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故事》
第21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在齐国担任客卿一职的苏秦对齐国上下的短视和愚蠢痛心疾首,向齐王进谏:“应该借粮给赵国啊!只要赵国得到了粮食就能继续抵抗秦国!假如咱们不借粮给赵国那才正中秦国的下怀!如此则齐燕两国危矣!齐燕两国并不与秦国接壤,中间隔着赵国,所以说赵国是齐燕两国的屏藩啊!齐燕之有赵就好比是齿之有唇,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完蛋了,明天就该轮到齐国和燕国了!对齐国来说没有比救赵更紧迫的事情了!救赵不但能凸显齐国抑强扶弱的大义而且还能获得打败秦国的威名!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不做却因为舍不得粮食而眼睁睁的看着赵国灭亡实在是不应该啊!”

  齐国还是没有借粮给赵国,没有粮食的赵国被迫下令赵军全线出击以图速战速决,结果却中了秦军的埋伏,四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而齐国也在赵国灭亡后投降!
  日期:2012-03-20 11:04:17
  附:长平之战中的粮食问题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推行“军功爵制”,士兵的奖赏升迁完全依照士兵所砍的敌人的脑袋数量来计算,一个脑袋赏爵位一级,这便是“首级”一词的来历。大家想想看,这样的军队其战斗力将会如何?就算是廉颇这样的名将在长平之战的初期也是数战不利,廉颇没有办法,只好固守不出。战争就这样从公元前262年一直拖到了公元前259年,就在这个时候赵孝成王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决起用赵括为将取代老将廉颇。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就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孝成王没那么傻吧!
  廉颇是赵国最优秀的将领,而赵括不过是个夸夸其谈毫无实战经验的毛头小子,把四十五万大军交给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赵孝成王难道疯了吗?他不知道此战乃是国运所系吗?他不知道如果此战失败那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吗?其实,他全都知道,正因为赵孝成王全都知道,他才要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决起用赵括!并命赵括再率二十万大军增援上党!这样一来,赵军就有四十五万大军云集上党!这四十五万大军可是赵国的全部家底了!

  为什么呢?两个字,粮食!
  咱们来算算账,四十五万大军每天要吃多少粮食?最少四十五万斤!打仗可是重体力活,再加上士兵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能量消耗极大,一天吃一斤这个数字只少不多!还不算战马的口粮,战马也是要吃粮食的,光吃草的马是没有体力打仗的!一匹战马每天就要吃五斤粮食,七八斤草料!试想一下赵国有多少粮食经得起这样的消耗?
  还有更大的一笔帐——运输!供应四十五万人马的粮草,该用多少人?多少牛?多少驴?之所以没说马,是因为我估计所有的马都去打仗了。估计赵国全国也就四百万人左右,刨去一半妇女不算,男人也就二百万。再减去老弱残少以及在前方作战的士卒,国内的青壮年最多剩下五十万左右。这五十万青壮年全都去运粮也还不够!所以当时赵国应该是连妇女都被动员去运粮了!至于牛,驴那就更不用说了,都去拉车!

  一辆牛车也就能拉七八百斤粮食,每天能走一百里地就不错了。要是赶上下雨道路泥泞,连五十里都走不到!但是赶车的人也要吃,拉车的牛也要吃啊!您可别说牛可以吃路边的草,这么多牛驴挤在路边哪里还有草啊!
  赵国首都邯郸距离上党有三百六十多里地,牛车来回一趟最少也要八天。每辆车拉八百斤粮草,赶车的人每天吃一斤,牛每天吃五斤,再加上返程,一辆牛车能够运到上党的粮草最多不超过七百五十斤!最少有五十斤的粮草都消耗在路途上了!也就是说,每运到上党十五斤粮草便有一斤要消耗在路途上,这还不算再由上党转运到前线所消耗的粮草!

  这还只是效率最高的牛车的运输成本,如果再算人力运输粮食的成本,那就更是高的无法承受了!陆路运输成本之高确实吓人,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打匈奴的时候,从琅邪郡(今山东省诸城)、蕲郡(今安徽宿县)往阴山和河套前线运粮,发送一百九十二石,到达目的地就只剩下一石!汉初休养生息七十多年所积累的财富不够汉武帝打匈奴二十年用的!

  问题又来了。所有的劳动力牲口不是去打仗了就是去运粮了,地里的庄稼谁来种?明年吃什么?同样的问题也摆在秦昭襄王的面前,但是秦昭襄王比赵孝成王有底气!因为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就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再加上关中平原的富庶,秦昭襄王攒的粮食比赵孝成王多!秦昭襄王比赵孝成王拖得起!
  单纯从军事角度看赵军当然应该坚守不出,廉颇就是这样认为的,只要坚守不出,秦军就无法歼灭赵军主力,赵国就不会失败。但是,坚守不出赵国也无法取胜啊!战争已经拖了三年了,要是还这么坚守不出,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四十五万大军在前线劳师糜饷,小小的赵国那里能负担的起啊?作为赵国的最高统治者,赵孝成王不得不从全局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那就是尽快结束战争,让士兵们回家去种地,只有这样明年才会有吃的!否则就算是打赢了也没用,明年大家都饿死了,别说是上党,连赵国都完蛋了!

  底气不足的赵孝成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冒险出战还有取胜的希望,要么就这样拖下去明年大家都饿死。他当然不会选择第二条路,事实上出战是他唯一的选择,谁让他攒的粮食比秦昭襄王少呢?秦昭襄王显然没有什么顾虑,要打就打,反正我打得过你!要拖就拖,我照样也拖得过你!这就是强者的优势,强者不但选择多,而且完全掌握主动;而弱者呢,不但可供选择的余地小,有时甚至没有选择,完全处于被动!

  所以赵孝成王就选择了主张出战的赵括,所以赵括就在明知不利的情况下出战了,所以赵括就失败了,所以四十五万赵军就被活埋了。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两个字——粮食!
  日期:2012-03-24 22:55:31
  奇货可居
  我们在前文中曾屡次提及楚怀王的愚蠢和贪婪,楚怀王屡次为秦国所骗而始终不曾醒悟。最后一次秦王骗楚怀王到秦国武关(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进行会谈,结果被秦国扣留,最后郁郁而终。
  楚怀王死了,楚国更大的麻烦却来了!因为楚怀王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此去秦国竟会是一去不返,所以对后事没做任何安排,这时楚国的太子竟还作为人质留在齐国!随着楚怀王的死去,留在齐国的楚太子立即成了齐国手中的一张王牌!
  苏秦立即向齐国宰相田文建议:“大人应当扣留楚太子然后逼楚国割让下东国(楚国靠近齐国的一片土地)来换!”
  田文显然也考虑过此事,他摇摇头说:“不可不可!咱们扣下了楚太子,但楚国如果重立新君,那我们扣下的岂不只是个平头百姓?还坏了我们齐国的名声!”

  苏秦嘿嘿一笑,“不然!如果楚国另立新君,大人就对新君说:‘把下东国割让给我,我就把太子杀了!否则我们就联合韩、秦、魏三国共同拥立太子为楚王!’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得到下东国!”
  苏秦看田文还在犹豫,便接着说:“我听说‘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如今大人决定扣留楚太子以换下东国,那就要抓紧时间!时间一长楚国一旦出了变故,那我们可就真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啦!”
  田文说:“好吧!依你看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我请求亲自出使楚国,让楚国割让下东国!要是这事办成了那大人可就为齐国立下大功了!”
  “好!那就麻烦您跑一趟吧!”

  楚国人果然没上齐国的当,等苏秦风尘仆仆的赶到楚国的时候,楚国已经另立新君了!幸亏苏秦还有备用方案,所以苏秦就按备用方案来敲诈楚王了,“齐国本来是要拥立楚太子为王的,但我估计田文之所以留下楚太子并不是真的要拥立他为楚王,田文其实只是想得到下东国这块地而已!现在大王不如把下东国割让给齐国,齐国得到了下东国自然就不会再找大王的麻烦了!”

  楚王刚刚即位,位子还没坐稳再加上自己的位子来的又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只好答应把下东国割让给齐国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