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演义》
第38节

作者: 金鸿9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7-06 08:23:46

  【金鸿视点】撞了南墙的奥巴马 (2011-07-04 09:16:11)[编辑][删除]
  标签: 金鸿视点军事
  俗话说撞了南墙才回头,近期奥巴马就四处在撞南墙,至于其有没有信心和能力撞破南墙就看近期的局势发展了。
  先来说说也门总统萨利赫,在萨利赫被炮弹炸伤赴沙特就医以后也门内部局势平静了许多。萨利赫政府在此期间曾多次称萨利赫将回到也门继续执政,而也门反对派也曾表示如果萨利赫回国则可能引发内战。再到今天萨利赫政府再一次食言,萨利赫并没有发表讲话。这一系列事件一开始就不是单独且孤立的事件。话说也门的部落武装,这一炮也真是打的神准。火炮在开始对目标进行实质性的打击之前总会有试射,并且需要前方观察哨来报告弹着点为后来的连续发射修正参数。可是如果这次袭击如果真的有试射的话,那么这个试射应该是直接炸伤了萨利赫。如果试射没有炸伤萨利赫的话那么就必然是后面的实射炸伤的萨利赫。可是如果萨利赫没有被试射打中那他及他的保镖也应该立即转移不再继续逗留。何以会被后来的实弹射击所击中呢?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只能说,当时萨利赫嘴里在大喊“向我开炮”。后来所发生的事件也从事实上证明了萨利赫被击中是必要的。

  从萨利赫付沙特就医以后,国际原油价格从5月初到6月初在100美元左右波动这一水平,一路下行至93美元以下。可以看出美国是在为以后可能出现的高通胀而进行的提前减压。从5月美国cpi3.6%以及零售额的减少,可以看出QE2以及美国制造的埃及之乱其实是一招七伤拳。而这招七伤拳在没有击倒对手之前就因自己使用过度而病入膏肓。综合近期奥巴马公布详细的从阿富汗撤军计划,表明美国已开始着手减少财政开支。所以可以基本断定QE3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从美国打死拉登,并企图在南亚进行破局失败后。美国的攻击目标也已经放在了欧洲,从北约不断的误炸平民,卡扎菲不断的反复可以看出。美国想彻底的把欧洲陷在利比亚这个坑里。让其无力应对美国即将发动的对欧盟的进攻。而欧盟督促希腊减少财政赤字,也是为了防止美国再次以希腊为突破口对欧盟发起攻击。与此同时温总理在欧洲的成功访问,也在为欧盟输送抵抗美国的弹药。要知道的是如果美国成功打劫了欧盟,那么美国将从危机中恢复过来,并且调转头来对中国进行攻击。而且中国也将错失这次崛起的机会,所以与英法签订的合同是有必要的。

  当然再对欧洲进行援助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防御美国骚扰的准备。美国与菲律宾等国进行的联合军演,以及美国国会通过的狗屁决议也是其实就是为了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胁迫中国不去援助欧洲。与此同时伊朗射了14枚导弹作为回应,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也代表欧盟适时的“表扬了”伊朗一番。其实质是对美国说“把老子逼急了,老子和中国一起进行中东地区最暴力的破局”可见我们的温总理在英国的访问成果是多么的显著。而作为最应该着急的以色列(美国)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安静的很。而马伦即将对中国进行的回访也是对这一消息所做的温和的回应和确认。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奥巴马对中国以及欧盟的进攻都遭到了强力的阻击,真可谓让奥巴马撞了两次南墙。可是美国终究是要救自己的,所以下一步也是风险最小的一步就是再对自己的小盆友(日本)下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作者:远山之龙,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204712352)
日期:2011-07-06 08:29:04

  【金鸿视点】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之我见(续)(2011-07-05 16:17:40)[编辑][删除]
  标签: 金鸿视点军事 分类: 金鸿视点
  前几天应邀在“金鸿视点”发了一篇小文,有点罗嗦、有点晦涩,引起了些许争议,在此选择一部分有针对性的问题回答一下。

  有朋友问:我是否认为应该最核心的三个生产力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应该市场化?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因为这实际上涉及到国体问题。我个人觉得是否可以这么看:
  劳动力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结束,劳动力不再是一个成本问题,而应该是人力资源问题,不是成本而是资源,观念必须尽快转变,因此,劳动力是应该市场化的,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才能实现国强民富,才能可持续。“劳动力”国家是控制不了的,人有迁徙的自由,人往高处走人要流动,如何控制?但政府并非无作为,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广东,一个重大的失误就是在上世纪末期乃至前些年,没有真正意识到外地务工人员的价值和中国发展的大势,只注重了短期利益,没有创造条件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化入所工作的城市,所以渐渐引发了竞争力的下降和系列的社会问题。当然不仅仅是沿海,只是广东问题尤为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各种问题的逐渐显现,国家层面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保障房就是其中之一。从中长期来看,因为中国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提升,中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应对包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通胀压力。政府要做的是:积极而稳妥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无差别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予外来务工人员真正的市民待遇,否则中国将来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城市化会不仅难以为继,而且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在建国的过程中、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中,中国的农民是几代人做出了极其巨大的牺牲的,在战争年代牺牲的不说,建国以后,工业化体系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前期,没有农民兄弟们的巨大付出和利益的损失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到了回馈农民的时候了,难道在经济发展的蛋糕中多分配给他们一些不是天经地义吗?从道德上来讲,这不是恩赐而是良心,从国家民族大局来讲,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农民富不起来,中国就成不了真正的发达国家。

  资本问题,因为资本来源很多,国家想控制是控制不了的,我在《中国货币到底有多少》一文中详细分析过社会融资总量的问题,仅仅控制贷款规模解决不了流动性过剩问题,今年截止到五月底,通过信托和理财的表外融资超过3万亿,是应该加强风险监控了。但有一点必须坚持,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必须控制在国家手里,尤其是作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必须国家绝对控股。我对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到境外上市,包括当年引入所谓战投的规模(初期有必要)、由外资审计机构负责国有大银行的审计是有保留看法的,这方面交的学费是不小。应该说,这一块整体上做的还不错,需要进一步推进的是:如何让我们自己的金融机构拥有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问题,能否制定一个大的战略呢?美国在二战后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另外,就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这个以前说过,就不再重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