官员和百姓就更可怜了。高官住在草房之中,好一点的住泥土房,只不过房屋数量多一点而已。院子都是泥土地,花卉园林啥的那是国王的享受。百姓就住在咱们商周时期常见的那种圆顶草棚中。
  头一任国王死了,他的后宫(王妃除外)是没有资格住在王宫中的,应该出宫居住,但是如果能被留在宫中居住,都会十分感谢。对比我们中国古代,皇帝死了,有儿子的妃子是多么希望能出宫和儿子居住,那样她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在朝鲜,正相反,因为她的儿子是庶子,也没有太好的条件,因此宁愿留在条件好一点的宫中。
  这种情况不要说跟古代中国比,就算跟朝鲜半岛上之前存在的新罗国相比,也是贫穷多了。新罗吸收了很多盛唐文化,没有那么封建落后,国家发展反而比朝鲜王朝更好。
  如果研究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汉文化,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周边所有的国度民族都很敬仰汉文化。虽然有很多民族、国家可以在武力上征服汉族,但是最后却无一例外的被汉化。
  辽国汉化,专门吸收汉文化中糟粕的地方,耽于享乐,最后被金灭;金也是如此,最后被蒙灭;蒙也是如此,最后又被汉人赶走;最搞笑的是满清,虽然征服了汉族,但是心理上却极端自卑,于是就表现在拼命尊儒上,封建落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害怕汉人骂他们的传统风俗是禽兽行为,于是拼命抹杀孝庄改嫁多尔衮的事实,并且不准公主改嫁,极端抹杀人性,导致清朝公主的平均年龄才二十岁左右,还是因为入关前公主平均年龄较高,才能将整体平均年龄抬高一点。

  朝鲜王朝虽然在明朝面前卑躬屈膝,认为明国的任何东西都是好的,但是对满清却非常不屑一顾,对于自己被迫向满清投降觉得非常耻辱,他们认为自己仰慕的是正宗的汉族传统文化,哪里能够忍受落后的游牧民族创造的政权领导他们呢!
  不过很可惜,在清朝末年,就算清国已经烽烟四起,自顾不暇,但是清国派往朝鲜一位官员的意志甚至就可以决定朝鲜王朝整个政局的走向。
  在朝鲜王朝,等级制度非常森严,出身决定一切。若是身为奴隶、贱民,一辈子就必须辛苦劳作,连读书出人头地的机会都没有,更没有什么成为大臣将领的机会。
  就算生在达官贵人家,嫡庶之别泾渭分明,丝毫不可僭越。虽然这种东西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中国古人反而没有认真执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夺嫡成功的故事。但是在朝鲜就非常严格的遵循下来了,直到朝鲜王朝灭亡。
  (待续)
  明日继续更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