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疼的时代——直击秦汉》
第49节

作者: 付家三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6-20 20:19:46

  第五十一节“楚庄王四
  楚庄王八年,楚庄王带兵北上攻打陆浑戎,当时的陆浑戎在大周的西边,也就是洛阳的西边。
  当军队路过大周的时候,此时的周天子已经是周定王了,周定王很高兴啊,自家的人来帮自己攻打戎人了,而且还是强大的楚国,真是要多自豪有多自豪。在自豪之下,周定王派自己的孙子来慰问楚庄王,顺便看看这个很多年不来朝贡的南蛮子。
  在前面说过,楚国是个既野蛮又强大的国家,在楚国人的眼里,大周就如同那些小诸侯国,甚是鄙视。同样这个周定王的孙子来慰问楚国军队时,楚庄王第一反应就是你来干什么!在楚庄王的眼里,你周天子是王,我楚庄王也是王,按理说我们是平起平坐,你有什么资格派使者来慰问我,你应该自己亲自来慰问才差不多。

  为了嘲笑周朝,楚庄王问这孙子:“你们大周的九鼎有多重?”
  很多同学要郁闷了,楚庄王问这个废话干什么?其实这不是废话,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在我们中国古代,九鼎是国家的象征,九鼎的重量是国家盛衰的标志,九鼎的失踪与否是国家命运的标志。所以在那个时候,军队打仗,冲进都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你家供奉九鼎的地方,把九鼎给抢夺回来。因为九鼎一旦失落了就表示这个国家名存实亡了。这就好比一个国家的首都被攻破,这个国家就等于灭亡一样,九鼎就这般的重要。

  楚庄王讥讽的问这周定王孙子这个问题,很明显,在楚庄王的眼里,你大周其实就是小周,小周就是没周,迟早是灭亡的事,对你这种国家尊重,还真不如回家对牛弹琴。
  大周虽然早已衰落了,但是几个能人还是有的,譬如就这孙子。这周定王孙子听到楚庄王如此的讽刺大周,很是教训了楚庄王一番:
  “你难道忘了吗?当年虞夏兴盛的时候,天下部落接踵而至,贡献给大禹九枚黄金,大禹用这九枚黄金铸造成了今日的九鼎。九鼎铸成之日,百物向荣,神民欢呼。夏桀暴乱以来,九鼎迁就于殷,载祀达六百年之久!殷商泱泱,传至暴纣,商纣失德于民,致使九鼎迁于大周。今日大周虽然衰落,但是天命不改,九鼎轻重,你没资格过问!”
  楚庄王本来是想在大周脚下显摆一下大楚的,却被这孙子给搏的哑口无声,甚是丢人,为了挽回一点点尊严,楚庄王吹牛了:“你们家的九鼎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楚国像你们家那破鼎多的是!”真是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楚庄王说后就悻悻的离开了大周。
  其实,在楚庄王与这个周定王孙子的对话,我很是搞不懂。人家楚庄王明明是不怀好意来问九鼎有多重的,你这孙子长篇大论这么多干什么,你直接说你没资格过问不就行了?!
  楚庄王九年,灭了敖族。
  楚庄王十三年,灭了舒国,舒国就是现在安徽的舒城。
  楚庄王十六年,陈国发生了内乱,很典型的内乱,又一个大臣把国君给宰了。
  我们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很多国家大臣都喜欢杀国君,在他们眼里,如果当时国君看不顺眼,都是可以杀的。不仅大臣杀国君,儿子杀父亲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的,典型的就是楚穆王把老爹楚成王给杀了。儿子杀父亲如果你们还能够理解的话,那么老子强抢儿子的老婆就不能忍受了吧,更绝的儿子娶母亲!
  由于那个时候,大周已经彻底的失去了管制天下的能力,大周甚至还需要其他诸侯国保护,那时的天下已经不再属于什么大周的了,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什么诗书礼乐了,既然没有了什么束缚,整个中原就乱了起来,简直可以用乱成一锅麻来形容。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横空出世了。孔子看到了天下大乱,礼乐崩坏,很是伤心,于是作了一本书——《春秋》。孔子作这《春秋》的目的就是整理大周的礼乐,让天下人知道,生活是有规则的,不是乱过的。
  系于孔子这《春秋》一书的发表,历史学家们把这段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直到天下大乱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
  春秋与战国不一样,春秋时的战争,只是小范围,小组织,小规模的战争,与战国时空前激烈歼灭战完全不同。很多人肯定不明白为什么孔子给所做的书起名为春秋二字。
  其实,如果你们细细品读这春秋二字,你们就能够明白过来了。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春秋播种之后,到了秋天自然是会有果实的,无论收成怎样。孔子写这书的目的就是把这本书比喻成春天的种子,希望它能够像秋天一样有所收获。
  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春秋》这本书的确影响深远,它使得战国时代人民不再胡乱的过日子了。
  把话题转回来,陈国的臣子不是杀了自家的国君嘛,这臣子叫夏征舒。臣子杀国君,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应该无动于衷才是吧,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国家都看的不爽。像楚国、晋国、齐国等等都干过臣子杀国君的例子,但是这陈国杀国君,他们就是很不爽快,于是这三家,由先前的仇家联合起来了,一起出兵攻打陈国,目的明确,杀夏征舒。

  如此强大的国家出手,陈国肯定是一击既溃的,这是现实,陈国也不必遮遮掩掩的了。
  那仗打的实在过瘾,楚国把整个陈国都占领了,简单的说,楚庄王占领了陈国,不愿回去了,因为陈国的领土真的不小啊!本来是因为一个义字来陈国的,如今看到陈国这三亩地,楚庄王想收入囊中了!
  如果楚国全盘接收陈国的话,其它国家肯定不爽了,凭什么这么多诸侯国来陈国打仗,结果就你楚庄王能拿人家地盘啊,晋国不干了,晋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仅晋国看的不爽,齐国也不爽,因为齐国也出兵了嘛!齐晋一商量,最后两国合计,要么与楚国瓜分陈国,要么让楚庄王退出陈国,都不要陈国的土地。
  就这样,几个大国争吵不休,那几个参战的小诸侯国只能在旁边瞎生气,瞎生气还没什么,关键是他们还不敢在这些大国面前表现内心不爽,因为把这些虎狼似的大国给惹急了,他们连你们都给分了,而且还不吐骨头!
  晋、齐、楚三国讨论着怎么瓜分陈国,吵得面红耳赤,都不愿意让步,最后大家想开了,陈国就屁大的地方,为了厕所大的屁地方搞的大国不和睦了不值得!就这样,陈国逃脱了一场灭国灾难,之后,个个诸侯国都撤出了陈国,陈国虚惊一场,复国了。

  有人要说,那春秋时代太黑暗了,那些国君的嘴脸真是丑陋,我要告诉你们,那才是人类的本性——欲望!
  如今很多年轻人认为社会黑暗,说什么社会太过残酷,说什么到处都是阿谀我诈,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人类本性就是这样的。至于青年人抱怨社会太过黑暗是因为你们把书本上的当成了社会,其实你们都被书本误了,书本上的社会才是世外桃源,太不真实,而现实的社会,从古到今一直是这样的原生态的!
  送上这一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