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
第50节

作者: 金鸿9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7-28 10:10:24

  【金鸿视点】论社会的类有机化发展进程-导言(2011-07-28 10:07:03)[编辑][删除]
  标签: 金鸿视点杂谈 分类: 金鸿视点
  导言
  批判别人不如说清自己!!
  马克思他老人家关于人类社会演化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论断,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预测,社会演化的进程(游戏)正在进行中,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可能是一千年,也可能是一万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但是100、200年决不可能。
  今天在阅读马克思他老人家的经典著作过程中,我有一种感觉,马克思他老人家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并不代表他所想的一切。还有他思考的,但没有说出来的、也没有写出来的,又是什么呢?谁能洞悉他的内心深处关于社会演化的认识呢?从马克思他老人家的字里行间,我有这样一个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实际上是马克思他老人家对社会有机化进程的一个预测,也就是说社会演化向着“有机化社会”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考察一下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的一般描述,我们看到了什么呢?他就是一个高度有机化的社会。这个有机社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社会结构功能分工完成:一个稳定的、有秩序地有机社会;人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完全实现高度的功能分化。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由资本主义创造的。没有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不可能进入共产主义。这实际上就是在说社会演化的必然过程,不可逾越!!
  当今宏观社会学的结构功能理论把社会看成由为整体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各部分所组成的。结构功能理论强调秩序、稳定和共识。
  对结构功能理论最严厉的批评来自“冲突理论”者。他们认为结构功能理论在研究稳定的社会时也许十分有用,但是放眼当今世界,社会在飞速变迁,冲突不是例外而是规律。

  宏观社会学的冲突理论有时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他们认为,社会、社会设置、社会秩序主要是通过强力来维持的,而并非是通过共享价值观将他们“粘”一起的,社会中有的有权有势者在迫使社会中的弱势成员至少要在表面上服从他们的价值观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强力。
  结构功能理论考察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回答了“为什么有着特殊个人需求和利益的人们会相互合作”。冲突理论在另一方面关注了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关系、社会平等的缺乏,以及社会秩序的崩溃。这两种理论都洞悉了社会事实中基本而普遍的方面。
  事实上,宏观社会学的两大基本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都反映了我们社会的基本事实,他们都统一在了我们的社会中。这样看来,我们的社会就应该是另一种事实的社会,这种社会既具有有机的一面,又具有非有机(冲突)的一面。那末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呢?
  在我看来它是统一在被我称为“类有机社会”的社会形态里面。顾名思义“类有机社会”不是有机社会,看上去有点像有机社会,实际上又不是有机社会,只是类似有机社会而已。
  “类有机社会”不是类比的有机社会,我的意思是,它是一种真正的社会形态,不是把“有机社会”与有机体作类比。
  这一认识的另一个有利支持是:60年代以前还没有形成各学科交叉、结合、相互验证的生命史研究领域。而今天参与地球生命历史研究的有来自古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地球化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天体物理学、构造地质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得以相互验证。
  在这些已经取得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在社会学领域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思考,在我看来社会演化的基本路经应该是:集群社会、集落社会、类有机社会、有机社会。

  集群社会:小集群(家庭、族群)、大集群(小部落、大部落)----(由自然人组成)
  集落社会:部落联盟、松散联邦国家----(由自然人和社会人共同组成)
  类有机社会:农业国家、工业国家、现代国家 -(由社会人组成-可通过类有机社会指数衡量有机化程度)
  有机社会:未来的社会形态 ----(由有机人组成,功能高度分化的社会人)

  类有机社会指数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类有机化程度的指标,指数0  类有机社会指数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由于指数成份是变动的,所以类有机社会指数也是变动的,为了便于既能稳定地考察类有机社会的指数变化,又能避免频繁变化带来的不便,指数更新周期设定为半年。
  类有机社会指数的指数成分包括:地理环境要素、人口数量与分工分化要素、物质构成要素、结构分工要素、中枢控制要素、信息网络要素、政治经济制度要素、文化传统要素、科技要素、能动性要素。
  如,美国模式的类有机社会指数:K=0.1,所谓有自由市场经济就体现了类有机社会的产业结构及功能的高度分工、分化的竞争优势上。又如,中国模式的类有机社会指数:K=0.105。所谓政治优势、举国体制就体现在类有机化的中枢管理机构的高度主动性程度上。
  类有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人。社会人的基本属性是根的属性。根属性的特征表现在生命信息的传递功能,信息通过自然基因和社会基因(所有的社会知识的总合)为载体,通过生物遗传和社会化的方式进行传递。
  所谓社会人的根属性包含两方面,一是自然(生物)根属性,二是社会根属性。自然根的属性是由生物基因的遗传体现的;社会根的属性是由社会基因(社会认识)的遗传(社会化)体现的。社会人必须经过生命体的有机化和社会化两个阶段,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根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社会人不是为了社会分工,而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出现的。

  社会人的根属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人都会努力把自己具有的自然基因和社会基因传递下去。因而他需要自由地去争取生存的竞争优势,去获得更多的生存优势。这也决定了冲突的不可避免。
  社会人的自然根属性决定了一个社会的人口数量的不可控;社会根属性(具有自我意识的完全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人完全的分工、分化不可实现,也就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不可控,从而我们不可能实现完全的有机社会,我们只能是类有机社会。类有机社会指数越接近数字1,说明社会的有机化程度越高。
  在所有的物种中,社会人的竞争优势是为无与伦比的。庞大的人口数量,导致生存竞争不但在人与自然之间展开,而且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的结果就是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组织、机构的出现。如公司、行业协会等。这表现出了社会人的分工、分化的一面,这是生存竞争的需要,但根的基本属性没有变。
  社会人的根属性原理,以及类有机社会原理,有效地解释了“结构功能”与“冲突”存在的社会事实,从而将“结构功能理论”与“冲突理论”统一起来了。
  社会基因(就是社会知识总合)的传递是需要载体的。社会基因的载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增减的。经验载体、文化载体(宗教、习俗等)、科技载体、物质载体、制度载体(政治、经济等)。社会基因在每个社会人之间、社会人与社会组织之间,通过社会化过程实现遗传、变异和选择的。社会化是有机化的准备阶段。在漫长的社会化进程中,有机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社会的有机化将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件,它将如何实现,我们将在后续的章节中预测。

  社会基因概念稍微难于理解,这是因为它不像生物基因那样“看得见、摸得找”。我之所以选择“基因”一词,而没有用“知识”一词,是因为,我觉得基因概念表达的更加准确,它不但体现知识信息的本身,还体现了信息的遗传、变异含义。实际上,我认为细胞集群在向有机体进化的过程中,也有一个社会化(有机化)的过程,这一点是我的分析,尚待生命史科学研究的验证。(未完待续)

  (作者:awen,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02473577)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