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姐到新疆的时候是晚上。客户来接我们的车飞驰在笔直的公路上,彼时是阳历的8月,在北方正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日子,这里的却一片清凉安详。客户来接我们的老总指了指窗外,对我说,小马你看,那就是天山。我顺着他的手势望过去,遥遥的看见一座山直插在云里。这是我第一次印证高耸入云的真实性。当时天色很亮,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云朵悠闲地飘在山的半腰。我被这宏伟的景象吸引,一路上不停地转头来看。这个时候我会想起小的时候,我随父母从山西回天津探亲,需要坐很久的火车。我曾经仔细地数过,一路上一共要经过39个山洞,火车从山洞里呼啸而出的时候,我的眼前通常会出现一座石山,暮色中显得格外的高大逼仄,有一种很真实的压迫感。后来在K记上班,东方广场的天空大道上,有一个黑色的天使雕像,十分高大,眼光俯视,双翼张开。我每次经过它的时候都忍不住停下来看看,感受一下它带给我的逼仄感觉。
客户在中国一共有若干个分公司,新疆分公司是第一站。所以总公司的人格外重视,特地派了两位公司的要员随行前来。其中一位是大姐,不是做审计出身但是头脑非常清楚,给了我很大的指点。另外一位是曾经的同门师兄,作了6年审计就跑到企业里去了。看到我带的箱子又大又笨重,还追忆说当年他做审计的时候,出差的箱子空得要命,只有两件衣服,一把牙刷和一双拖鞋。正好和我相反--我从来不带牙刷和拖鞋--看,这个细节也能反映不同的人生观。他爱惜的是脚和牙,而我则爱惜身体和脸。
我在乌鲁木齐勾留了一周左右,上述两位前辈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我那个时候在专业上还是一个稚嫩的小孩子,很多想法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笑。但是当我义正词严地拿着这样的无知去challenge 大哥大姐的时候,他们用耐心和经验给我上了一课,让我从此知道,心态放松,情绪平和才能保证思路清晰,信心十足。这次新疆之旅在专业上有了两个小小的收获,其一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内部审计师,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些小的、琐碎的、零星的、人为的失误上面,因为这样的弱点通常不是控制的弱点,而是人性的弱点。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当我发现一笔分录做错了的时候,以前的我会很开心地把它记在小本子上,准备在报告里大写特写;现在的我会冷静一些,看看这笔账为什么会做错,如果是因为百密一疏的失误,我会选择只和当事人说一声--连他的领导我也不会知会--因为我觉得你准备让人家改过自新了,就应该给予充分的尊严。但是如果是由于控制执行的力度不够—比如supervisor没有履行定期检查的义务或者在实际流程中根本没有检查这样的环节,这样的控制失误是需要披露的。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控制失误,名字很不好听叫舞弊或欺诈。换言之,财务的账务处理乃是有意为之的。这样的错漏一般都比较有趣,小马看凭证的时候如果看得快睡着了,此时恰好看到一笔很奇怪的账务处理,小马就会立刻精神百倍,兴致勃勃。留个题目给大家猜一猜吧—我曾经看过一笔账,借: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这是一项什么业务呢?
学到的第二点源自于一项很简单的账务处理。作为公司,你从供应商处采购了一批材料,货已到发票未到,财务上作何处理?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如何处理。我们的这个客户用的信息系统有个很奇怪的名字叫做:MOVEX. 在此系统的科目表中有一个科目叫做:“GRNI”(Goods received but no invoices, 我把它翻译成无票应付款) 这个科目乃是应付账款项下的一个子科目,其实并不存在,系统对它的定义是一个:“suspense account”, 我把它翻译成临时过渡性科目。我看了这样的设置之后心下对信息系统很佩服,觉得这样的设计非常合理。材料入库的时候,借:材料 贷:AP-GRNI 发票到了的时候,借:AP-GRNI 贷:AP,这样的积极后果有两个,第一个是很自然地销掉了中间科目;第二个是GRNI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目,可以与其他的AP科目开明显区分,不至混乱。相反,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国内的公司很少专门设计这样一个科目来归纳列示此类交易。所以看AP账的时候很不清楚。我大小做过一些外资企业,个人的感受就是西人的会计科目设计地非常之细,比如管理费用,一个科目之下还要设计几十个明细的子科目,也全都要求列示在报给母公司的年报上,这样子公司财务人员无须单独准备这些科目的明细,一张年报,看上去清清爽爽,有节有详,非常方便。相对而言,我们的科目设计的太过粗略,除去汇报给税务机关的有格式的报表,我也少见哪个企业可以把科目设计得如此之细。
现在说一点轻松的话题,我们工作之余,客户带我们去了很多好吃的。第一次去吃手抓饭的时候让我开了眼界,整条街简直如同酒池肉林一般。从街头至街尾一字排开至少100多个烤羊肉的摊位,羊肉串堆得像小山一样,时不时地还可以看到街两旁的摊子上卧着一只整羊—不过是熟的。我轻盈地穿过该条街道之后衣服上就沾满了浓浓的羊肉味,回到北京洗都洗不掉,后来只要一穿上这件衣服出门,小区里的狗就围了上来。
餐馆里的服务员都是维族人,穿着长裙带着面纱,穿花蝴蝶一样地在大堂里忙碌。我等了许久,光看别人吧嗒一口酒,吧唧一口肉,过着水泊梁山一样的生活,心中十分悲愤,伸手把服务员招呼来催菜。那个服务员眼珠滴哩咕噜一转,冒出了一句:“马上”转身又旋风一地走掉了。客户的老总笑说此地的服务员其实只会这一句汉话,老板教的,专门用来应付客人的催促。我和大姐听了笑作一团,觉得老板真正是个聪明人。结账的时候来了一个维族小伙子,手里也不拿菜单,只双手比划了几下,就报出一个数字,简直就是高科技。客户看到我一脸狐疑的样子,连忙解释说这里的餐馆服务员都有这套绝活,菜再多也不会出错。(我当时想,这样的control有问题呀,连document都没有,审计他!)
吃完饭客户建议去逛大巴扎。大巴扎是当地的一处集市,据说热闹非凡,还可以看维族美女。客户总部派来的大哥大姐也没见过此景,于是欣然应允了。我们去的时候正是午后,大哥坐在车里,一面四下张望,一面很郁闷地抱怨:“不是说都是美女吗?这长得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们听了大笑,觉得果然是食色性也,这刚吃完饭。。。客户解释说要看美女得等晚上,可是还有大堆的工作底稿也在等着我,这也是我乌鲁木齐之行的一大遗憾。
后来实在是太忙了,我们再也没有时间闲逛了,只在临离开的时候抽空又去了一次大巴扎,为的是买一些当地的水果和馕。乌鲁木齐的水果可真是好啊,珍珠一样的葡萄正当时,怎么吃也吃不够。我一直对云南的水果没什么好印象,但是对新疆的水果却一定要大力推荐一下。这里的葡萄和哈密瓜,真是不能错过的无上美味。买馕的时候遇到了一点技术问题,我们排队的那个小铺子叫做:“阿布拉的馕”,好像是当地很有名的一家馕店。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排了50个人左右了。大姐又一次表现出了自己的坚毅,决定等下去(我算是知道她ACCA是怎么考下来的了,这种死磕的精神,真是。。。)。我很佩服她这种为了买吃的奋不顾身的精神,也决定陪她等下去。馕要一张一张地烤,好容易快到我们的时候,前面一阵小小的骚动,原来是一位兄弟一口气买了50张。我不太敢肯定他是不是要买来再去倒卖,不过他也算有勇气,面对大家的怒气冲冲,竟然不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终于排到我们的时候,大姐已经气昏了头,没有做出冷静的判断,一口气买了5张。我想即使是街边上卖的很普通的烙饼,吃完5张也要花费一些时日,何况是如此硕大的面饼。我想她家的小马看了这样的饼,也不会由衷地欣赏她娘的决定。事实如我所想,我买的一张馕还吃了半个月,到了后来硬得简直可以垫桌角,只好扔掉,扔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的,生怕砸到别人。大姐家的馕什么状况我不太知道,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她表现出了审计师的冷静。(又拿大姐取笑了,恕罪恕罪。)
临上飞机过安检的时候,我托运在行李里面的英吉沙小刀受到了安检人员的challenge—托运都不行,我很想象郭德刚一样悲愤地斥责他们,你们是人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