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9年,我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农村穷小子成为现在年薪超过50万的白领》
第44节

作者: 我是梁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23 21:26:21

  工厂就不要说了,Michael搞得是焦头烂额,在努力地平衡各方的利益,制定新的游戏规则。这是项目最最关键的阶段,流程优化不到位,实施效果也许就是事倍功半。一件事情要想尽快地解决还是得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这样即使每个部门有怨言也不敢公开对抗,最多是非暴力不合作而已。而面对这些情形,只能反复地沟通了。
  我原以为我所在的研发中心是新建的会相对简单些,其实不然。我面对的最大的挑战不是内部的权力斗争,而是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制度,流程。从预算,请购,采购,交货,入库,付款和财务系统对接,以及人员安排,内部授权等等。
  这件事情只能和Sandra沟通。Sandra忙于装修项目的收尾,到开幕不到2周了,她又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拜托,我又不是神仙?
  我只能找到了实施顾问李静咨询,她却忙得要命根本没空理我,还是那个巴基斯坦兄弟阿里够哥们,帮了我很多忙,还把他们新加坡SITE的相关文件都发给我了,虽然环境不一样,但我至少有章可循了。
  经过和各部门反复沟通,反复修改,第一版的采购政策终于出来了,而我这时已经要累趴下了。然而在内部讨论中,大家却吵翻了。Sandra 和研发总监香港人David在关于谁有选择供应商的决定权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David认为采购部门不懂药物研发,供应商由他们研发部门说了算,如果需要更改供应商,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Sandra则主张这违反公司的权责分离的原则,需求部门不可以指定供应商,应该由采购部门独立评估决定。总经理Bruno是个老好人,谁也不想得罪,当然既然公司有这个原则,就必须按照执行,最后采购政策还是按照Sandra的意见强行通过了。最后David却拒绝承认,搞得大家不欢而散。公司的第一次权力斗争正式浮出水面。在我看来,这件事情如何能沟通好,也许大家都能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Sandra的急躁脾气,把事情搞得有点僵了,对立的情绪在公司滋长。

  采购SOP终于完成了,我就想好好睡个好觉。就在我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物流却出了一件大事情。我收到一封邮件,公司总部负责图片的摄影师要来拍摄我们新的研发中心和开幕典礼,他已经把摄影器材打了几个包,通过DHL寄出来了。我看清单里面写了几十项物品,我按照摄影器材报了暂时进出口,想应该没有问题。然而报关行却通知我说,货物被海关扣住了,原因新闻记者在中国采访必须要先取得采访权。搞什么?他哪里是什么新闻记者?只是我们公司内部的摄影师而已。我写了几份情况说明,海关根本就不理睬。

日期:2011-10-24 22:44:44

  怎么办?现在已经是周五了,眼看下周一的开业典礼就要到了。如果到时候摄影师人来了,没有器材用那就搞笑了。Sandra也是急得团团转。忽然她想到了一个人,打了一个电话:“王总,你好,我是B公司的Sandra啊。我们现在遇到一个问题,要请你帮忙了。”Sandra把问题说了一遍。王总是我们基地负责招商的副总,他和政府很多部门都非常熟悉,海关也不例外,所以企业碰到事情当然只能找他。我们公司的CEO要来,还有市政府的领导,他自然不敢怠慢。

  当天中午,王总,Sandra,我还有负责报关的刘总经理一起去机场找口岸的海关商检。我有一点很佩服Sandra,她做事情喜欢走高层路线,而且很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如果我继续和报关员这样来回解释,估计一个月也解决不了问题。
  王总和机场商检的某局很熟悉,寒暄了三两句话就搞定了,走的时候,掏了一个信封给对方说:“我们这是公对公。”对方推辞了一会,最后还是很满意地笑纳了。到海关的时候,我等在外面。不一会儿,大家都出来了。Sandra对我说:“梁野,我们还是得到新闻处拿一份批条。你找孙老师,王总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了。”
  到了市新闻处找到孙老师的时候,看见他在和办公室里面几个女的闲聊。我说孙老师,我是某某公司的。他训斥了我一句,说:“没有看见我在开会吗?到外面等。”靠,开个毛会?看他那副德性我后悔当初没有考公务员,哪天我如果当了了他领导,非让他下岗不可。在走廊等了半个小时,实在等不及了,再耗下去机场海关快下班了。我只好厚着脸皮再次进去问他,他看我又进来了,没好气地说:“不是让你在外面等吗?”我回答说:“我是王总叫我过来的。”“哦。”他态度好了些,嘴里还是在抱怨:“你们企业净给我们添乱。小张,你过来给他写个条子。”

  当我拿着圣旨般重要的批条打着车飞奔到机场的时候,海关确实已经下班了。我心情沮丧地打电话给Sandra问怎么办?Sandra 对我说别着急,她打电话问问。过了一会,Sandra 打电话对我说:“梁野,你们到快件窗口报关放行。”
  我和报关员说。他非常疑惑地问我说行吗?他从来没有操作过普货在快件放行。我们到达快件处的时候,估计有人早打过招呼,很快商检,海关都放行了,不过需要现场查验。
  到仓库,负责查验的人只看了一眼就敲章放行了。报关员对这票货的通关效率表示非常惊讶,问我:你们是什么背景?真是太牛了。
  当我提着货物到公司的时候,已经快12点了。
  回到家里,晓霞已经睡觉。躺在床上,我脑海里面反复出现2个字,人脉。是的,人脉实在是太重要了。中国人做事情可以很古板,也可以很灵活,区别就是在于我们的人脉有多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