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一共四首,后面几首振振有词,把自己的贪杯好饮强调到受命于天的地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清醒的时候他也去走访朋友,可能还动过隐居终南的念头。《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就写于这个时候。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天宝三年正月,李白和文武百官送贺知章归越。世事洞明的贺知章提醒李白远离宫廷,并邀请他做客山阴。李白随即上书请求还山。唐玄宗求之不得,下令赐金放还。
日期:2012-07-11 09:51:55
第十回李华凭吊古战场杜甫献赋唐明皇
盛唐还有一些和王昌龄、孟浩然诗风相近的诗人,比如刘慎虚、綦毋潜、储光羲、李华和常建。他们都是王维、孟浩然的友人。这些诗人留下的诗歌数量不多,但“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
诗人的江湖地位和作品的质量有关,但数量也很重要。如果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这样的好诗超过十首,那么他就可以和李杜王孟王昌龄并列为盛唐诗坛六大高手。如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过五首,那王昌龄“诗家天子”的称号可能就要易主。诗人的地位还和时代有关,李华在唐朝只能算是三流诗人,但如果生活在今天,他就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和诗坛至尊。过去五十年中国出版的文章比过去五千年的总和还多,可是没有出现一篇《吊古战场文》这样的青史必传之作。
李华写过的好诗只有一首,可是这首《春行即兴》却可以让两岸三地的所有诗人改行去养猪。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在这种天生丽质、风流自赏的诗歌面前,无论“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还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都是白云;无论“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还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都是苍狗。
李华来自赵郡赞皇,和杜甫、岑参、张继是同龄人。他是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又在天宝二年考中博学宏辞,官至监察御史、右补阙。安史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做了安禄山的凤阁舍人,乱平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晚年他得了和卢照邻类似的病,半身风痹瘫痪,隐居山阳度过余生。李华是和萧颖士齐名的散文家,世称“萧李”。他们是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先驱。
李华还做过一件值得一提的事,这件事和李白有关,请允许我在这里卖个关子,暂时按下不表。
日期:2012-07-11 10:48:38
说完李华,我们再来看刘慎虚。
如果你和刘慎虚是邻居,那你一定对他没有好感,甚至恨不得他消失。因为从小到大,你妈就把“你看人家刘慎虚”挂在嘴上。
刘慎虚九岁就会写文章并上书朝廷,得到皇帝召见,皇帝赐号“童子郎”。你妈在你面前提起这事。你嗤之以鼻。这有什么呀,明儿我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你不是光说不练,真的动笔写了一封信,并请人翻译成英文。过了大概几个月的时间,你果然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回信,他封你为“全世界最无聊小朋友”。
刘慎虚评上三好学生得了奖学金,你妈又说你。你还是不以为然。三好学生都是假正经,拿奖学金的全是书呆子。刘慎虚已经高度近视,而你不用望远镜就能看清对面教室的小美女。
刘慎虚考上了进士,你妈又说你。你不吭声了。因为你知道考进士很难。那时考进士没有年龄限制,经常有爷爷和孙子在一起考试,甚至孙子已经考上进士做了大官,爷爷还在坚持抗战。你的竞争对手说不定有王昌龄、杜甫、白居易这样的牛人,你觉得你写诗能超过他们?现在的普通大学最多相当于过去的秀才,北大、清华也不过是中举。白居易在将近三十岁才考上,杜甫考了多次依然名落孙山。而刘慎虚二十岁就中进士,你再不服气,大家就会觉得你智商有点低。
这还没完,两年之后,刘慎虚和李华一样又通过博学宏辞考试。你妈也不说你了,因为你根本不具备考试资格,通常只有进士才可以参加这个考试。大家知道你是刘慎虚的同学,经常向你打听刘慎虚的逸闻趣事。你不胜其烦,给刘慎虚取个绰号“刘肾虚”。听说刘慎虚考中博学宏辞,你在朋友面前依然嘴硬,这有什么呀,他不就是个考试机器吗?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我在网上连载的小说也有很多人追捧。这时有人把刘慎虚的一首无题诗打印下来递给你。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你看完之后立刻没了脾气。你在网上连载的上千万字穿越玄幻修真,在这四十个字面前立刻化为一缕青烟。
日期:2012-07-11 13:21:06
刘慎虚后来做过崇文馆校书郎、洛阳尉以及夏县令之类的小官,中年以后啸傲山林,和僧侣为邻,五十五岁左右在江西去世,葬在建昌桃源里。作为被刘慎虚压制一辈子的同学,你总算找到一个胜过他的地方,你寿命比他长,可以浪费更多口粮。
刘慎虚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郑处晦《明皇杂录》把他和王昌龄、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并列,说他们“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严羽《沧浪诗话》也把他与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韦应物等并举,称之为“大名家”。本章开头所引的“忽有所得,便惊众听”就是殷璠《河岳英灵集》对他的评价。《唐才子传》说刘慎虚其人其诗“永明以还,端可杰立江表。善为方外之言,夫何不永,天碎国宝,有志不就。”晚唐礼部侍郎刘允章说“盛唐乐府,先生倡之,杰立江表,谪仙并驰。时有长卿,共祖相知。后有梦得,奉以为师。”不仅将刘慎虚与诗仙李白、五言长城刘长卿并列,而且说诗豪刘禹锡奉之为师。
刘慎虚如此盛名,但现存史料连他是否江西人都无法确定。另一位诗人綦毋潜的籍贯也说不清。有的资料说他是江西南康人,也有人说他是湖北江陵人。古人的家乡出现不同说法的原因可能和他刚出道时的自卑感有关。现在很多台湾香港人都以自己的身份为荣,但我相信他们当年刚去台港的时候,更喜欢说自己是北京上海杭州人。所以綦毋潜很有可能是江西南康人,只是祖先来自湖北江陵。王维写过《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作为綦毋潜好友,他的说法应该比较可靠。
綦毋潜十五岁游学长安,与当时诗坛大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中进士后做过左拾遗、集贤院待制、著作郎等官。很多人知道綦毋潜是因为王维的这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日期:2012-07-11 16:19:3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