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从十九岁开始到处游历,中途回到洛阳参加过一次进士考试,在金榜上翻来覆去没找到自己的名字。他在江南混了三年,估计是为了江南美女;在山东河北漂了五年,名义上可能是拜祭孔孟,实际上也可能是为了范冰冰。
他的名作《望岳》就是写在这段时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历来泰山诗中最有名的一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加霸道。有学者考证这首诗是杜甫二十五岁的时候写的。李白在同样的年龄写了《峨眉山月歌》。二十五岁是个象征性的年龄,如果一个诗人在这个年龄还没有写出代表作品,就应该考虑改行卖兰州拉面,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高适一样大器晚成。
杜甫在三十而立的时候回到洛阳。看见房价上涨,头脑灵活的杜甫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决定做房地产商。他通过家族关系在洛阳郊区陆浑买了块土地修筑山庄。陆浑本是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曾经聚居洛阳郊区,汉唐两朝在他们聚居的地区设有陆浑县。这一带风景优美,是公认最有升值潜力的地方。初唐诗人宋之问也在陆浑有过自己的山庄。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洛阳又是大唐的文化都城,科举考试经常在洛阳举行,白马寺、龙门石窟和金谷园毫不逊色于长安的大雁塔、曲江和乐游原。洛阳是退休高官和豪商巨贾养老休闲的首选,大家都觉得在陆浑做房地产想不发财都难。杜甫不但把家里的全部积蓄投进去,还借了亲友不少钱。后来他穷困潦倒,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次投资失误。杜甫很忙,杜甫在投资建房,奉劝大家不要模仿。
日期:2012-07-14 07:35:21
在他三十三岁那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经过洛阳,杜甫见到了自己的偶像。此时山庄基本完工,所以他跟着李白、高适漫游梁宋。三人一起登上吹台和琴台。吹台在河南开封,传说是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学艺的地方。琴台在山东单县,相传春秋时单父宰宓子贱曾在这里弹琴。第二年夏天他们一起拜见从北海来到齐州的李邕。
这年秋天杜甫和李白在兖州城东石门分手,从此再没见面。这一年杜甫刚刚三十出头,李白也不过四十多。他们万万没想到此后的二十年阴差阳错,再无机会聚首,这一别竟成永诀。
杜甫告别李白后回到老家河南巩县,在这里遇见另一个和他很有缘的牛人。
话说张九龄做宰相的时候,有个进士陕西华阴人严挺之得到他的赏识,被他推荐为右拾遗。严挺之在开元十四年至十六年连续三年知贡举主持进士考试,举子们都认为他很公平。储光羲、綦毋潜、王昌龄、常建就是在他做主考时中的进士。后来张九龄又提拔他为尚书左丞。随着张九龄失势,严挺之也遭到李林甫排挤,被贬为洛州刺史,年逾古稀的时候在洛阳去世。
严挺之是典型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官,但他儿子严武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严武不到十岁的时候,就因为不满严挺之宠爱小妾冷落他的生母,拿铁锤打破了父亲小妾的头。后来在太学读书,因为离家比较远,单独租房居住。邻居是一位军法官。军法官的女儿是个美人胚子。严武看见之后动了心,想办法把她骗出来私奔。军法官知道后找严家要人,同时上告到朝廷。官府下令通缉严武。军法官也派兵千里追寻。
日期:2012-07-14 07:35:43
严武带着军法官之女向东逃到河南巩县。因为逃跑的时候太匆忙,他已经身无分文。这时他想起父亲好友杜审言是巩县人,于是登门求援。此时杜审言已经去世多年,严武只见到了杜审言的子孙。他们不让严武进门。
当时杜甫正好在老家,他悄悄跟在严武后面,看见四周无人才上前相见。严武这才知道当地捕快已经接到通缉令并去过杜家打听,杜家不让他进门是为了他的安全。杜甫把盘缠交给严武,告诉他杜家在城外河湾里有条船。严武千恩万谢,带着军法官的女儿来到河边。不料捕快在路人指引下逐渐逼近,严武情急之下用琵琶弦把军法官女儿勒死沉入河底。捕快没有看见军法官的女儿,以为身材魁梧的严武只是普通船夫。严武逃过一劫。
杜甫看见捕快全体出动直扑河湾,认定严武插翅难逃,没想到捕快一无所获。他假装路过,偷偷问严武:“你把那姑娘藏在哪里?”严武悄声告诉杜甫真相。杜甫吓得腿一软坐在地上。
严武告别杜甫继续流浪。杜甫则收拾行李去了长安。杜甫有点害怕胆大妄为的严武,希望严武离他越远越好。没想到乱世出英雄,这个心狠手辣的少年很快脱颖而出。严武当上东川节度使的时候刚刚三十出头,正是杜甫现在的年龄。唐朝的节度使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相当于后世的总督。杜甫无意中买了严武这支潜力股,后来得到最好的回报。
日期:2012-07-14 07:36:29
从天宝五年到天宝十年,杜甫一直在长安,和醉中八仙之一汝阳王李琎以及驸马郑潜耀交游。他想复制王维的成名路,可是汝阳王只关心美酒,驸马爷也不重视杜甫。杜甫知道自己上了考场就紧张,于是向司马相如学习,在天宝十年向唐玄宗献赋求官。李隆基看了他的《三大礼赋》,觉得他很有才华,让他做集贤院待制。这一年杜甫四十岁。集贤院待制是个闲官,收入低到仅能勉强糊口。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年连续的洪涝损坏了关中平原的庄稼,长安物价随渭水暴涨。杜甫只好把一家老小送到奉先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蒲城让亲友照看,自己赶回长安继续等候升迁。
战争一直在大唐帝国的四境发生,民间传说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即将造反,一直等待房地产升值的杜甫开始失去信心。他试图把陆浑山庄脱手变现,可是无人愿意接盘。天宝十一年杜甫写了《兵车行》,十二年写了《丽人行》,前者批评战争的残酷无情,后者讽刺杨家的鸡犬升天,一边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一边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一边是“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一边是“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一边是“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一边是“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日期:2012-07-14 07:37:04
杨玉环家族的炙手可热让杜甫更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他心里肯定暗暗咒骂李隆基重色轻才老而不死。后来文学史家往往强调杜甫“忠君爱国”,爱国是肯定的,忠君却有待商榷。杜甫肯定不是愚忠的迂腐文人。他的那些深刻批评安史之乱的诗歌,正是在对始作俑者李隆基愤怒谴责。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发生,杜甫被任命为河西尉。河西据说是现在的云南河西县,这时候如果他真去了彩云之南,说不定反而生活安定。但杜甫和李白一样,认为自己的除了写诗还可以为君王排忧解难,所以借故没有赴任。朝廷改授他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右卫率府是保卫东宫太子的卫队,胄曹参军是管盔甲仓库的官吏,依然是个薪俸低廉的闲职。杜甫闲着没事,请假去奉先探望妻子,途中写下名作《自京赴奉贤咏怀五百字》。当年年底,他的幼子因为营养不良饿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