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国学改变你的人生》
第33节作者:
羚翘解毒丸 日期:2013-05-01 22:19:44
股市最大的赢家一定是心态平和的人,品性比较高的人。看待自己很客观很客观。
这种人能够顶住不知晓根底的诱惑从而不经意间绕开各种陷阱,能够稳扎稳打,能够忍耐和等待。
我记得巴菲特的炒股信条就是两点
第一、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第二、请参考第一条。
我深信这两条确实是他的座右铭和致胜法宝,但总是遇到异动的诱惑时忘记他的信条从而踏入陷阱。所以炒股能够让自己练习克服人性的弱点。
日期:2013-05-02 11:04:08
其实你如果反复推敲我的帖子,应该会发现,我认为职场关系、家庭关系、情侣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朋友圈子……归根到底都是一回事儿,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需要不断认清自己的位置,都要适度保持距离。
同样的道理,股票市场、整体金融市场、国家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这些也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人与人的博弈
前面几个至少理论层面我基本搞懂了,后面的越往后越复杂,我先从最简单的股票市场开始研究。而最简单的这个和后面几个密切相关,所以我才感觉一团乱麻,摸不清方向。
在我的观念里面股票的作用不是寻求暴利,而是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因为银行存款利率远低于GDP的增速,存银行只能贬值,自己辛辛苦苦打拼的财富逐年贬值是我不愿意见到的。既然是保值增值,那么合理的收益率只需要参考近几年的房产就可以了,基本上最近10年快的时候房产增值是每年50%,慢的时候是大约10%,所以做好大势分析,年收益率20%是非常符合客观规律的收益。年收益超过10%我就完成基本任务,其它的看运气。我有这个预期,必然会在买入和卖出的时候求稳,求稳自然不容易被套住。
日期:2013-05-07 13:26:09
第四篇 《左传》—隐公四年1-大义灭亲之缘起
鲁隐公四年最大的故事就是‘大义灭亲’这个成语的出处,前前后后的来龙去脉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 春秋》:无
《左传》: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gu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xū),嬖(bì)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翻译::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称为庄姜。庄姜漂亮却没有生孩子,卫国人因此为她创作了《硕人》这篇诗。卫庄公又在陈国娶了一个妻子,名叫厉妫,生了孝伯,很早就死了。跟厉妫陪嫁来的妹妹戴妫,生了卫桓公,庄姜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儿子。公子州吁,是卫庄公宠妾的儿子,得到庄公的宠爱,州吁喜欢军器,庄公不加禁止。庄姜很讨厌他。
解读:
这一段《左传》内容还真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的,而是话说从前。因为争夺国君之位的相互残杀发生在鲁隐公4年,而缘起是国君之子们的身份问题,卫庄公娶妻宠妾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左传》这里是交代背景。当然背景不止这一截儿,为了方便探讨,我是分开来写。
这一段的问题有四个:
1、来自齐国的庄姜是卫国国君卫庄公的夫人,但是没有生过儿子(估计是没有生育能力)。
2、卫庄公似乎又娶了一位来自陈国的夫人(似乎也是正夫人),这个陈国女子倒是生了儿子,但她自己死的早,这个儿子也没被立为继承人。
3、卫庄公的一个陪嫁过来的小老婆生了个儿子,庄姜把这个男孩养在自己宫里,也就是当成嫡子来养,相当于默认这个儿子是下一任国君的人选,这个男孩就是卫桓公。
4、卫庄公一个宠妾生了个儿子,叫做州吁。卫庄公很宠爱这个儿子;此子喜欢舞枪弄棒,也就是说和军队联系密切,而且八成是个很蛮横的公子,卫庄公从来不约束这个儿子。国君夫人庄姜讨厌州吁(不讨厌就怪了)。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源的,没点儿由头是不会生事端的,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所以无论职场上出问题,还是家庭、育儿出问题,不要总是想着自己没有一点儿错误。这个世界上的发生的事儿,只要出差错,肯定是双方都有责任,差别只是责任 划分的比例不同罢了,千万别把自己想的有多么无辜。很多时候无能也是一种错误,给了别人欺负你的理由。------甭管你承认不承认,世界就是按照这个规则的运转的。比如八国联军进北京、比如阿富汗战争、比如恶婆婆、比如刁媳妇儿、比如负心汉……
在四百多年的《左传》里面,凡是国君夫人没有养儿子的,或者国君夫人长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国君就去世的,这个国家的政治格局90%要出问题,各方权利要洗牌,出问题的时间倒是可能早也可能晚。这一次,看到这个起因回顾就知道肯定后面会出事儿,如果太太平平的,《左传》里面根本就不会记载。
况且这次事件还涉及一个被宠坏的、有一定军事力量的宠妾之子,破坏性更大!春秋时期诸侯国君的宠妾和跟着国君夫人过来的陪嫁女两者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宠妾基本是身份低微的人靠美色获得宠爱,本身的家族地位低下,这类人的儿子是不被大臣们所认可的,除非是国君唯一的儿子。而陪嫁女当时是有正经儿八儿百的完善的陪嫁制度的,本身就是国君夫人从娘家带来的庶出姊妹,而且陪嫁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国君夫人生不出嫡子的问题,此时可以认养陪嫁姊妹的孩子做为嫡子继承国君位置,所以陪嫁女和国君夫人是来自一个娘家,地位比较高,她们的儿子是被大臣认可的,而且也一样会得到国君夫人家族的支持。正式的陪嫁女生的庶长子,在国君夫人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地位等同于嫡长子,在整个春秋时期都是被大家认可的。----鲁隐公就是典型的这类身份。
但是,只有国君夫人的长子才是毫无争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其它继承人无论什么原因上位,总会有人不服气,总是会有人为了巨大的政治利益、巨大的经济利益挑起事端。我在开篇讲隐公自身的时候就讲过,拥立不同身份的继承人意味着不同的政治势力、家族势力掌权,这个诱惑远比贩卖丨毒丨品的诱惑要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