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第15节

作者: 含笑看吴钩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2、胡须 这一点是必备条件,按照当时的审美标准,一句话总结就是:帅不帅,看胡须。反正是男子就得有胡子,普天下那些没胡子的,大家管他们叫公公。具备这一点的帅哥,还得说是关二爷(美髯公),另外还有曹操的谋士程昱(美须髯)。
  3、大声 这一点是辅助条件,《左传》中有个成语叫先声夺人,意思就是先用自己的声势来压倒对方。具备这一点的人,往往拥有强大的气场,无论是社交时,还是辩论中,都能够占据主动,将公众的视线集中到自己身上,许多MM很容易为这类男士而倾倒。不过之所以把它列为辅助项,是由于这类人着实不少,如张飞就是其中之一,而张飞帅不帅?这……这可就属于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日期:2015-04-15 22:09:50
  总之,东汉时主流的审美观念就是必须集身高、胡须和大声于一身,简而言之便是——壮美。只有达到这些条件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帅哥。
  当然啦,有主流就会有非主流,那么非主流的美又是什么样的呢?
  用现代的一个名词形容就是——伪娘。
  在当时,这类变态人士倒也不少,而且还通常是以集团的形式出现的。举个例子:曹操本是堂堂大丈夫,可他却养出了个喜欢涂粉饰貌,搔头弄姿的儿子曹植。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曹植要好的自然也都是些像丁氏兄弟那样没胆量没骨气的伪娘了,他们极具女性化的柔美与所谓的壮美,那可真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可叹由曹操倡导的“建安风骨”,原本极具“慷惯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风范,结果到后面净让这拨儿人妖给败坏掉了,更可叹的是,当代由芒果台全力倡导的杂交型审美观,硬是弄得一个个原本正常的少男少女,哭着喊着要改头换面,誓将性别颠覆到底。

  唉!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末了喷上一句:什么玩意儿!
  日期:2015-04-15 23:55:31
  闲话扯了半天,现在正式论及周瑜之美,前面之所以铺垫那么多,就是希望告诉大家,由于演义的描写,在不少人印象中,周瑜亦属于和曹植同一类型,是具有着女性阴柔之美的男子。
  其实大谬。“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只是罗老爷子单方面的臆想罢了,也许他是这样考虑的,周瑜出身贵族,雅量高致,还尤为精通音律,简直就是一朵浑然天成的奇葩,因而仅仅形容他是如何地MAN已远远不够,唯有把男性和女性最好的东西都聚之其身,那才叫做完美。
  诚然,美则美矣,只不过味道变了。

  让我们还是本着客观实际的态度,看看与周瑜同时代的人是怎样评价他的吧。
  孙权——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
  程普——周公瑾,江淮之杰。
  陈寿——长壮有姿貌。
  孙权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雄烈加胆略,我想这才是周瑜的真本色,而刘备和程普的评价可以概况为两个字——“英杰”。于是又在这些基础上,陈寿才最终总结道:周瑜,应该是一名身材颀长健壮(常年奔波征战铸就的),容貌英俊(肯定有胡须),谈笑自若,气度超然的大帅哥。
  进而,我个人得出的结论便是:

  周瑜的美,是健康的,是充满男性荷尔蒙的,是符合社会主流审美观念的,是与曹植、何晏等病态的女性美截然相反的。
  如此之周郎,才无愧为“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东吴三军统帅。
  日期:2015-04-16 09:16:20
  【周郎的家世】

  三国中,最喜欢显摆身份的,首推低能儿袁术。但人家毕竟是赫赫有名的袁氏之后(对了,还得加上一个嫡长子),又顶着家族那块 “四世三公”的响亮名头,所以飞扬跋扈些,似乎才符合官宦子弟特有的性格特征。不过,又并非每一个拥有显赫家族背景的人,都会像他那么弱智,那么狂妄,譬如说周瑜。
  周瑜和袁术一样,同是出身名门,但若要追溯各自家族之渊源,恐怕袁术也只能是自叹不如。
  周瑜系庐江舒县人,其族属汝南周氏的一支,而汝南周氏的祖先是黄帝,即原姓姬,再具体点讲,就是周平王少子姬烈的后裔,到了世袭的汝坟侯周邕时,为避免遭强秦灭杀,才改姓为周。
  日期:2015-04-16 10:22:33
  舒县周氏在当地颇具名望,从汉和帝年间起,开始在大汉政坛崭露头角。
  最先扬名的是周瑜的爷爷的爷爷——周荣,他作为袁术的爷爷的爷爷袁安(汝阳袁氏就是从他那时候开始显名的)的心腹,曾任尚书令及山阳太守等职;
  接着便是周瑜的爷爷的爸爸——周兴,曾任尚书郎,而到了周氏第三代,最有名的要算周瑜的从祖父——周景了,他曾任司空、太尉等之职,死后还被追封为安阳侯,他的官无疑做得最大,而且还很会为人处事,任职期间通过屡屡推荐贤能之士,为家族营造出了一个牢靠的政治关系网,其中汝南的陈蕃、颍川的李膺、荀昆、杜密等人,就是他发掘出来的青年才俊。
  要知道,这些人日后的名气都大得叫人咂舌,惹人眼红,特别是陈蕃,更是被天下知识分子拜为偶像,奉为真神,无论在朝中还是在民间都具有无以复加的超高声望。
  到了第四代,周氏在朝廷的影响力开始逐渐扩大,周瑜的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几位叔伯也是个个不凡,周尚任丹杨太守,周崇嗣安阳侯,周忠更是曾任太尉,录尚书事,着实风光过好一段时间。
  由此可见,作为周氏第五代接班人的周瑜,身上所披着的光环无疑是相当耀眼的。若搁在现在,仅凭首都市委书记之子这个身份,周瑜就属于出门开PORSCHE,休闲去DRAGON DISCO,娱乐到NIGHTMAND的纯正“官二代”+“高富帅”。
  日期:2015-04-16 11:17:07
  也正是由于出自名门望族,周瑜从小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之天赋极高,所以年纪轻轻的他,早早就被世人誉为不世出的天纵之才,而除了擅长谋略,精于军务外,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也十分了得,当时民间流传有这样两句歌谣——“曲有误,周郎顾。”意思就是如果有人在演奏乐曲时稍有一点错误,肯定瞒不过周瑜的耳朵,而当他发觉后,就会向演奏者看过去,用眼神提醒对方:“刚才奏错音了。”

  “顾曲周郎”这个成语,便是由此典故而产生的,如此出类拔萃的音乐才华,堪称三国时代的宗盛、杰伦。

  周瑜的家世,毋庸置疑是高贵而显赫的,但这个方面在其人生中却没有占到很重要的位置,因为他并不觉得这一点是格外值得骄傲的,而要说真正能让周瑜骄傲的,应该是他在儿时便结识的死党孙策,这对情同手足的异性兄弟用毕生书写出的真挚友谊,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倍加推崇,我想这才是周瑜最愿意提及,且终身难忘之事。
  日期:2015-04-16 12:51:36
  【总角之交】
  孙策是周瑜的至交好友,二人的亲密关系,早已是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懂的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