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故事》
第1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2-31 16:34:00
  东周策
  西周末期国力衰弱,无力抵御来自西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被迫放弃关中地区东迁洛阳。东迁洛阳后的周王室控制的土地其实只剩下了洛阳周围的一小块土地,但就这一小块土地还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称为“东周”和“西周”。大家要注意,这个东周、西周与我们常说的的东周、西周不是一回事!我们常说的东周、西周是指周朝的两个历史阶段,在本书中东周和西周皆指周王室东迁洛阳后分裂的两个小国。

  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两个叫做“东周”和“西周”的小国是怎么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吧!
  九鼎的故事
  苏曰:鼎这个东西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在整个先秦时期,鼎都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东西。鼎其实就是青铜铸成的锅,用来煮东西吃的。但是在先秦那个极为重视祭祀祖先鬼神的时期,鼎作为盛放祭品的礼器慢慢的就有了政治含义。《左传》就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指战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大事就在于祭祀和战争,可见祭祀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由于祭祀的重要性是如此之高,所以主持祭祀的只能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而祭祀所用的鼎也就有了政治含义。就好比皇上坐的龙椅,只能皇上坐,别人要是坐了那就意味谋反。

  在这个故事中所指的鼎更具政治意味。相传大禹曾把整个天下划分为九州,并命令每个州贡献青铜铸成一鼎作为该州的象征,这样一来,九鼎就意味着九州,也就意味着整个天下。春秋时期楚庄王称霸天下,曾问九鼎的轻重大小,被认为是有抢班夺权的企图。衰弱的周王室连自己的生存都要看别人的脸色,手里还握着这个宝贝,简直就是“斯人无罪,怀壁其罪”了。这不,楚庄王只不过是问了问鼎的轻重大小,秦国人更过分,直接就来找周王室敲诈勒索了!

  周天子一听说秦国人来要九鼎了,吓得浑身一哆嗦,差点小便失禁,那感觉,估计和我小时候听到要考试差不多!好家伙,秦国人!那可是有名的虎狼之国呀,向来是以不讲理到处敲诈勒索而著称的!如今敲诈到自己头上了这可如何是好?给吧,周王室现在只剩下一个空名虚号了,就靠着天子的名号在混日子,如果连象征天下的九鼎也丢了,日后可怎么混哪?那些诸侯们岂不是要更看不起自己了?不给吧,秦国的大队人马可就要立马杀到了,到时候不要说九鼎,恐怕连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了!

  周天子知道自己的智商比较低,所以决定找个智商高的来问问。其实作为一个傻瓜来说,有时候找聪明人来给自己出出主意,那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傻瓜来说,执着是最要命的缺点!周天子就找来了智商指数高达159分(注:爱因斯坦智商指数为160)的颜率。颜率正蹲在家里研究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一听说周王有请便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跟着天子的使者来到了宫里。天子这会儿正在抓耳挠腮,一看到颜率来了,就好比是在黑暗中看到了萤火虫,连句“hello”都没来得及说,就赶紧的一吐为快了。

  颜率本来想就时间与空间的问题向天子汇报一下,一看天子一脸的无辜和天真,就拍着胸部说:“大王不要着急,我去东边找齐国人想想办法。”
  颜率的智商真的很高,他知道“恶人还需恶人磨”的道理。你秦国不是厉害吗?我就去找一个也很厉害的,看你怎么办?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比如说吧,你在路边摆了个烤肉摊,这时候有人过来跟你要保护费,你一看原来是本地的大恶人李二狗。这时候你要是能请动另一个恶棍张大驴,那保护费自然就不用交了。但问题是,张大驴可怎么打发呢?要知道自古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哪!同样的,颜率请来了齐国人赶走了秦国人,但齐国人怎么打发呢?要是搞不定齐国人,那岂不是从便池里爬出来却掉进了马桶里?

  颜率见到了齐王,对齐王说:“秦国这个无赖想来抢我们的九鼎,我们君臣商量了一下,觉得与其给秦国还不如给您哪!您要是保护我们,不但可以得到匡扶王室的美名还能得到九鼎,请大王考虑考虑!”
  齐王一听这话,一想九鼎,我的天,谁说天上不掉馅饼来着?这等又得名又得利的好事到哪儿找去?要不是我长得帅,天子他老人家能想到我?马上派出五万人马来救东周。秦国人一听齐国人来了,思量了半天,觉得还是打不过,发表一篇希望世界和谐,我们要和平的通告便溜了。
  走了李二狗,又来了张大驴!这次轮到齐王来要九鼎了,周天子又发愁了,颜率一拍自己的胸部对天子说:“大王别怕,看我的!”
  颜率到了齐国对兴冲冲的齐王说:“周王室靠着大王出手才得以保存,情愿献出九鼎,只是不知道您打算走那条路把九鼎运回齐国呢?”原来,东周和齐国并不接壤,颜率就是瞅准了这一点才敢如此大胆的忽悠齐王。齐王还傻乎乎的想办法呢,“从魏国借道怎么样?”
  颜率义正词严的说:“万万不可!魏国君臣想九鼎都想疯了,天天都在打九鼎的主意,九鼎一入魏国那肯定是肉包子打狗哇!”
  齐王低着脑袋想了想,“从楚国借道怎么样?”

  颜率大义凛然,“更是不可!楚国君臣没一个好东西,成天都在想着怎么把九鼎弄到手,九鼎一旦入楚哪里还出的来?”
  齐王还没明白过来,“那寡人怎么才能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一脸的真诚,“我们也在为大王发愁呢!九鼎又不是什么瓶瓶罐罐,抱在怀里揣在兜里就能运到齐国的。当初武王伐商得到九鼎,一个鼎就要用九万人来运,九个鼎一共动员了九九八十一万人,还要再动员八十一万人为此而准备各种器械、用具。如今就算是大王有这么多人,但又从那条路来运呢?我很为大王发愁啊!”
  齐王这才回过神来,“感情你小子说来说去还是不想给呀!”
  颜率一脸的无辜,表情纯洁的好似少女一般,“我哪儿敢欺骗大王哪!就等您一声号令到底走哪条路,我们立马运鼎!”齐王只好作罢了。

  苏曰: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小国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是多么的不易,颜率是够聪明的了。他先是拉齐打秦,先把最无赖最不讲理的秦国赶走,然后再又哄又骗,把即贪心又贪名的齐王玩得团团转。当时的楚国也很强大,但是颜率并没有向楚国求救,不仅仅是因为东周和楚国接壤,其实接不接壤的只是个借口,而是楚国这个国家和秦国基本是一路货色,也不讲理。只有老牌的贵族齐国做事情还不是很过分,大面上还过得去,所以颜率才瞅准了齐国,把齐国狠狠的涮了一把!我们都以为只有强者才会倚强凌弱,其实弱者在面临不同的强者的时候,其表现也是不同的!

  日期:2012-01-01 09:06:25
  东周和西周打架
  苏曰:战国之所以称之为战国,那是因为大家都不消停,不停的打来打去。不但大国之间兵连祸结,就连东周和西周这样的小屁国家也要凑凑热闹。不过东周和西周国家太小,自然不敢和“战国七雄”一试身手,所以呢,只好互相打了。不过我很怀疑这两个国家到底能出动多少人马来打仗,估计也就是千把号人吧,最多不会超过一万人。和动辄动员几十万人厮杀的大国间的战争场面比起来,简直就是儿戏,称之为战争,那是侮辱战争,顶多也就是大规模群殴,称之为打架更合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