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科员:我在官场的日子》
第17节

作者: 狂生白露
收藏本书TXT下载
  顾伟民点点头:“王雪,我也觉得张颖的要求有些不切实际。商场并非她口中说的那样简单,就好比炒股一样,虽然少部分人赚大钱,但大多数人仍是赔钱。如果所有人都像她那样,中国经济不早就发展上去了?”
  王雪笑嘻嘻地问:“伟民,这话你肯定不敢对张颖讲,对吧?你家张颖是个女强人,我看在家肯定是她说了算。”
  顾伟民平时不愿意当着别人面谈论张颖,每当有人谈的时候他都想办法岔开话题。刚才一来是出于对王雪的信任,二来他也真的很需要找人商量一下自己下一步的选择,所以才主动谈起张颖。见王雪纠缠住张颖这一话题不放,刚才又问他最敏感的事情,便有些愠色:“胡说,张颖能有今天,也都亏了我的支持,她不可能对我太出格。”
  见顾伟民竭力维护张颖的形象,王雪眨眨眼睛,故意激将道:“不错,你家张颖是棵摇钱树,你肯定要好好爱护。不像我们这种黄脸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对今天王雪的意外相约,顾伟民从一开始就觉得不对劲。后来见商量的是关于个人前途一事,他也就不再往其他方面想。可刚才王雪的话开始明显有挑拨和怂恿的意思,他心中愈发吃不准王雪今天相约的真实用意:这就是一种暗示,还是一种考验?自己该如何表态,是乘胜追击,还是欲擒故纵?
  尽管自己尚未拿定主意,但嘴巴上的周旋还要继续。顾伟民故意装傻道:“张颖早先也不是摇钱树,我不一样和她过得很好嘛!”
  王雪叹了口气:“你真是一个好人,不像我们家明远,得志便张狂,整天和我找别扭。”
  顾伟民明白了,从王雪的口气来看,她现在的感情生活好像不太幸福,所以才有那些什么“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感慨。
  王雪的丈夫叫李明远,是省医院的泌尿科医生,顾伟民曾通过王雪找过他为朋友看过几次病,也算基本了解。李明远有些匪气,烟不离手,酒量不小,社会交往也很多,完全不像传统医生的形象。顾伟民很诧异王雪的丈夫竟然是这样的一种人,侧面了解后才知道,他们两人是高中同学,属于青梅竹马型。据王雪说,李明远一开始也并不是这样的人,是工作后受他们科室主任的影响,才逐渐变成这样的。

  顾伟民犹豫一下,故作轻松地问:“你这不是绕着弯子骂自己老公吗?他怎么是中山狼了?”
  王雪有些生气地说:“哼!他现在是科主任了,是领导了,有权了,身边的小护士多了,眼里也就没有我这个黄脸婆了。”
  顾伟民笑道:“这就是你们两口子的家务事了,我不能再问下去了。总之,我劝你一句,以家庭为重,别总和你丈夫赌气。你就是不为别人,也应该为孩子考虑考虑嘛。”
  王雪还想说什么,顾伟民说咱俩别在这里聊了,免得被别人撞见后乱传闲话。现在是机构改革的特殊时期,还是慎重一些好。王雪悻悻地站了起来,说:“算了,你就先走吧,我先交点手机费再走。如果和你一起回大楼的话,不是容易被传闲话吗?”
  说完,王雪就径直前往柜台。顾伟民被晾在一边,他尴尬地笑了笑,又摇摇头,独自一人离开营业厅。
  在回大楼的路上,顾伟民琢磨着刚才王雪说的那些话,心里什么滋味都有。很显然,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谈话,虽然一开始自己并不能断定王雪找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但在随后的交谈当中,王雪已经将她自己打上怨妇的标志。如果顾伟民有意的话,是完全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拉近两人的距离。顾伟民并非不懂风情,但他一方面怕难以收场,同时也觉得这样做对王雪、对张颖都是一种伤害。

  “我他妈的实在太高尚了!”顾伟民在心中暗骂自己道。
  人事厅并非净土,里面也有一些不甚安分的男男女女。顾伟民在人事厅工作十年间,也见过和听过不少这方面的风流韵事。受家庭教育影响,他对这种事情很看不惯,认为是伤风败俗破坏家庭,是很可耻的。因此,纵使他对王雪一直很有好感,但当今天王雪暗送秋波之际,他还是本能地把握住自己的底线,没有越雷池一步。
  省政府大院里面停着一辆搬家公司的厢式货车,顾伟民正诧异这又是哪个单位在搬家,却见考录处的小杨正领着两个搬运工从楼内出来。顾伟民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小杨说他们要搬到人才大厦工作一段时间,腾出的办公室给刘雁群使用。
  机构改革真的开始了。
  上楼的时候,顾伟民特意去趟办公室取件,见文书赵丹正在试盖新公章。顾伟民也凑过去看,见纸上留下鲜红的印章,随口说道:“咱们厅的章里的字一直是稀稀拉拉的,冷不丁地换成字这么多的章,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
  赵丹晃晃手中的公章,顽皮地说:“咱今儿个可算可有权了,什么人都能管了。想盖章的赶紧来,过两天我不管章,想盖都盖不上了。”
  顾伟民笑嘻嘻地问:“赵姐,你也准备换换岗位?”
  “当然。”赵丹毫不掩饰地答道,“我的大好年华都贡献给办公室了,现在总算有机会,咱也想换个轻松点的处室,也像你们一样,没事出出差,晚上吃吃饭。”
  赵丹也是个主任科员,而且还是个老主任科员。这些年她经常早退去陪孩子上各类课外辅导班,工作基本上是推着干。说穿了,她就是用不晋升来换取工作上的轻松,属于一种“两不找”状态。厅里所有具备条件的主任科员都知道她的情况,也都乐得她成为将来竞争时的“分母”。不过自从她的孩子去年考上大学后,她就渐渐放出话来,说想换换工作环境。

  办公室一共两名文书,尹飞燕是另一位。她今年也就三十岁出头,可身子却过早发福,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一些。与赵丹不同,她是以工勤编进的机关,虽然承担了文书岗位的主要工作,做出的成绩比赵丹出色多了,但受编制限制,只能在办公室这种地方工作。顾伟民有时一想这事都觉得滑稽:按说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赵丹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她应该更积极,尹飞燕则怎么干都是工人编制,理应该稍懈怠,但实际上恰恰相反,看来还是职业道德发挥了重要作用。

  尹飞燕是个热心肠,也是个话匣子。她见顾伟民对房间里堆放的文件纸有些关注,便主动介绍说:这些都是新的介绍信、文头纸、发文纸、信封和便签,下午就给各处分发一部分,以前带人事厅字样的都将作废。顾伟民好奇地过去拿几本翻了翻,只见上面清晰地印着“北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看起来格外气派。顾伟民赞道:“你们动作可真够迅速的,昨天刚宣布的班子,今天就进入角色了。”

  尹飞燕摇摇头:“这些都是劳动厅那边事先准备的,不是咱们这边弄的。”赵丹也跟着说:“劳动厅那边的人考虑得可细致了,他们还给每位领导都印制了名片,说下午就能送过来。”
  顾伟民问:“我刚才看考录处正在搬家,不知道劳动厅办公室的人是否也要跟刘雁群一起过来?”
  尹飞燕又摇摇头:“这事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因为没有‘三定’,所以就不过来人了。人保厅的文书工作由我俩来干,人不增加,可活儿要增加一倍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