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科员:我在官场的日子》
第29节

作者: 狂生白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7-01 09:13:12

  顾伟民知道董书林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不要过分相信剧院,要有自己的独立选择。他忙连连称是。周劲松是个精明人,自然也听出了弦外之音,便话里有话地说道:“我们剧院曾经承担过劳动厅的演出任务,应该说有一定的经验。另外,刘厅长对我们剧院的条件很满意。所以,领导,我们有能力,同时也有信心完成好这次任务。”
  见周劲松竟然拿刘雁群来压自己,董书林心中暗暗有些不悦,他装成开玩笑的样子说:“既然刘厅曾给予你们高度赞扬,我哪里敢挑你们的毛病呀?不过刚才宋书记所说的大屏幕效果一事,我还真有些不太放心。要不这样,周总,你现在给我们看一下效果,让我们也有个感性认识。”
  周劲松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些不妥,他忙满口答应道:“好办好办,领导,我现在就给你们看看效果。”
  几分钟后,舞台上的背景屏幕亮了,是一组草原的视频。果然如周劲松所言,绚丽的背景画面很有纵深感。周劲松在一旁讲解道:“张艺谋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成功就得益于这种LED技术,这比以往那种更换幕布的效果要强千倍。”
  背景画面播放了一阵子,都是些草原、海洋、森林、高楼之类的画面。由于刚才宋倩萍曾经说过分辨率一事,众人看的时候都格外注意,也愈发感觉画面的清晰度的确不够理想。董书林问为何没有人物的画面,周劲松说可能是电脑里面没有。董书林坚持要看看人像效果,周劲松只好又给控制室打电话另行安排一番。

  人像很快就播放了,果然画面十分模糊,许多细节都不够清晰。董书林皱着眉头问有没有什么办法改进?周劲松说除非更换显示面板,而更换显示面板需要一笔不小的投资,剧院自己承担不起。
  苏晓红已经沉默许久,这时她插言道:“董厅,这个问题可以变通一下,省电视台有专门的拆装式电视墙,我可以协调借来使用。”
  还没等董书林表态,宋倩萍就反对道:“借电视台的电视墙应该付人家租金吧?这可要增加不少预算呀!”
  苏晓红一笑:“电视台的张台长是我大学同学,他的女儿就在我们厅就业处工作。于公于私他都会免费出借的。”
  董书林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苏晓红,问:“张世平和你是大学同学?他今年好像才五十五六岁吧?”周劲松也打趣道:“哇,那时候就有姐弟恋了?真够超前的。”
  苏晓红又是一笑:“张世平和我都是工农兵大学生,我被推荐时已经二十三岁了,他那时才十九岁,是我们班里年龄最小的。我俩毕业后都回到北江,又一起在报社工作。后来他去电视台做记者,而我又在报社接着做了一阵子,后来才来的劳动厅。”
  宋倩萍有些酸溜溜地说:“我说苏书记怎么一开始就提议去电视台的演播厅呢,原来是有这么一层关系。”董书林却很高兴,说电视墙的事情看来没有问题了,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可以请求电视台的帮助,这样既节约又大气,活动肯定能办得让两位主要领导满意,让全厅职工振奋,让省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董书林领着众人又详细地看了看剧院的其他方面,最后他说:“刘厅长工作非常积极,非常敬业。原本今天上午他要陪省长参加一个外事活动,今早一上班临时被通知活动延迟后,就让我陪他去看宣传中心,可以说是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这番官话讲后,众人自然心领神会,纷纷表示要向领导们学习。顾伟民虽也连声附和着,但他对官场这一习气很是反感。明明是领导的一件小事,下属都要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吹捧不已。比如说今早这事,刘雁群见缝插针去看了看宣传中心,实属分内之事,却被董书林称赞为工作积极,并假惺惺地宣讲一番。
  回到大楼后,董书林又专将宋倩萍和顾伟民叫到他的办公室,告诉两人他上午不仅陪刘雁群去了宣传中心,而且还去了一次劳动厅的信息中心。“不看不知道,咱们这两年发展是慢了不少呀!”董书林说,“二区的信息中心设备非常先进,固定资产近一个亿。相比之下,咱们宣传中心的设备简直像玩具一样,实在是太简陋了。”

  顾伟民去过两次宣传中心,对那里的机房有些印象,也曾经听中心的技术人员提起过劳动厅信息中心的奢华。现在听董书林这样一说,他立刻明白刘雁群的意思,于是说道:“董厅,您看咱们这次活动是不是也应该胆子再大一些,改去电视台演播厅如何?”
  董书林摇摇头:“当时我看完二区的信息中心,也以为刘雁群就是在暗示咱们干工作要大气一些,就当即请示活动地点可否改在电视台。刘雁群说选在歌剧院可以,一来简朴一些,二来也为下一次活动奠定基础,否则以后的活动就没有升格空间了。”
  宋倩萍有些不服气:“董厅,劳动厅这几年很善于抓钱,一切都习惯于用钱开路。但要是较起真来,他们可在许多方面不如咱们。至少在党务工作方面,咱们这些年可一直领先于劳动厅。所以,我觉得劳动厅他们除了能在场地上有些优势外,在节目设计以及文字材料方面,可都不如咱们人事厅的力量强。”
  “宋书记,你这种想法可要不得。”董书林严肃地纠正道,“现在两家单位刚刚合并,最忌讳的就是仍旧提什么人事厅劳动厅的,即便说也要以一区和二区来代称。你俩应该注意到,现在班子成员几乎都改口了,所以你俩也应该改口,千万别让领导抓典型。”
  宋倩萍忙自我检讨:“董厅,我和伟民肯定会注意的。”

  董书林又换上一副笑脸:“伟民,你的担子很重,刚才在剧院时苏书记不是说了吗,活动的文字稿很重要,节目之间的衔接如果精彩,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顾伟民心中暗暗叫苦:自己对这方面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稀里糊涂地就接下这份任务,天知道会干成什么样。
  三人又商谈了一阵子,末了董书林问两人还有没有什么票子没有报销,厅里马上就要开始清理固定资产了。
  果然,下午刚上班,办公室就通知各处派代表参加固定资产清理会议。宋倩萍接到通知后,就让顾伟民按时参加会议。
  这种有关内部事务工作的会议,各处一般都是派职务最低的人参加。顾伟民到会场后,一眼就看到王雪。两人的目光短暂地对视一下,然后就双双移到别处。顾伟民不由得又想起自己读高中时与李丽初恋时的情景,那时候两人都是懵懂之际,学校又严禁学生之间早恋,两人不敢公开示爱,只好偷偷摸摸地眉目传情。没想到十多年后,自己又要和王雪这样,真是造化弄人,很是好笑。
  会议还没开始,大家趁着领导还没有到,都海阔天空地闲谈起来。有的在说八卦新闻,有的则议论小道消息,叽里呱啦的很是热闹。王雪也与考录处的小谢谈得火热,顾伟民偷耳听了一下,好像在议论在哪里给孩子学跆拳道的问题。
  办公室的赵主任来了,他先是拿着一份通知念了一通,大意是党组已经决定,从即日开展固定资产清理工作,各处室要认真填报固定资产清单,两个办公区的办公室负责汇总,财务部门负责核对固定资产账。赵主任还说,固定资产清理单已经在机关内网上发布,大家自行下载填写。
  有人问:“固定资产只填写在机关账上的吧?”赵主任看看众人,笑着说:“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你们有问题可以给二区的财审处打电话咨询,他们是最终汇总部门。”
  另一人直言不讳地说:“还问个啥呀?能不写就不写呗,如果傻乎乎地写上,将来处室一合并,不都得被共产了呀!”
  那人反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弄不清哪些在账上,哪些不在账上,财务处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份资产清单,免得我们该填的不填,不该填的却乱填一气。”众人一听,都说言之有理。

  财务处的小蒋听后连连摇头:“咱们的固定资产账也正在清理中,里面有些事情还不方便公开。”这话一出,有人便阴阳怪气地说:“有什么不便公开的,不就是那些房子和车子嘛,这些东西我们处室也不需要知道。”
  赵主任忙摆摆手:“各位不要着急,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填写,这是固定资产清理工作的要求。再说,各处填写后我们还要汇总,还要报领导审定。”
  会议散后,顾伟民向宋倩萍报告了会议的情况。宋倩萍听后冷笑道:“以前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总是走形式,这次可要动真格的了,职称处、军转办等几个处都有用小金库买的房产,看他们敢不敢写。”
  顾伟民知道,长期以来机关丨党丨委在人事厅一直属于典型的清水处室。而职称处、军转办等因为有一定的权力,小金库里的数目颇为可观,不仅足够处内各成员吃吃喝喝以及养车,而且一些胆子大的还用其购买了住房。这事已经是厅里公开的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也正因为如此,厅内各处室之间的人员流动变得非常复杂,像顾伟民这样的普通人员,只能在类似机关丨党丨委这样的清水处室之间换来换去,就连工资处这样的处室都进不去——工资处虽说比不上职称处,但外捞也不少。处长们倒是可以利用轮岗之际调整一下处室,但也是遵循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实权处室之间相互轮岗,机关丨党丨委这类的处只能在纪检监察、政策法规之类的部门间轮岗。

  正因为这种处室间森严壁垒的客观存在,众人对这些实权处室是既眼红又憎恨。每当有类似资产清查、小金库整顿之类的活动要开展时,大家都会诟病一番。要是有实名举报的情况发生,那种幸灾乐祸的思想就更为严重。特别是前几年有几个处长因此受到查处时,宋倩萍等人更是以自己睡觉安稳吃饭香自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