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政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实录『盐铁论』之深析》
第44节

作者: 晋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9 21:48:12

  园池第十三评:
  园池为皇家私产,皇家通过经营园池来获取自身的经济收益,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汉武帝在秦代基础上扩建的上林苑。今天我们对上林苑的认识,基本类同“颐和园”“避暑山庄”这样的皇家园林,其实休闲娱乐只是上林苑众多功能中的一种;上林苑的本质,其实是对周代周天子“王畿”的继承,是有生产经营功能的。因为秦汉时代大致是个从封建过度到专制的时代,所以在政治经济制度上依然保留不少原先封建时代的参与、如汉代的官吏俸禄还保留着“实物地租”的形式、多以粮食担数计价。另外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官位上标注为“私官”,如少府、太仆等,这些“私官”是主要为皇帝和皇室服务的、本不含公共的政府职能,如太仆本为皇帝车乘的驾驶、少府为皇帝的管家;这些私官不仅权势大、而且地位高,像汉初的太仆最高可做到“位列三公”。

  这种公私相分的体系在封建时代并无不妥,因为当时的政治体系是以“家”为单位来组建的,从天子到公卿大夫都有自己的私官、而公官主要起协调各阶级矛盾的作用(孔子也曾今给季孙氏当过家宰,后进入鲁国政府)。随着社会的发展、先秦封建时代那种以“家”为单位的政治经济体系被打破,世卿世禄瓦解后卿大夫的私官也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唯一例外的就是作为官僚体系最高权威的皇帝,他的私人领域并没受到这种冲击,所以依然保留了大量私官,太仆、少府等皇家私官就是这个封建遗留的体现。

日期:2012-07-19 22:14:39

  但这种封建残余和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展越来越显得不匹配,私官和公官并行的体制明显是重复建设、浪费行政资源。于是私官和公官的融合就势在必行——我们可以看到太仆不仅是皇帝的御用驾驶、更是全国马政和畜牧业的管理人,相当于今天总装备部部长;少府的收入和经营性功能也日益让渡给大农、如盐铁专营等工商税后已经在汉武帝时从少府划归大农,大农逐渐掌握整个国家的主要税收、而少府逐步转变为一个纯消费机构。所以正是在这种历史大趋势下,“私官”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太仆在魏晋以后就变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其职能也就局限于管理皇帝的车架,少府的营收功能消失后也就退化为一个纯消费机构、后世“内务府”就是由此而来;而作为皇家私产的“上林苑”也在汉代后退出了历史舞台、之后朝代的皇室也无需在自己搞经营创收、而由公共财政来直接拨款。

  所以纵观秦汉至明清的整个专制发展史,皇帝的公权确实是在不断扩大中、但其私人领地却是在不断缩减中。如乾隆皇帝之所以重用和珅,就是因为和珅能帮乾隆搞到额外收入来弥补内务府的亏空:因为内务府每年从户部得到的拨款是固定的,要额外支出的话必须要打报告、提请公议,乾隆在公共财政上走不通、就只能依靠和珅通过卖官鬻爵等渠道搞来的灰色收入来维持他的铺张生活。另外,历史上被视为活宝皇帝的明武宗正德皇帝,他为了多赚钱甚至在京城搞出了“皇店”这样的皇家自营商业实体,也因此被朝廷大臣骂得狗血碰头。但反观汉武帝,他也同样穷奢极欲,却似乎从没经历过乾隆皇帝那样的缺钱尴尬、也没像正德皇帝的“皇店”那样招来诸多非议。造成如此天壤之别的反差,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有诸多类似上林苑的园池,这些远园池像个不断赚钱的公司、给皇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源。所以汉武帝就不用看大臣本的脸色、臣僚也无以指责汉武帝,因为皇帝花的是自家钱、和“纳税人”无关。而乾隆、正德皇帝就没这“上林苑”这个印钞机、必须靠公共财政吃饭,因此也就难免招来以地主官僚为主体的士大夫“纳税人”们的群起而攻之。可见“没有财政独立,就没人格独立”,这话不仅对平头百姓管用、对王公贵胄也同样适用!

日期:2012-07-19 22:57:37

  轻重第十四
  御史进曰:“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于是通利末之道,极女工之巧。是以邻国交于齐,财畜货殖,世为强国。管仲相桓公,袭先君之业,行轻重之变,南服强楚而霸诸侯。今大夫君修太公、桓、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此筹计之所致,非独耕桑农也。”
  文学曰:“礼义者,国之基也,而权利者,政之残也。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伊尹、太公以百里兴其君,管仲专于桓公,以千乘之齐,而不能至于王,其所务非也。故功名隳坏而道不济。当此之时,诸侯莫能以德,而争于公利,故以权相倾。今天下合为一家,利末恶欲行?淫巧恶欲施?大夫君以心计策国用,构诸侯,参以酒榷,咸阳、孔仅增以盐、铁,江充、杨可之等,各以锋锐,言利末之事析秋毫,可为无间矣。非特管仲设九府,徼山海也。然而国家衰耗,城郭空虚。故非特崇仁义无以化民,非力本农无以富邦也。”

  御史曰:“水有《赜憷停星坑朊裣9拭种挛薹岵荩罂橹湮廾烂纭7蚶砉溃喑溃缓蟀傩站剑靼财溆睢U磐⑽韭鄱闪睿鞣ㄒ陨煜拢锛榛⒓嬷剑坎涣枞酰诓槐┕选4蠓蚓顺锊撸ü茫煜卵巍⑻罾耘鸥簧檀蠹郑蚬偈曜铮鹩杏啵共蛔悖云肜杳瘛J且员锒髡鞣ィ沉膊辉龆米恪7蛩鹨嬷拢驼咚茫侵谌酥病!�

  文学曰:“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夫拙医不知脉理之腠,血气之分,妄刺而无益于疾,伤肌肤而已矣。今欲损有余,补不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矣。严法任刑,欲以禁暴止奸,而奸犹不止,意者非扁鹊之用针石,故众人未得其职也。”
  御史曰:“周之建国也,盖千八百诸侯。其后,强吞弱,大兼小,并为六国。六国连兵结难数百年,内拒敌国,外攘四夷。由此观之:兵甲不休,战伐不乏,军旅外奉,仓库内实。今以天下之富,海内之财,百郡之贡,非特齐、楚之畜,赵、魏之库也。计委量入,虽急用之,宜无乏绝之时。顾大农等以术体躬稼,则后稷之烈,军四出而用不继,非天之财少也?用针石,调阴阳,均有无,补不足,亦非也?上大夫君与治粟都尉管领大农事,灸刺稽滞,开利百脉,是以万物流通,而县官富实。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者扁鹊之力,而盐、铁之福也。”

  文学曰:“边郡山居谷处,阴阳不和,寒冻裂地,冲风飘卤,沙石凝积,地势无所宜。中国,天地之中,阴阳之际也,日月经其南,斗极出其北,含众和之气,产育庶物。今去而侵边,多斥不毛寒苦之地,是犹弃江皋河滨,而田于岭阪菹泽也。转仓廪之委,飞府库之财,以给边民。中国困于繇赋,边民苦于戍御。力耕不便种籴,无桑麻之利,仰中国丝絮而后衣之,皮裘蒙毛,曾不足盖形,夏不失复,冬不离窟,父子夫妇内藏于专室土圜之中。中外空虚,扁鹊何力?而盐、铁何福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