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逃亡了6年 始终躲不过“它”的追踪 怒沙潜影篇》
第9节

作者: ·和而不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30 22:40
  我和父亲都没想到王应北此时会打来电话,从电话的内容判断,他很可能碰到了麻烦。能让一个人如此惊慌, 情况肯定危急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父亲急忙回拨了过去,电话那头显示用户已关机,无法接通。难道他已经遭遇了不测?
  父亲的手有些颤动,紧张的看着我道,“他会不会出事了,咱们报警吧。”
  日期:2013-03-30 22:40
  听到王应北惊慌的声音,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他被盯上了?被谁盯上?难道是那个神秘人?接下来紧急切断通话,更是让我眼皮狂跳不止。

  但听父亲说要报警,我立刻冷静了下来。
  日期:2013-03-30 22:41
  不说这人的失踪与我们有道不清的关系,就算是报警了,我们怎么跟**说,地点原因一概不知,如果真有人要害他,恐怕**找到的只会是一具尸体。现在当务之急,是弄清楚他失踪的原因。
  如果他真的跟神秘人是一伙的,那会是什么人盯上他?如果不是,他会不会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有人想灭口?
  日期:2013-03-30 22:41
  父亲听我说的有些道理,只是这事怕牵扯上人命,到时候如何理的清。况且对方下手这么狠,谁能预料他会不会对我们动手。

  我让父亲别慌,他这么做,无非是想从我这得到什么东西,只要他没到手,我们就不会有事。照目前情况看,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他和孙桥生过来监测追踪发件人的地址,随后就莫名失踪,他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而导致他们辞职的可能就是这些东西。
  王应北之所以对我们有所隐瞒,可能是觉得是这些东西太过重大或者极其危险。
  日期:2013-03-30 22:41
  问题会不会就在这,王应北发现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被它盯上,这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
  做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应该都了解,对于他们来说,有了网络就好比有了通往各个家庭、个人、公司、国家资料库的路径,只是这些路径设置的门槛安全级别不同,他们有技术有能力在这些资料库里来去自如,但同时他们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好奇心对他们既是动力又是终结。
  日期:2013-03-30 22:42
  王应北和孙桥生两人的逆向追踪引起了它的警觉,不经意踏过了这条红线,两人自知惹了大祸,甚至来不及去单位办理辞职手续,就匆匆跑路。
  日期:2013-03-30 22:42
  房子是太爷回国置办的老宅子,因怀念京师的生活,风格有些类似北京的四合院。庭院莳花置石,一切显得古色古香。几十年间修葺了几次,最近一次是父亲结婚装修用作婚房,到如今依然保存的非常完好。这栋老宅子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见证了楼家荣辱兴衰,城区扩建的时候,被划入了拆迁行列,父亲花钱打通了一大堆关系,拆迁的时候侥幸保留了下来。

  日期:2013-03-30 22:42
  父亲觉得,住那种钢筋混凝土的监狱丧失了家的雅兴,没有丝毫的历史情感和温馨可言。老宅子不仅是祖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更是一种古文化遗存,看见它就像看见一部肃穆的年代史。父亲做这个决定,也是感觉到事情已经超出了预计,为了家人,什么也顾不上了。
  日期:2013-03-30 22:43
  我心里有些沉重,拉住父亲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搬?能搬去哪里?王应北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们不知道他的眼线在哪,但无论在什么地方,不达目的,那双眼睛永远都不会闭上!
  我不知失忆之前发生了什么,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王应北看到的东西跟我已经失去的记忆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不找出它,我们永无宁日。”
  日期:2013-03-30 22:43
  父亲沉思了一会,黯然道,“王应北跟我交情颇深,他要真有什么事,我这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房子没了可以再建,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说完,父亲看了看窗外的小院,眼里满是留恋。
  早秋的夜晚格外寂静,除了轻微的风声,好像整个世界都安歇了下来。我顺着父亲的视线看去,柔和的灯光映射在窗外的盆栽上,显得鲜艳夺目。
  日期:2013-03-30 22:44
  我随意扫了一眼,起身便想关了窗户。抬眼的时候,忽然发现对面的大楼有点不对劲。由于前些年这里拆迁扩建,在离这里不到100米的居民房改建了高档的商品住宅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肥了一部分人的口袋。
  日期:2013-03-30 22:44
  开盘的当天便被抢售一空,由于当时房价不像现在这么离谱,买房的大多是小中产阶级和有关系的公务员。这栋楼盘地处一环线上,又紧挨着长江边,不管是环境或者是交通都极其优越,入住率比较高。
  一般观察楼盘是不是开发商有意囤房垄断,晚上过去看几眼便知,没人入住的楼盘大多是缺灯少烛。即使现在有开发商聪明到定时开关灯迷惑众人,但稍微有生活经验的人还是可以看出这种小伎俩,有人住和没人住完全就是两码事。
  日期:2013-03-30 22:45
  这栋住宅楼一到晚上基本是灯火通明,很少家里没人,但我每天关窗的时候,注意到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从我住的东厢房向窗外看去,视线正好可以聚焦到这栋住宅楼三层的一个住户。
  白天窗户拉着窗帘,从不见打开,晚上也少有灯光照射出来。即使有,也不过三两分钟,而且时间控制的非常精准,跟其他住户对照起来,这家显得有些怪异。

  日期:2013-03-30 22:45
  之前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最近发生的怪事太多,心里不得不提高了警惕。尤其是联想到被人监视,乍然一看,不免有所怀疑。
  日期:2013-03-30 22:45
  母亲回来之后,便劝着父亲回正房歇息。一夜无事,但我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尤其是看着那扇窗户,黑暗里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窥视着一切,而我就像被剥了皮的动物,承受着灼灼的目光疼痛难忍。

  第二天一大早,我收到了陈可心的邮件。她与那几位医学教授反复讨论研究之后,觉得我的失忆另有起因,他们对这个病例很感兴趣,建议我即刻去英国接受更为详细的检查,以便拿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日期:2013-03-30 22:46
  我向她道了声谢,表示恐怕要让她失望,由于某些原因暂时不能出国,希望事情了结之后能去英国联络联络国际感情,对促进陈楼两家之深厚友谊,中英两国之大发展表示期待。
  日期:2013-03-30 22:46
  陈可心很快回复了邮件,说,早预料到我来不了英国,几位教授已帮她联名请假,他们制定了详细检测方案,这次派她过来希望能实时收集到相关数据,远程遥控对我制定治疗方案。另外,顺便代表陈家过来走走亲戚,至于我说的促进中英发展之美好夙愿,表示无能为力,希望这边能拿出国际友人的热情和世代交好的情谊进行接待。

  日期:2013-03-30 22:4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