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故事》
第44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01 09:10:48

  求和也是艺术!
  秦赵两军还在长平恶战的时候赵军已渐现颓势,在一次重大的战斗失利后赵王紧急召见了楼昌和虞卿,对他们说:“形势对我军越来越不利了,在这次失利中我军还战死了一名都尉,寡人打算命令全军出动与秦军决一死战,爱卿以为如何?”
  楼昌缓缓说道:“此举于事无补,臣以为不如派出重臣向秦国求和!”
  虞卿瞪了楼昌一眼,高声道:“想求和的一定是以为不求和我军就会全军覆没,但和与不和的主动权掌握在秦国人手里。大王想一下,秦国人想不想全歼我军呢?”
  赵王叹道:“秦国人攻击我军不遗余力,一定是想全歼我军哪!”
  虞卿上前一步,高声请命:“大王就听臣的吧!立即派人携带重礼出使楚国和魏国!楚王和魏王想得到大王的重礼一定会接见我国使者!只要我国使者一入楚、魏宫廷秦国人就会疑心六国又要合纵,秦国人一定会害怕的!只有这样求和才能成功啊!”
  赵王不听,派重臣郑朱出使秦国求和。秦国大张旗鼓的接待了郑朱,赵王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就问虞卿:“秦王已经接见了郑朱,爱卿觉得求和的把握大吗?”
  虞卿叹道:“求和一定失败!而我军恐怕也要完蛋了!天下诸侯都要去咸阳(秦国首都,今陕西省咸阳市东)恭祝秦军大胜了!”
  赵王大惊,“为什么?”

  虞卿看了一眼赵王,声调中充满了无奈,“郑朱是赵国的重臣,如今到秦国去求和秦王和宰相范雎一定会大张旗鼓的接待他以做秀给天下看。楚国和魏国一定会以为赵国已经决心求和,这样他们就不会再来援救赵国了!秦王知道诸侯不会再来援救赵国了他又怎么会同意我们的求和?所以臣说求和一定失败!”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秦国虽然极其热情盛大的接待了赵国的求和使团,但和议始终无法达成,赵国四十五万大军在长平全军覆没!
日期:2012-08-07 14:59:22

  白起之死

  苏曰: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仍,这一时期是我国将星最为闪耀的一个时代!不但在军事理论上出现了孙子、孙膑、吴起这样的大家,在实践上更是出现了白起这样战功赫赫的将领!
  白起从最低级的军官开始做起,因军功不断升迁,最终做到了秦国武将的最高官职
  ——大良造。长平之战是白起军事生涯的最高峰,此战全歼赵军主力四十五万大军,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的先例!从此山东六国中战斗力最强的赵国一蹶不振,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白起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从无败绩,长平之战后白起力主趁势直捣邯郸灭亡赵国。但一则长平之战中秦国的损失也很大二则时任秦国宰相的范雎担心白起的功劳太大会危及自己的相位,力主与赵国和谈,结果错失了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白起由此对范雎极为不满,将相失和,为白起的死亡打下了伏笔。

  长平之战中秦国虽然大胜但自己的损失也很大,秦昭襄王在与赵国谈和后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准备再派白起领军伐赵。
  白起说:“此时伐赵万万不可!”
  秦昭襄王很是惊讶,“前年长平战后国库空虚,百姓家无余粮,爱卿不顾百姓艰苦仍力主征调军粮以伐赵!寡人休养生息,着力积蓄粮食,如今已是国库充实,将士的俸禄也增加了一倍,爱卿却说万万不可,这却是为何?”
  白起说:“长平之战后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人欢欣鼓舞,赵人心胆俱裂!我军战死沙场的将士都得以厚葬,受伤的都得到精心的医治,国家给将士的饮食和俸禄都非常丰厚以至于国库空虚!反观赵国,战死者不得安葬,受伤的得不到治疗,大家都相对而泣为赵国的存亡担忧,所以都努力耕作积蓄力量。如今大王即使是派出两倍于长平时的大军,但臣估计赵国的守备力量恐怕也已增加了十倍!自长平惨败后,赵国君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大早就开始上朝议事直到晚上才退朝。并且卑辞厚礼结交诸侯,与齐楚两国关系极为密切;赵王把他的公主外嫁燕魏,结亲以自固,处心积虑防备秦国!如今赵国国力充实,与诸侯关系密切,所以臣说赵不可伐!”

  秦昭襄王一看白起竟然是涨人家志气灭自己威风,很是恼火!他知道白起还是因为自己长平之战后不让他直捣邯郸在跟自己怄气,所以就改派大将王陵率领五位将军领军讨伐赵国。
  但没想到王陵是个草包,在邯郸城下被赵国人打的屁滚尿流,他带的五位将军也全都阵亡!秦昭襄王无奈只得再次下令让白起挂帅伐赵,白起却称病不就。秦昭襄王又羞又恼,派他的死对头宰相范雎到他家去批评他,“楚国地方五千里,执戟之士百余万,大人率数万人大破楚军,攻克鄢(今湖北省宜城市西南)、郢(楚国首都,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烧了楚国的宗庙,向东一直打到竟陵(今湖北省潜江县境内)!楚人震恐,迁都到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再也不敢收复故土!大人所率之军不到韩魏联军之半,但却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大破韩魏,斩首二十四万,流血漂橹!将军战胜之余威使韩魏至今仍向秦称臣,将军之功天下共知!如今赵军将士已有十之七八死于长平,赵国虚弱,所以大王才出重兵再次伐赵,所出之军数倍于赵!让大人担任主帅就是想一举灭赵!将军屡次以寡击众用兵如神,更何况此次是以众寡乎?”

  白起答道:“当时楚王依仗其国势强大不理朝政,群臣妒贤嫉能,掌权的都是奸佞小人,忠臣良将不被重用。百姓离心离德,军备荒废,所以我才能以寡击众攻城略地,劫掠楚地百姓补充军粮。秦军将士皆以军为家,以将帅为父母,相互信任亲如一家,上下同心以破楚为念有进无退!楚人在家门口打仗,都只想着自己的家无心恋战毫无斗志,所以我才能大破楚军!伊阙之战中,韩军想让魏军冲锋在前,魏军却想让韩军冲在前头,两军都想保存实力,相互推诿。我就故设疑兵牵制韩军,主力出其不意直扑魏军而去,魏军大败,韩军军心动摇不战而溃,我趁势追杀,所以才能获胜。这都是根据形势作出判断,何神之有?我军在长平大破赵军,不趁赵国上下震恐之机一举灭赵反倒与赵国和谈,使赵国得以喘息!如今赵国国力已经恢复,当初年少的一代已经长大成人,赵国重整军备军力复强,修整守备国家更加巩固。赵王折节下士,群臣皆愿效死力!像平原君赵胜这样的人都让他们的妻妾为将士们缝衣补衫,延揽军心。如今赵国已是君臣一心上下同力,就好比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时。此时伐赵,赵军必固守不出;围困邯郸(赵国首都,今河北省邯郸市)也必不能攻克;赵国坚壁清野,我军野无所掠;兵出无功,日久不克诸侯必生异心,定会援赵!此时伐赵我只看到其弊未见其利!况且我身染重疾,实在不能成行!”

  范雎无话可说,回去如实禀告给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大怒,“死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啊?寡人还就不信了,没你白起寡人就灭不了赵国!”说罢命大将王龁接替王陵这个草包继续伐赵!
  不曾想王龁也是个草包,围困邯郸七八个月就是攻不下来,秦军将士死伤惨重。赵王派出精锐偷袭秦军后方屡屡得手,秦军是连战连败!白起听说后叹道:“不听我的,结果怎样?”
  秦军屡战屡败秦昭襄王本来就是一肚子的火,一听这话差点把前列腺都给气炸了,马上召见白起,强令他领军伐赵,“将军虽然有病,为了寡人就勉强出征吧,躺在床上指挥即可!如伐赵有功,正是寡人所愿,寡人必重重有赏!将军如果还要推辞,寡人可就不高兴了!”
  白起一听这话吓得跪地磕头不止,“臣知道此次出征就算是不能成功也可免罪;不出征就算是无罪也不免杀头!但臣请大王用臣之计,暂时先放下赵国让百姓休养生息,以防诸侯之变。大王尽可以安抚顺从的诸侯,讨伐不臣,诛灭无道,号令天下,如此则天下可定,何必一定要先消灭赵国呢?大王听臣之计必得天下!如果非要逞一时之快于赵而加罪于臣,必失天下!大王胜臣固然足显大王之严,但孰若胜天下之威?臣听说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亡国不可复兴,死者不可复生,臣宁愿领罪而死也不愿意做败军之将,望大王三思!”

  秦昭襄王看白起还是不愿意伐赵,气的说不出话来,转身就走了。随即下令免去白起一切官职和爵位,贬为普通士兵,迁往阴密。白起身染重疾未能成行。又过了三个月,诸侯援赵的大军陆续到达,秦军还是连连战败,局势对秦军更为不利,秦王宫里每天都有前线飞马报急的使者。秦昭王更加痛恨白起,非要把白起赶出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不可!
  白起无奈只得抱病动身。白起刚一动身秦昭襄王就和宰相范雎等一般大臣商议,“白起被赶出咸阳很不服气,口出怨言!”秦昭襄王也担心白起会被诸侯所用,就派人赐给白起一把宝剑,命他自杀!此时白起才刚出咸阳西门十里地来到一个叫杜邮的地方秦昭襄王的使者就到了。
  白起抓起宝剑横在项上说道:“我有什么罪过得罪了上苍而竟如此!”过了许久又叹道:“我确实该死!长平之战,赵国投降的将士有几十万人,我欺骗他们,把他们都活埋了,此罪当死!” 说罢自刎而亡,一代将星从此陨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