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水浒——曹铜爵揭秘水浒传》
第24节

作者: 曹铜爵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5-08 15:41:20
  第二十九章:吴用出场(下)
  晁盖一出场,就将刘唐与雷横的这场闹剧给劝开了,雷横前脚刚走,吴用就立刻对晁盖说了两段话。
  这两段话看似平平常常,但实际却是大有深意。
  第一句:你这个外甥好厉害啊,再打下去,雷横就肯定要死了,所以我快出来拦住了。【雷横必然有失性命,因此小人慌忙出来】

  这里吴用特别强调了一点,要不是我出来拦住这场架,你外甥就把雷横给打死了!其潜台词里,其实是有向晁盖邀功的成分的——你看,多亏了我出来劝架吧!
  而这句话中的关键点,实际上是和事实相反的。
  因为原文中明确说了,事实并不是吴用所说的,刘唐快把雷横给打死了,相反的,是雷横跟他周围的小兵快把刘唐给弄死了!一群士兵见雷横打不过刘唐,都要一起上去混战了!刘唐雷横的本事本来就差不多,这二十个手持长枪的士兵一上,刘唐必败无疑!
  既然事实是刘唐快被打死了,那吴用为什么要颠倒着说,说雷横快被打死了呢?
  原因就是:如果说雷横把刘唐给打死了,而吴用劝开了,那么对晁盖来说,吴用其实是没什么功劳的。因为就算刘唐被打死,对晁盖的影响也是很微不足道的,刘唐死了又怎样?最多不过是损失一个手下而已。吴用劝开这样的架,是没什么太大功劳的!
  而如果说刘唐快把雷横打死了呢?那就大不一样了!雷横是政府官员,晁盖的手下把雷横给打死了,晁盖肯定脱不了干系!肯定要受连累!而吴用劝开了这样的架,其实就是间接的帮了晁盖一个大忙!是对晁盖很有贡献,很有功劳的!

  由此一看,吴用这个‘下属’,还是很懂得向领导汇报工作的艺术滴!
  吴用这么一说完,晁盖还真信了!很感谢的说道:【早是得教授谏劝住了。】吴用,多亏了你帮我劝住架了啊,谢谢啊~
  吴用向晁盖诉说完自己的功劳之后,紧接着的第二段话,就是问晁盖!问晁盖这个大汉究竟是谁!你这个外甥哪来的?平常没见过啊,你怎么没跟我说起过?【这个令甥从何而来,往常时庄上不曾见有。】
  这个问题,吴用刚刚在心里憋屈半天了!就算晁盖不来,吴用也打算劝开架之后立刻去找晁盖问得!【我且劝开了这场闹,却再问他】。如今晁盖主动来了,吴用还不问个清楚?
  那晁盖到底有没有想瞒着吴用,自己独吞生辰纲的想法呢?当然没有!前文我已经分析过了,七星逐渐聚义的过程,其实就是抢劫生辰纲计划逐渐完善的过程。抢劫计划中的七个人,几乎是缺一不可的。晁盖很明白,没有吴用的帮忙,就凭他跟刘唐,是抢不到生辰纲滴!
  所以晁盖一看吴用误会了自己,以为自己有事瞒着他,就立刻解释道:【却待正要求请先生到敝庄商议句话,正欲使人来....】
  朋友们,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一点点异样呢?
  你看,吴用明明是这样问晁盖的:你这个外甥哪来的啊?我以前怎么没见过啊?
  晁盖跟吴用的关系如果只是朋友这么单纯的话,晁盖要回答这个问题,他就应该这样介绍一下:这条大汉姓刘名唐,东潞州人氏,人称赤发鬼等等...这样的回答,才算是回答吴用的问题。(这个外甥是谁)
  但晁盖是怎么回答的呢?晁盖的回答,非但没有回答他这个‘外甥’从哪来的事情,反而牛头不对马嘴的对吴用说:‘刚刚正好要找你来我家商量事儿呢...’【却待正要求请先生到敝庄商议句话,正欲使人来....】
  这一问一答,真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这奇怪不?
  这一点都不奇怪!这只能证明,晁盖明白吴用根本就不在乎这大汉到底是哪个,到底是不是自己外甥等等。吴用在乎的是,晁盖到底有没有事情瞒着他!所以才会出现问题与答案不相符合的一番对话:甲问:你外甥哪来的啊。乙答:刚刚正好有事要找你来我家商量呢!
  嘿嘿,晁盖和吴用这两个人精,是对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定位很准确的!同时,他们也都很明白对方心里实际上在想什么!有时候嘴上说的话,可不一定是心里所想的话啊!
  吴用嘴上问的跟心里想的问题根本就不一样,晁盖怕吴用误会自己,也不客套了,就直接忽略了吴用嘴上的问题,回答了吴用心里最想问的问题!
  打消了吴用的疑虑,晁盖就开始邀请吴用了:【請尊步同到敝庄,有句话计较计较】。
  吴用一看,原来晁盖根本没打算瞒我啊,嘿嘿,很高兴!又有赚钱的门道了!马上工作也不干了,跟主人说,要是有学生来了,就说我今天有事,放一天假,他们不用学习了,自由活动去吧!
  都有‘大事’要做了,谁还甘愿在这当老师啊!
  诗曰:【自是先生多好动,学生欢喜主人焦。】
  Ps:关于吴用的武器——铜链,目前有着两种说法,一种是铜链子,也就是铜制的锁链。另一种则是说铜链是通假字,通‘铜炼’,即铜锏。
  这两种说法我比较认同第一种。不过各位朋友是如何看的?
  再Ps:在下的更新速度的确很慢,在此惭愧的向各位道歉。不过本文绝对不会太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