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解读:唐诗演义》
第1节

作者: 李晓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6-28 8:05:00
  唐诗演义
  李晓润
  如果人类可以穿越时光,那我一定要去盛唐。我要陪张九龄看海上生明月,听王维唱阳关三叠,站在祖咏身边望终南余雪。我还要随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听王昌龄表白一片冰心在玉壶,请求李白带我去长安市上饮酒,帮助漂泊西南的杜甫漫卷诗书。在夜来风雨之后,同孟浩然一起担忧花落知多少。烟花三月下扬州。姑苏城外,张继已经和我相约枫桥。

  ――题记
  目录
  第一回王子安作赋名楼骆宾王檄惊天后
  第二回陈子昂登台散心卢照邻投水自尽
  第三回恃才傲物杜审言近乡情怯宋之问
  第四回张若虚压倒全唐贺知章老大回乡
  第五回李颀解听又解赏王翰醉卧在沙场
  第六回春风不度玉门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第七回王昌龄诗家天子李太白上清沦谪
  第八回王维独坐幽篁里浩然不才明主弃
  第九回张九龄请斩安禄山李太白醉挑杨玉环
  第十回李华凭吊古战场杜甫献赋唐明皇
  第十一回身当恩遇常轻敌功名祗向马上取

  第十二回杜少陵栖身草堂李太白流放夜郎
  第十三回祖咏望终南余雪钱起见湘灵鼓瑟
  第十四回夜泊枫桥成名胜钦点诗人做翰林
  第十五回韦应物侍卫君王刘长卿刚而犯上
  第十六回戴叔伦看鲤鱼上滩刘方平听虫声报春

  第十七回卢纶挂念司空曙顾况调侃白乐天
  第十八回李君虞夜上受降城刘禹锡怀古西塞山
  第十九回韩昌黎声讨大鳄柳宗元同情捕蛇
  第二十回居大不易白居易始乱终弃元微之
  第二十一回恨不相逢我未嫁不知秋思落谁家
  第二十二回孟东野走马观花李长吉骑驴觅诗

  第二十三回贾岛推敲月下门张祜徘徊瓜州渡
  第二十四回沧海月明珠有泪秋尽江南草未凋
  第二十五回温庭筠连累子孙韦端己光耀祖先
  第一回王子安作赋名楼骆宾王檄惊天后
  诗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
  唐朝在公元618年建立,八年之后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镇压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居二线。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唐太宗李世民开始领衔主演。
  李世民当上皇帝的过程和他老丈人隋炀帝如出一辙。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奋发向上,就会被后人看作第二个杨广。魏征等人看准了李世民这种心态,经常和他抬杠。李世民气得回到后宫撞墙,久而久之骨质增生,额头两边象长了角一样。从此头上长角成了帝王的标准像。
  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即公元627年改元贞观。初唐四杰都诞生在贞观年间,骆宾王诞生在贞观元年,五年之后卢照邻诞生。贞观二十三年,王勃和杨炯同时降临人间。就在这年五月,终南飘雪,天下缟素,千古明君之首的唐太宗被方士忽悠,服食中国历史悠久的假药仙丹中毒,年仅五十就永垂不朽,不能再为人民服务。带走一个伟大的皇帝,送来两个杰出的才子,上天也是大唐的粉丝。

  日期:2012-06-28 08:06:17
  骆宾王是浙江义乌人。今天义乌最出名的是小商品市场,过去义乌最有名的就是骆宾王。不过骆宾王十岁左右就离开义乌,跟随当上县令的父亲去了山东博昌。祖父给他取名宾王是希望他成为王侯的座上宾,出将入相,谈笑有鸿儒,往来无文盲。
  经常有家长在我面前沾沾自喜,说他们七岁的儿子能背十几首唐诗。我很想提醒他们,其中一首诗的作者也是个七岁大的孩子。后来觉得这么做不厚道,只好忍住不说。
  七岁儿童写的当然就是儿歌。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平心而论,骆宾王这首诗在群星璀璨的诗歌唐朝并不突出。但七岁孩子写的诗能够流传千年,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骆宾王到了山东之后在父亲引导下和当地名士交游,神童的名声渐渐传遍齐鲁。可是大概在他十七岁前后,父亲突然病逝,一向埋头读书的骆宾王象失恋的小姑娘一样只知道哭,幸好这时在邻县做官的父亲好友韦明府挺身而出。唐朝习惯把县令叫明府。韦明府帮助骆宾王料理父亲后事,随后又占用当地高考指标,把骆宾王作为贡生送往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骆宾王无以为报,只好以身相许,后来多半做了韦明府的女婿。

  日期:2012-06-28 08:06:57
  唐朝进士考试不糊名,也就是说如果朝中有人,完全可以打招呼走后门。不过当时担任考官的通常是德高望重的大臣,一般不会做得太过分。那时每榜录取的进士很少超过三十人,所以每个进士的家世背景、作品人品甚至饮食习惯都会被人肉搜索,毫无秘密可言。每年出版的《登科记》都是当年的图书销量冠军。主考官要是让人抓住把柄,很可能身败名裂,著名诗人宋之问甚至因此送了性命。

  既然考试不完全取决于临场表现,举子自然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争取印象分。最常见的就是行卷,即把自己比较得意的诗文抄录几份献给有名望的大臣。如果能够得到这些大臣的赏识推荐,那么你就可以提前准备庆功宴。还有一种方式是拉帮结派互相声援,为首的“棚头”就是举子领袖,谁也不敢怠慢。诗风清雅恬淡的刘长卿在中进士前就曾做过棚头,拎着实名制菜刀威慑主考。

  骆宾王自负雄才,不屑于这么做,既不行卷也不加入学生会。结果果然没有出现意外,考官临场打瞌睡,没能睁开慧眼识英才。
  日期:2012-06-28 08:07:26
  古代诗人多数都是陶渊明的信徒,他们并不想进官场勾心斗角。可是不做官就没有俸禄,没有俸禄就无法养家糊口。那些对你寄以厚望的人,见你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还可能对你进行讽刺挖苦。思想徜徉在最美的诗乡,身体却停留在最脏的官场,这是古代诗人最纠结的地方。
  失望的骆宾王不好意思再依赖韦明府,回到老家义乌拉赞助。得到家乡父老资助后骆宾王又回到山东侍候母亲。他在几年之后再次进京追求功名。这一次比较幸运,他的文才打动了唐太宗之弟道王李元庆。骆宾王终于实现了父祖的心愿,成了王侯的座上宾。后来骆宾王反感武则天,很可能和道王对他的礼遇有关。
  当时朝廷规定王府属官任期不得超过四年,以防他们和主人结党生变。骆宾王任满后道王本想推荐他做官,但他下决心归隐田园。这次回山东在家停留了很长的时间,骆宾王已经对功名心灰意冷。可是老母多病,穷困潦倒,帮人写墓志铭的收入还不错,但有钱请他写墓志的多半是西门庆这样的当地土豪,你必须把他们的欺男霸女说成睦邻友好,遗臭万年说成留芳千古。骆宾王不甘心自己的才华随土豪一起埋没,写信向以爱才著称的大臣刘祥道求助。在刘祥道鼓励下,他再次踏上求职路。少年才子江湖老,年近五十的骆宾王骑着瘦马走在夕阳古道,听到枯藤老树上昏鸦在叫,恨不得自己有把鸟枪在手。

  这次可能是因为刘祥道关照,他通过了对策考试,朝廷让他做了奉礼郎。后来李贺也做过这个和孙悟空的弼马温一样的小官。这个官小到什么程度呢?比我们通常说的九品芝麻官还小,因为它是从九品上。这么说吧,您要是个爱面子的人,做这样的官你都不好意思印名片。
  日期:2012-06-28 08:08:0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