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可不读的90张面孔》
第11节

作者: hys1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忽然站起来:"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随即,解散乐队,打发舞女。
  大刀阔斧进行人事改革:杀掉几百个阿谀奉承者,提拔进谏者,任伍举、苏从支持中央政府工作。(明白了吧?楚庄王同学演了三年的戏!)
  接着,进行军队改革,加强训练军士,准备与晋国决战,以雪城濮之恨。
  前612年,楚庄王联络秦国、巴国及蛮族部落合攻庸国(湖北 竹山)。楚王督战,将士猛攻。不久,庸国不支,宣告灭亡,楚庄王取得了亲政以来的第一胜。

  接着,一鼓作气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并相续打败了宋国和陆浑(河南 嵩县)的戎族,一直打到联合国家门口——洛邑。
  节节胜利的楚庄王同学打算嚣张一回:在洛邑的郊外举行军事演习!
  联合国震惊了,派王孙满同志来看情况。
  楚庄王问王孙满:“你们的九鼎有多重?我打算铸个来玩玩。”九鼎是王权象征!这话就有点像:中南海有多大?我打算建一个玩玩。(“问鼎中原”的出处)
  王孙满不愧是名外交官,义正言辞地说:国家的强盛,是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
  楚庄王笑笑,目的其实已经达到。
  待续……
  日期:2010-05-19 01:30:07
  别看现在的楚庄王同学很嚣张,但国家实力有限,根本无法称霸中原。
  楚庄王很郁闷,天天和群臣商量对策。
  这天,楚庄王商量完后,回到后宫又唉声叹气。

  老婆樊姬发话:“招聘个总理来不就解决问题了?”
  楚庄王摇头:“我已有虞邱子这样贤德的总理,还要什么总理?”
  樊姬说:“这并不算得是贤德。我服侍君王,职责就是为了你安心,你看看,结婚十一年来,我给你遍求美女,看看现在,比我好的有两个,和我同等的有七个。但虞邱子总理,在位十多年了,除了他的宗族亲戚以外,从来没有保举过人才。这种总理合格吗?”(帮老公遍求美女,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老婆太好了!)
  楚庄王讲给虞邱子听。虞邱子很惭愧,之后遍访贤士,最终找到一个牛人——孙叔敖先生。
  孙叔敖先生相貌丑陋,身材短小,还是个秃顶,并且左手长右手短——按古代的说法是很有异相。

  孙叔敖当上总理后,积极辅佐楚王推行改革,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发展生产,兴修水利,
  他主持修筑的渠系水利工程(河南 固始),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在荆门沙洋开凿的古杨水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此外,他还先后在安徽寿县淝水修筑芍陂灌溉工程,在湖北江陵激沮水修筑云梦大泽之池。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极大地改善了楚国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另外,孙叔敖总理对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那是,楚人乘坐低底座的车辆,孙叔敖下令将车底升高,指出车底座低,容易砸马腿,影响车速。这一重大改革,既方便了马车驾驶,又有利于军需物资的运输。为适应争霸的需要,孙叔敖还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改革。他将军队分为五个部分,使之各司其职,互相呼应,以确保行军安全;实行了军政一体,各种部队和各级军官,具有不同的旗号,按旗发号施令,指挥军队,从而起到“不戒而备”的作用,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提倡为官清正廉洁: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
  就这样,楚国在孙叔敖总理三年呕心沥血的改革下,国力空前强大,达到全盛。
  历史上赞曰“孙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人才,人才太重要了!)

  待续……
  日期:2010-05-19 12:09:02
  看着这样丰硕的改革成果,楚庄王踌躇满志!高兴之下传令群臣:今天晚上来皇宫吧!开个party庆祝庆祝!
  晚上,宴会在热热闹闹进行着,忽然,刮起一阵风,把宫中蜡烛全部吹灭。这时,一个喝得半醉的将军乘机拉住一位妃子的衣服(也就是性骚扰)。妃子大惊,一把扯断这将军头盔上的帽缨,大喊:“主席呀,有人趁黑侮辱我,我已折断了他的帽缨,拿在手上,请一会儿点灯后看谁的头上没帽缨,问他的罪!”楚庄王无所谓说:“我今天请大家酒喝,大家就要给高高兴兴。酒后失礼就不责怪了。今天痛饮,大家都把盔缨拔掉!”参加宴会的有一百多人有盔缨,全部拔掉了,然后才重新点灯。君臣直喝得尽欢而散。此将军感恩戴德,此后在晋楚争霸中立下汗马功劳,这是后话。(其实,什么是英雄?看的就是这种胸怀。)

  前598年,晋国总理郤缺(郤芮之子)去世。晋国中央政府陷入新一轮重组的动乱之中。
  楚庄王趁势北伐,攻打郑国。经过三个多月的激战,打得郑襄公把衣服脱了——袒胸露臂投降。
  半年后,晋国动乱的中央政府听闻楚国已经攻入郑国,便派兵来救,到黄河北岸安营扎寨,等待时机。荀林父总司令认为时机已过,打算撤军回国。
  副司令先榖同志跳起来反对:“晋国之所以当上霸主,就是因为勇敢两个字,现在不敢出战,成何体统?”
  于是,独自率领部下渡过黄河。荀林父恐先榖有失,率军跟上。

  楚庄王本只打算骚扰下就打道回府,没料到晋军渡过黄河,回想起当年城濮之战,一阵寒颤,打还是不打?心里没底!
  马上召开军事会议,大家吵成一团:伍参将军说可以打,孙叔敖司令说不可以打……
  楚庄王也沉默而不定。伍参继续分析:“晋国总司令荀林父刚刚上任,大家不服!而副司令先榖刚愎自负。他们三军缺乏强硬指挥,根本无法有效调动!一但开战,晋师必败!况且我们是国君统帅,士气大振,必胜无疑!”
  楚庄王一拍大腿:“妈的,打吧,豁出去了!”(大家看,多像赤壁之战前的孙权同学?其实战争就是场赌博,没有人一上来就能保证成功。)
  战争一触即发……
  晋军赵旃、魏锜二将军,不服荀林父,假传军令(既然敢如此,晋军果然难于指挥),向楚军宣战,跑来阵前骂阵。
  楚庄王大怒,领兵追杀,赵旃、吕锜见楚军上钩,撒腿就跑。楚庄王怒不可解,继续追……(危险!)
  晋军总司令荀林父害怕赵旃、吕锜二人有失,派荀罃接应。
  孙叔敖看到荀罃战车,以为是晋军大军。这可不得了了,庄王同志有危险!马上下令:“进军!快快进军!”楚国大军倾巢出动,战车驰骋,军士狂奔!荀罃小部队一触即溃,荀罃被俘,楚军顺势向晋军大营冲杀……

  荀林父总司令正在开会呢,看到楚军不宣而战,且排山倒海般,势不可挡!仓促之间,不知所措。下意识就是开溜:“撤军!撤军!大家跑呀!”(胆小如此?两军相逢勇者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