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秀做事相当稳重,让人放心不已,信长往往在事务中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执行时,便交由他处理,总是没错的。而且他为人处事圆滑,能够审时度势,不轻易得罪人,在织田家赢得良好的口碑。虽然长秀的综合能力可能不如秀吉(丰臣秀吉)那般卓绝,军事才能也可能比不上柴田胜家,却凭着自己的稳扎稳打,逐步爬上战国风云人物的政治舞台。日后他成为“织田四天王”之一(另外三个是柴田胜家;明智光秀;泷川一益),可能与他的处事和处世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吧。
日期:2013-04-03 14:55:46
【留意】第3节《“殿后的佐久间”——佐久间信盛》这篇中,还有两处将佐久间信盛写成“信胜”,刚才精神有些疲惫,所以这一节中打错了三个错别字,给您添麻烦了,请原谅……
2013.4.3
日期:2013-04-04 11:21:04
5.“进与退皆看泷川”──“忍者”泷川一益
柴田胜家擅长进攻,佐久间信盛擅长殿后,织田家似乎还少了什么角色。不过很快,这个空缺被另一个人填补了,他就是“进与退皆看泷川”的军事全才──泷川一益。
大永五年,公元1525年,泷川一益出世。一益的身世犹如一团浑沌,扑朔迷离。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他出身于“甲贺流”忍者。据说他的父亲,是近江国甲贺的上忍──伴資清。甲贺的忍者,以中忍排名最高,上忍次之,与伊贺忍者的排名有所不同。甲贺和伊贺是战国时代两大盛产忍者的地方,这两股势力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后来一益极力协助信长摧毁伊贺忍者的巢穴,以及他动用甲贺忍者的蛛丝马迹来看,他确实与甲贺忍者有一定的关联。他早年在近畿一个叫“堺”的地方学习铁炮(火器)射击技能,练得一身了得的枪法,是一个“铁炮能手”。信长是个喜爱铁炮之人,对一益的这一长处颇感兴趣。
泷川一益颇具忍者的性格──灵活;坚韧;勇武;智慧。他出仕织田家的具体时间并不确定,大概是天文年间信长当政时期(1551年—1555年)出场。据说他当时是因为嗜好赌博,因为手气太差,输了钱被人给驱逐出来。后来经熟人介绍,泷川一族的人前往尾张国投靠织田信长。一益虽然不是织田家的谱代重臣,却在来到信长身边以后,凭着一身“忍者性格”,不久便为信长所欣赏,并委以重用。信长是一个不拘泥于世俗束缚的人物,只要有能力之人,便可在他的麾下大展宏图。于是,泷川一益踏上了攀登“织田四天王”之路。
“进与退皆看泷川”,是对泷川一益卓越军事才能的高度评价。他进攻,殿后,打各式各样的仗皆擅长,在织田家如日中天。特别是织田信长,将他任命为织田家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单独集团军总大将(以后会讲到),相当地看好他。一益也不负众望,精彩地完成信长交给他的任务。
泷川一益虽然是个如此厉害的人物,却缺少了点政治智慧。政治上的斗争,有时候比战场上还要凶猛一些,一益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后来他成功于军事,失意于政治,也是他人生的一个缺憾吧。
日期:2013-04-05 10:53:08
6.“风雅的孤狼”──佐佐成政
天文十一年,公元1542年,第一次小豆坂合战爆发。此战织田军中表现最突出的“小豆七本枪”中的两人──佐佐孙介和佐佐政次,便都是成政的哥哥。成政这时只有七岁,却是人生的初阵(第一次战斗)。虽名义上说初阵,其实是在躲军阵后观看战争的过程罢了。在这次战斗中,成政亲眼目睹两位哥哥及织田军反败为胜的全过程,深有领会。成政从小到大就这样在军阵中成长,练就了他以后刚毅勇猛的作战性格。
佐佐成政生于永禄八年,也就是1536年,长信长两岁,曾经是信长的小姓。他一生有两个绰号:一个是“风雅的名将”;一个是“北陆孤狼”,他本人便是“很好”地把这两个绰号结合在起来。公元1556年,稻生合战爆发,成政加入信长方,对抗信行军。这时信行有个平日里相当宠信的部下──角田新五,率军来攻信长的名冢砦(砦,小城,规模类似于营寨)。佐佐成政出砦迎战,与新五展开一骑讨(单挑),轻松刺杀新五,取了他的首级。这时成政年仅二十一岁,他的勇武可见一斑。后来他的两个哥哥先后战死,他理所当然成为佐佐氏的新家督,延续佐佐氏在织田家的地位。
“风雅的名将”的由来是这样的:成政自小拜当时有名的儒家学者千田吟风为师,向他学习中国儒家文化。他在导师的影响下,贯通古今历史,才识也逐渐渊博起来,这在战国武士身上难能可贵。因为武士自幼被灌输的思想是──要习得一身好武艺,才能在战场上杀敌,保命的同时又能立下战功。武士们在这种氛围下不分昼夜苦练刀法、枪法甚至夹带一点兵法,逐渐成长为“猛士”。可成政不同,他修炼武艺的同时,也认真学习儒家文化,从而成长为文武全才。
至于“北陆孤狼”,那是后来在北陆作战中,常常孤军作战,却像一匹顽强凶猛的狼一样厉害,从而世人给他取的绰号(以后会讲到)。不过成政还真的是很“孤独”,他在织田家中是个异类,这时织田家中没有比他知识更渊博的家臣了。可能成政沾上点书生意气,凡事都要追究个到底,织田氏的家臣们为此并不怎么喜欢他,背地里说他是──不通情理的“阿修罗”。特别是──他瞧不起“猴子”木下藤吉郎(后来的丰臣秀吉)。据说藤吉郎早期在织田家出仕的时候,经常遭受佐佐成政的欺凌,颇受委屈。当然这中间后世杜撰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从种种的迹象来看,佐佐成政看不起藤吉郎恐怕是真的。藤吉郎这时还只是个足轻,只能依靠勤劳服侍主君织田信长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后来藤吉郎凭借自己的努力,由足轻被破例提拔为武士,他在成政眼里成了“没文化的暴发户”。藤吉郎这时大概对他有了个想法:这人虽然知识渊博,却不通人情,不是一个良将。
佐佐成政一生都忠于织田信长,这一点难能可贵,然而他忽视了小人物的作用。后来藤吉郎成长为“丰臣秀吉”这个天下霸主,地位如日中天,佐佐成政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成政最后的悲剧下场,大多数还是要他自己“买单”吧?
话说回来,这传说中的“猴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日期:2013-04-05 15:11:46
知识拓展NO.15:切腹──切腹是日本武士以“体面”自杀的一种方式。据说日本武士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只有通过切腹的方式才能释放出忠贞的灵魂。切腹又是一种很痛苦的自杀方式,据说要先从肚子上切开“十字”形的大切口,才能了断自己。因为过于痛苦,往往武士在切腹之前叫同伴“介错”。介错,就是同伴把刀举在自杀者的头顶上,只要自杀者切开肚子,他就立马斩下自杀者的头颅解除他的痛苦。武士切腹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四点:一个是战败;一个是犯错;一个是为主君陪死;一个是以死唤醒主君不正当的行为。《菊与刀》里这样记载武士在切腹时的几个要求:一、要使尸体不倾斜,只许向前俯伏,如果仰面朝天,便算失仪;第二、腹上刀痕不许皱褶;第三、双膝须合拢,如松开了,就表示修养不够;最后,自杀用的武器也得安置妥当,不能任其散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