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圆缺——全景展示大汉王朝兴亡之路》
第38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2 20:15:26

  公元前二百零七年正月,巨鹿之战前夕,范增给项羽出主意,认为应该先派二万精锐过河去,找章邯干一架,等交战双方都累得差不多,我们的得到喘息之机的大部队再一哄而上修翻对方。
  范增给出的形象化说法是:这好比二人打架,一人先扔块砖头砸晕对方,再冲上去挥拳相向。
  对此,项羽自然是心领神会,因而安排英布、蒲将军二员猛将,率领二万精锐骑兵做为北伐先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黄河,骚扰章邯军,揭开大战序幕。
  二将奉命,一抵达黄河对岸,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立刻向章邯的驻防部队发动猛烈的攻击。
  本来,秦朝也有骑兵,但骑兵优先满足保障首都咸阳安全需要,故镇压农民起义的主力,仍是百万修坟大军转变而来的步兵。

  而自恃军员众多的章邯,因为楚军的停滞不前,三月不见对方援军的影子,争战之心难免有所松懈。
  并且,他也未料到,被本人两次重挫的楚军,会如此迅速就恢复战斗能力,因而犯下过于自信的过失。
  于是,津津有味于围观王离奋勇爬墙的他,根本未料到楚地畏缩不前的武装悍匪,敢朝自己的屁股捅刀子。
  所以,对方的铁拳,让他一时没有回过神来:“楚人不是被我打怕了么,哪来这么马匪呀?”
日期:2012-07-12 20:16:00

  醒悟过来的他,企图凭借数量优势,以逸待劳顶垮项羽的楚骑,故仓促组织部队掉头迎敌。

  其实,章邯此时的最好战术,是暂且坚守营垒不出,因为楚骑的攻坚能力,显然不如步兵,而秦军步兵的机动性却比不过楚军骑兵,故一旦交战,相对占便宜的自然就是楚骑而非秦军。
  所以,章邯的最好战术并非先战,而是先守后战。
  当然,章邯苦苦等待打击来援之敌已有数月,如今援敌现身,他一则过于自信,二则也是等烦了不想错过机会。
  所以,他出手了,而且出动的是数倍于楚军的兵力。

  结果,经过两个小时的拼死互砍,秦军被折腾得温柔多了,楚骑也开始出现疲态。
  而王离的大队人马,一则不敢撤除包围示弱于人,二则相信章邯解决来犯之敌是芝麻小事,因而继续围困赵军。
日期:2012-07-12 20:16:30

  这时,范增紧急建议:

  一是赶快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将得到一定休整的全部人马开过黄河,与章邯进行战略决战;
  二是过河之后,务必把船凿沉,把碗打烂,激发全军将士求生本能,让他们为了活命而拼命欢送敌人见阎王。
  因为,两军相遇,勇者胜!
  因为,章邯所部,定已因为我军骑兵冲击而混乱。
  对此,项羽深有同感,立刻命令得到休整的楚军悉数渡过黄河,砸锅沉船,奋勇前进。
日期:2012-07-12 20:52:42

  关于项羽砸锅沉船拼命之举,史称破釜沉舟。
  对此,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先生给予高度评价: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从励志角度,将项羽破釜沉舟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相提并论,并且充分肯定了项羽的灭秦之功。
  当然,这是二千年后之事,我们继续欣赏当时。
  章邯听说楚军全部过河项大傻自断退路以后,满心欢喜地判定一举全歼楚军的机会来到,因而亲率主力迎上来猛捏软柿子。

  他的本意,自然是想以逸待劳,并且仗着兵员优势对付远道而来的楚地军团。
  但是,他很快将会明白,扑过黄河迎面而来的不是土狗子,而是一群饥不择食没有退路不得不拼命的饿狼!
日期:2012-07-12 20:53:12

  果然,章邯两天之内连跑数个来回,每次都被前来拼命的楚军修理得满地找牙,不得不准备夹着尾巴撤退。
  初战告捷,范增再次临阵出招,建议全军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敢于拼命的精神,持续发动声势浩大的总攻,痛扁暴秦豢养的这条壮年落水狗,坚决消灭秦军主力部队。
  项羽当机立断,楚军势如猛虎下山,直扑章邯军。

  秦军战士也是人,是人就想尽可能多活若干年,好死不如赖活着,死是没有人会自愿的。
  但是这帮被砍得血肉模糊却拒不后退的楚军,哪里像是打仗,分明就是阎王派来收命的。
  玩命,傻子才肯陪你。
  秦军战士虽然多为囚犯,但绝对不傻,所以他们不等章邯下令,就迅速转身,与楚军展开惊天动地的长跑比赛。

日期:2012-07-12 20:53:40

  而章邯,逃跑的本事,与砍人的本事都算得上一流。
  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如果不是眼明心亮看得清战场形势有利于己还是不利于己,就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军事统帅。
  因为,保护自己与消灭敌人,同等重要!
  而章邯,堪称是一流的军事统帅。
  所以,在砍得赢对方时,他会拼命砍人,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把灭的机会送给别人。
  一旦发现自己确实砍不过对手,他会当机立断就跑,不顾一切地跑,全副身心都用在跑路上面。
  客观地讲,从章邯先生的多年表现来看,此人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一个相当能打的武夫。
日期:2012-07-12 20:54:07

  遗憾的是,他站错了队,跟错了领导!
  与章邯同时期的人物中,犯下同样错误的,还有追随项羽的优秀军事战略家范增老先生。
  他的结局,我们后面继续谈。
  并且,章邯先生在摘取了一系列胜利果实之后,已经不够冷静,结果冒失地以步兵应对骑兵,因而吃了大亏。
日期:2012-07-12 20:54:27

  且说舍命围城的王离。
  此人也绝非等闲之辈。
  他听说章邯兄已经飞速闪人,当即大惊失色:“接连消灭两大匪首的本朝第一悍将章邯,竟然被屁股后的楚军砍得有心钻地缝!”
  他立刻意识到:“再不闪人,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重大危险!”

  哀莫大于心死。对于一个将领来讲,战场之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官或兵丧失战斗意志。
  一旦兵无斗志,注定溃不成军。
  比如,海湾战争中,被天上的飞弹炸得晕头转向斗志全无的伊拉克人,望见美军身影就跑。
  而明白厉害的王离,如今就彻底丧失了战斗的勇气。不愿当牺牲品的他,赶紧跟着章邯就跑。

  然而,他的行动,还是比章邯慢了半拍。
日期:2012-07-12 20:55:01

  在巨鹿城北观望近百日的陈馀以及其他各路革命军的老总,脖子都快望痛了。
  他们眼见平时凶得要吃人的章邯、王离,竟然成了病老虎,连忙扑上来踹几脚,砍几刀,捞点实惠。
  此战,秦军大将王离被生擒,其他猛将死伤无数,章邯等少数人幸免于难。
  此战,也让其他革命军老总,惊心动魄地亲身感受到项羽的楚军天下无双。
日期:2012-07-12 20:55:21

  实事求是地讲,项羽统兵作战,完全继承了叔父项梁的严厉而彪悍无比的战斗风格。

  俗话讲得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而战场上的项羽,恰恰就是要人命玩自己命的主。
  无所畏惧,敢于拼命,这就是项羽对思想家李耳“外其身而身存”的最好诠释。
  非凡的勇气,利剑一样的杀伤能力,是项羽在具体的战斗中无敌于天下的两大法宝。
  所以,他堪称是天下罕见的战术家。
  唯一欠缺的,是性格上的能屈能伸!
日期:2012-07-12 20:55:47

  此处,需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所谓利剑一样的杀伤能力,其实指的就是楚军骑兵。
  先之以精锐骑兵实施正面突击,砍得敌人魂飞魄散丧失战斗意志,冲击得敌人七零八落痛失再战能力,继之以步兵收拾残局。

  这,好比是先抛砖头砸晕敌军,再用拳头擂翻对方。
  不过,骑兵部队也存在缺限,那就是利于平原战,不利于山地战。
  一旦敌人森严壁垒扼守险要,那就只有望阻兴叹干瞪眼的份,刘邦后来就是这样干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步、骑兵各得其用,不可偏废!
  这,才是久远之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