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北朝后期至隋唐那一百多年间令人心碎的红颜》
第47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29 15:11:22

  2.冤冤相报女皇了:武则天的出身、童年生活、与亲人的关系对她后来对亲人态度的影响。
  (接上)
  兄弟二人这话把杨氏气的够呛,她进入皇宫立即将这事如实告诉女儿,武则天大怒,本来过了二十多年,她打败了无数敌手,经过这么多痛苦,才得到了这来之不易的皇后之位,当年的仇恨因为时间已经冲淡了不少,加上到底是血缘至亲,武则天在朝中地位不稳,本来也需要人帮助,若是此二人这时聪明点,低头服软,看在死去老爸的面子上,武则天也没必要报复他们。可是他们如此愚蠢,遇事颇有决断的武则天立即上书高宗,请求皇帝不要亲近重用自己的兄长,要求将他二人放到边远地区为官。

  高宗一听这话,顿时感觉武则天有生母长孙皇后的风范,压制外戚,自然很是高兴,也就按照武则天的意思将二人放逐到岭南不毛之地当刺史。武则天这一举动简直是一石二鸟,既报了当年之仇,又为自己赢得了名声,朝中异己想要打击她也少了一个借口。
  元庆到达任职之地立即病死,元爽在几年后因为魏国夫人贺兰氏之死被高宗和武则天迁怒,又被流放到更远的地方,不久就死了。他们二人每人都已有不少于三个儿子,但是因为当地条件不好,这些儿子们也都相继病死,二人都只剩下一个儿子在贺兰敏之被杀后活着回到长安,就是后来的武承嗣和武三思。这时候这两小子经过长期的痛苦磨难,可变的乖觉的狠,就算姑母是害死父亲的人,也低头服软摇尾乞怜,因此也都享受了不少荣华富贵。

  武则天无论对朋友也好,对敌人也好,对亲人也好,向来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有史料说武则天贬谪两个哥哥是因为记恨当年的仇恨,所以有意为之,但是这些评论都说漏了一条,元爽、元庆两人的命运,其实也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武则天在封后之时还那么记仇,真的想要害死哥哥,无须让他们先升官,然后再外贬,可以直接贬走。当时在和长孙无忌的斗争中,武则天已经很大程度的接触到了高宗的权柄,如果武则天不点头,二人不会被升官。可见武则天本来还是持观望态度,尚在犹豫之中,结果见到二人如此不知好歹,才有这种行为。

  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深感自己出身不够高贵,于是重修氏族制。人分三六九等,其实是从晋朝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的,南北朝时期以至后来的隋唐都很讲究门阀世袭。在隋朝以前,那时候人做官只看家世,若生为贱民,则一辈子无出头之日,无论学识能力如何。这应该也是晋朝和南北朝时期一直动乱不安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朝鲜李氏王朝后来把这个制度学了个完全,直到近代,也难怪那五百多年他们一直都积贫积弱,一直附庸中国,对中华的一切都向往备至。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让有才能的人无论出身,只要有学问都可以有晋升的机会。虽然科举制度到近代看来是有很多弊病,但是在当时确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项政治制度,有其时代优越性。

  武则天的敌人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是望族出身,武则天的母亲虽然出身高贵,但是那时候一般都是看父系的,杨氏的出身大约也不比王皇后和萧淑妃更高贵,武则天的心中肯定一直都有自卑的情绪,于是重修氏族制,将武氏列入贵姓之中。其实,一个时代要想好的发展,应该是人有功就赏,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成为贵族,而不是依靠出身门阀,这才是进步的表现。武士彟是唐朝开国功臣,比起那些所谓世家对唐朝更有功劳。但是大约那时候认为世家子弟更知礼仪、更有教养,暴发户不知礼仪,没有气节,因此被歧视。

  修了氏族志之后,武则天终于稍泄前愤。不过可笑的是,若干年后,太平公主出嫁,武则天竟然觉得薛绍的两个嫂子身份低微,不想女儿和“田舍女”当妯娌,幸好有臣子上奏,说这二女祖上也很显赫,武则天才打消了让薛绍两个哥哥休妻的想法。女皇到底也不能免俗啊,可见传统的力量有多大!
  武则天为皇后之后,自然也忘不了受了好多苦楚的寡居的姐姐,给姐姐韩国夫人的封号,可是这个姐姐进宫之后竟然敢动自己的禁脔,敢跟皇帝私通,武则天想到自己在宫中苦熬二十多年,历经艰辛才有今天的结果,而且自己有好处从来也未忘家里人,这姐姐得了好处竟然还如此背叛自己,心中气愤可想而知。
  其实在唐朝,贞洁观念并不如后来那样保守,唐朝公主嫁二夫三夫的比比皆是。韩国夫人若是耐不住闺中寂寞,完全可以找一个达官贵人再嫁,又或者找几个英俊潇洒的面首,武则天晚期就曾给自己面首张氏兄弟寡居的母亲找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官员当老公。韩国夫人住在宫外,又是正一品外命妇的高贵身份,要想找个男人简直是轻而易举。高宗李治虽然文质彬彬,但绝对不是容貌天下一流的人物。韩国夫人跟李治私通,很显然是艳羡妹妹的权势,想要自己更富贵更体面更有势力。韩国夫人已经是正一品了,这样还不满足,那就只有皇后之位才能让她称心如意了。

  碍于母亲的面子,到底想到骨肉至亲,武则天第一次没动姐姐,那时候她还只是昭仪,只是让姐姐不准进宫。又过了几年,韩国夫人的女儿贺兰氏也长大了,这时武则天的怨恨也消了不少,韩国夫人再次进宫,竟然立即又跟李治搞到一起。这次,武则天再也无法容忍,于是韩国夫人就了无生息的消失的无影无踪,有说是被武则天派人杀死的,也有说是被武则天吓疯了,之后李治不再亲近她,她最后自杀死了。虽说后人都说武则天太过心狠手辣,但是武则天不是没给姐姐机会,这也只是韩国夫人贪慕虚荣、不知天高地厚、咎由自取的结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