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故事》
第37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来这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也知道怎么做老百姓高兴,怎么做老百姓不高兴,只不过他们平时根本就不在乎老百姓高兴不高兴罢了!如今大祸临头了方才想起老爸给他预留的一块根据地了!当初赵襄子的老爸赵简子任命尹铎担任晋阳长官的时候,尹铎就问他:“您是让我到晋阳去搜刮呢还是把晋阳建设成赵氏的根据地呢?”赵简子说:“建成根据地。”尹铎到晋阳之后立即减免赋税加强战备,把晋阳打造的是固若金汤。

  三家联军久攻晋阳不克,智伯又想出了一个损招儿来,扒开汾河大堤,引来滔滔汾河水直灌晋阳城。当然啦,现在的汾河基本没水了,但这是我们这些不肖子孙造的孽,古时候汾河水还是很大的!晋阳“城不浸者三版”,水面离晋阳城头只有六尺多了!晋阳城内尽成泽国,老百姓家的锅灶里竟然常有青蛙出没!“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晋阳城中的百姓只好把锅吊起来做饭,没有粮食吃就只好易子而食。眼看晋阳就要完蛋了,智伯开心的不得了,带着韩康子和魏恒子视察水情,得意洋洋的对他们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一听智伯这话,韩康子和魏恒子吓的一哆嗦,差点小便失禁。韩康子拿胳膊肘碰碰魏康子,魏康子轻轻的踩了一下韩康子的脚后跟,俩人都是直冒冷汗。为什么呢?因为魏恒子的老窝安邑也在汾河边,而韩康子的老窝平阳就在绛河边,智伯要是灭了赵氏,只怕汾河和绛河的大水就要灌到他们头上了!

  智伯手下的谋士絺(chī)疵看出这两个家伙神色不对,对智伯说:“韩、魏必反!”智伯问他:“你怎么知道?” 絺疵说:“以人之常情就可以知道,赵氏完蛋了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嘛!韩、魏两家跟我们一起攻打赵氏,约定三家平分赵氏的土地。这眼看赵氏就要完蛋了,这两个家伙不但不高兴反而满脸忧虑,这不是想造反是什么?”

  日期:2012-07-08 09:59:53
  第二天智伯竟然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康子和魏恒子,这俩人不愧是政坛老手,瞎话张口就来:“絺疵肯定是赵氏派来离间咱们的,好让咱们内斗从而放过赵氏!我们怎么可能放弃就要到手的赵氏土地而去做造反这又危险又没前途的傻事呢?”智伯一听觉得他们说的有理,就让他们出去了。
  韩康子和魏恒子刚从智伯的大帐出来,絺疵就进来对智伯说:“你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了?”智伯大惊,“你怎么知道?” 絺疵说:“他们看了我一眼掉头就是一路小跑,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我已经猜透了他们的心思!”智伯还是不听,絺疵没有办法,知道智伯的完蛋就在眼前就请命出使齐国去了。
  智果也看出这二人意图谋反,劝智伯先下手杀掉这两个家伙,智伯一向都是“难将由我”,哪里肯相信别人竟也敢打他的主意?还是不听。智果就说:“要是您不愿意杀掉这两个家伙,那就要和他们搞好关系才行。”智伯说:“怎么搞好关系呢?”智果说:“魏宣子的谋士赵葭,韩康子的谋士段规是这二人的主心骨,只要您答应破赵之后封给这两个谋士每人一个万户人家的大县就可以确保韩康子和魏恒子不变心了!”智伯一听说要割他的地,心疼的要命,“本来说好三分赵氏的,现在又要封给这两个谋士每人一个县,那我得到的就太少啦,不行不行!”智果一看智伯是又贪财又刚愎自用,知道大祸即将临头就另立门户改作辅氏了,智氏家族最后被韩赵魏三家屠灭,只有智果这一支逃过一劫!

  其实智伯根本就不相信这两个家伙会造他的反,否则他也不会愚蠢到把絺疵的话告诉他们。智伯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实就是想敲打敲打他们,让他们不要胡思乱想,“你们的那点儿小心思我全明白”! “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他太过自信,所以也太过狂妄!他不知道,他的一系列表现已经让韩康子和魏恒子产生了极大的忧虑,他们二人明白,智伯野心勃勃志在取晋国而代之,而他们二人正是智伯实现这一野心最大的障碍!智伯迟早是要除掉他们的,和智伯这样的人根本就无法和平相处!他的咄咄逼人已经把他周围的人逼入墙角,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投降要么拼死一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也正是当年智果所说的“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眼看赵氏就要完蛋了,下一个就要轮到他们了,他们怎么能不满脸的哭丧样?至于智伯说的三分赵氏土地,他俩也根本不信!骗谁呢,当我们是三岁的小朋友啊?当初赶走中行氏和范氏还不是我们四家一块儿干的?结果呢?这两家的土地全都落到了你智伯的手里,我们连一点儿骨头都没吃上!这次又来骗我们,真当我们是傻瓜啊?别说是分赵氏的土地了,就是我们自己的土地不也无缘无故的被你割去了好大一块吗?连我们自己的土地你都不放过,你还会分赵氏的土地给我们?

  这时候最着急的是赵襄子,眼看晋阳就要守不住了!他派谋士张孟谈偷偷出城拜见韩康子和魏康子,对他们说:“臣闻脣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这番话可算是说到这两个家伙的心坎儿上了,他俩说:“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末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 张孟谈忙给他们打气,“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三家就连夜约定合兵共击智氏,三分智氏土地。到了约定的日子,赵襄子趁天黑发兵杀掉了智氏看守大堤的官员,扒开大堤直灌智氏军营。智氏官兵正在睡大觉,大水一来顿时乱作一团,韩、魏两军趁乱从两翼直扑智氏大营,赵襄子率兵堵在前面,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把智家官兵杀了个屁滚尿流!赵襄子最恨智伯,能不恨吗?差点让他喂了王八,他亲自带队紧追智伯不舍,砍下智伯的脑袋做成了一个尿壶,每天晚上都拿出来把玩把玩!

  苏曰:司马光对智伯的评价是“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他更进一步评价“才”与“德”的关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至于人才的取舍,他老人家的话也很有见地,好在这段话并不难懂,我也怕我翻译的不好,这里就全文引用一下吧。“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从此晋国的政权和土地完全落入韩赵魏三家手中,他们废掉了晋国最后一代国君晋静公,一代超级大国晋国也就此无疾而终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天子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便是“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司马光他老人家对此是痛心疾首,认为是周天子丢了“名分”,竟然册立乱臣贼子为诸侯,以至于他以此事作为煌煌巨著《资治通鉴》的开篇,并且发了一篇很长很长的评论。

  日期:2012-07-09 09:08:36
  激流勇退
  张孟谈帮助赵襄子巩固了政治地位,又帮助赵氏扩大了地盘,觉得自己该是激流勇退的时候了,要是再不走只怕也得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在走之前张孟谈把赵襄子的老爸赵简子的治国之道告诉赵襄子,“先主曾教导我们说:‘五霸之所以能够称霸天下最重要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国君能够控制臣下;二是不能让臣下控制君王(苏曰:看来赵简子的逻辑水平不行嘛,这两条分明是一个意思,呵呵),所以臣下如果已贵为列侯那就不能再让他担任宰相;而掌握了军权的将军一定不能让他结交文臣!’如今臣名声显赫地位尊崇,权力之大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臣请求退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