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争锋:十七世纪中荷战争全纪录(1604-1662)》
第1节

作者: 醉罢君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31 8:22:00
  《怒海争锋》
  第一章 荷夷东来
  2010年的某日,荷兰一位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在北部小城霍伦的西弗里斯档案馆埋头翻阅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张古老的股票凭证。古董总是能令人产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收藏价值,也在于历史价值。这张几乎被遗忘了的古老股票,曾被拥有者视为珍宝,因为它不是普通的票据,而是吸附了点石成金的魔力,它会年复一复地支付股息,如滚雪球一般地越来越大,拥有了它,就如同拥有了未来。不过,所有欣欣向荣之物总有被雨打风吹去的一天,当魔力卡失去了魔力,便形同废纸,经过几代的周折,终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被人很不经意地扔进图书馆的某个角落,见不到阳光,沾满尘埃。可是很久很久以后,当它从沉睡中舒醒时,发现世界已经全然变了模样。

  事实上,这张古董凭证令人兴趣的是,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一张股票,发行日期是1606年9月9日,面值一百五十荷兰盾,发行者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肯定的是,这并非该公司最原始的股票,因为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间还要更早,是在1602年3月20日。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东印度公司早已是昨日黄花,埋进发黄的史册中了,可是它发行的股票却能重见天日,有趣的是,股票上面还写有分红的信息。

  倘若这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也不足以引起人们十足的兴趣,事实上它绝不普通。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而且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之广足以令人目瞪口呆,除了你能想象到的各种生意之外,它还拥有征兵、宣战、缔结和约甚至是铸造货币的权限!这些貌似只有国家才能行使的权力,荷兰东印度公司都拥有!——这怎么能叫公司呢?分明是国家的第二权力中心。

  鉴于该公司在本文中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必要简单介绍其背景。
  1581年,荷兰人经过长期的武装反抗,从西班牙人的统治下独立而出,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即荷兰共和国,这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个面积并不大的国家,却能很快崛起,在世界范围里刮起一股“荷兰旋风”,这得益于赶上一个好时代,即“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让欧洲小国拥有了无限的雄心。第一个吃到甜头的是葡萄牙,这个毫不起眼的弹丸之国创造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葡萄牙的船只在惊涛骇浪的大洋深处横冲直撞,出现过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这样伟大的航海英雄。在创造历史的同时,海洋也给葡萄牙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冒险家与商人远涉重洋,贸易与掠夺开创了殖民新模式。

  葡萄牙的模式显然成为荷兰模仿的对象,只是精明的葡萄牙人并不愿将他们一百年来所积累的航海秘密无偿地与他人分享,他们要贪婪地把东方的财富握紧在手中。荷兰人只能吃残羹剩饭,他们需要的东方货品只能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可是就在荷兰走向独立时,葡萄牙却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统治,这注定荷兰人要倒霉了。1594年,荷兰的船只被禁止驶入里斯本,这无疑切断了荷兰人获取东方物资的途径,这个新兴国家也不禁要狗急跳墙了。

  荷兰人袖子一卷,索性自己单干了。
  航海家巴伦支别出心裁地要从北极海域开辟一条新航道前往东亚,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难以上青天。巴伦支的尝试未能获得成功,这位年仅二十七岁的年轻人最后死在探险途中。尽管葡萄牙人想保住东方航线的秘密,可是就在1595年,曾追随葡萄牙人在印度生活七年的荷兰人范?林索登别有用心地泡制一本《旅行日记》,以日记的方式将航海纪录公之于众,自此葡萄牙人的秘密不再是秘密了,一切都曝光了。这本日记的横空出世,如同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荷兰人的航海事业开启导航的信号。同年,荷兰的船队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了望见了波涛浩缈的印度洋,通往远东的冒险大门已经开启。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荷兰人从印度、东南亚的贸易中捞到了巨额财富,短短几年便冒出了十四家相互竞争的公司,都是以东印度(南亚、东南亚、东亚)贸易为主业。精明的荷兰人意识到,与其这样竞争,倒不如合并为一个垄断的组织,于是在1602年,东印度公司应运而生了。从一开始,这个公司便不是纯粹的商业组织,而是一个由荷兰政府认可的殖民色彩浓厚的海外商业武装集团,并很快成为亚洲地区的一支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力量,其贸易往往是建立在武力压迫的基础之上,并且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荷兰国家议会授权给这个特殊的公司,拥有自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广阔海域的贸易独占权,可以组织雇佣军、发行货币并在殖民地上有统治、外交缔约的权力。这是特殊时代产生的特殊公司,在中国没有类似的组织可以类比,在当代也没有这样的公司了。

  日期:2012-02-01 09:51:47
  《怒海争锋-2》
  掌握了东方航海图后,荷兰人以惊人的速度将其势力渗透到亚洲。
  荷兰船队进入印度洋后的最初几年,并没有与中国有过直接贸易。捷足先登的葡萄牙人有澳门作为贸易基地,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独揽与中国贸易之利。对于欧洲这些新兴海洋国家而言,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古老大帝国生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走俏欧洲,利润惊人。可是对欧洲人来说,这个神秘帝国又是难以交往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在中国人眼中,似乎除了本土之外,世界上其余地方皆是蛮夷之地。

  从表面上看,中华帝国大得惊人,拥有广袤无边的土地,数以亿计的人口,甚至还拥有上百万的军队,光从数据来看足以吓退任何想打坏主意的蛮夷。可是荷兰人肯定从葡萄牙商人那里得悉不少帝国的内幕,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帝国的海域始终风起云涌,来自日本群岛的倭寇与中国的海盗持续成为帝国东南边疆之患,当然,葡萄牙人也并非袖手旁观,他们有时也会插进一脚,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在荷兰人挺进到印度洋乃至太平洋时,东亚一场战争不可能不引起他们的注意,这就是发生于1592年至1598年的朝鲜战争。这场战争让风雨飘摇中的帝国保住了一些面子,大明军队挫败了日本人在朝鲜扩张的企图,特别是最后一役——露梁海战——中国舰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证明了老大帝国仍然拥有不俗的武装力量。
  据《明史?和兰传》的记载,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荷兰人“驾大舰,携巨炮,直薄吕宋,吕宋人力拒之,则转薄香山澳。”当时西班牙人据吕宋(菲律宾马尼拉),葡萄牙人据澳门。荷兰人想挑战吕宋的西班牙人,但失败了,便北上澳门,打算寻求建立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此时的澳门虽然为葡萄牙人所据,但仍是中国政府管辖的领土。税使李道同意荷兰人入城,呆了一个月,可能是因为葡萄牙人从中作梗,荷兰人的主张并没有被上报给朝廷。葡萄牙人对荷兰人的防患心很强,担心他们发动突袭,故而严密防守、无懈可击,荷兰人最终一无所获,只得悻悻而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