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金十年(一位平凡80后的职场与情感历程)》
第1节

作者: 月光哥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2-5 19:38:00
  我的黄金十年(1)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空气又湿又闷。看来,今天又无法打篮球了。培训的工作还在正常开展,但全部的PPT早已提前做完。这多亏了去年一整年专心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所整理出的那些资料,结合网上下载的漂亮的PPT模板,制作出精美的PPT教材也并不算难事。本想沿着以往的计划继续朝着“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模块深入研究下去,我也已经下载了大量的网络资料,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但忽然间觉得,我终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企业管理的所有领域都搞得很透彻,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领域去深入挖掘了。

  改变了原有的计划,放弃了一大片将要研究的课题,仿佛一下子卸下千斤重担,身心皆轻松了许多。近期,我颇为感兴趣的世界历史的几个模块也有了粗略的脉络,似乎也没有了专门去深入钻研的必要。重新捡起英语再去啃啃吗?还是读个在职研究生?媳妇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学历,又报名继续深造了。看着她每日勤奋读书,倒也认真不怠。但学习那些生涩的、与现实相距甚远的理论,也并非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而研读自己所最喜爱的领域才是最快乐的,可以用如饮甘霖来形容。那种感觉,我知道。

  可是,接下来,我要做些什么呢?李总说,工作的第一个十年,是由人变成“人精”的过程;第二个十年,是由“人精”变为“妖精”的过程;第三个十年,是由“妖精”变为“人妖”的过程。已经毕业整整八年的我,是否已具备了“人精”的雏形?其实,早有蠢蠢的欲望去再次抒发一下自己,总结一下自己,总结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十年,好好利用这一段时间的短暂闲暇,或许不错。

  我将之命名为《我的黄金十年》。我是这样界定的,我将工作后的第一个十年称之为“黄金十年”,工作后的第二个十年称之为“白金十年”,工作后的第三个十年称之为“钻石十年”,以此来形容人生当中最青春蓬勃、年富力强和激情满怀的宝贵三十年。而恍然间,我的“黄金十年”也接近尾声,有必要对其做一个阶段性的小小回顾,希望发掘出过去许多的美好时刻,并加以封存,同时在恣意的行文中,能够流泻出未来人生的方向;也希望凭借淳朴的文字,去认识更多真诚的朋友,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貌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给自己留下了历史。给自己做传,当然会忍不住专往好的写,哈哈。就像树立一个人的个人品牌一样,你不先给自己定位,就会被别人先给你贴上了标签。对人类的未来持悲观态度的我,不知道后续子孙还能持续多少代。但愿我留下的故事,能够给后世子孙一个生动的资料去探究祖先的生活。也或许在几百年、几千年之后的网络考古看来,这会是一个让人惊讶的发现。它的历史价值如何,还要看我将来要怎样去谱写我的人生了!

  古代的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很注重记录自己的历史,而古印度人却就没有那份闲心。所以,今日的印度人对自己的古代历史也就稀里糊涂了,那些印度河流域的神奇的考古发现不得不成为了千古之谜。古代的美洲大陆虽然也产生了让人惊叹的农业文明,但西班牙、葡萄牙和后继纷至沓来的欧洲入侵者,焚烧并破坏了印第安人的历史,而今,只有那些雄伟的玛雅金字塔、安第斯山脉的印加古城和一些散落其间的古迹,让人凭吊和缅怀。多么希望拥有哆啦A梦的时光机,去他们的时代看看啊。可怜那久远的故事伴随着巨大的灾难,永远地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或许,只是因为喜爱历史的缘故,也就喜欢上了偶尔给自己写写历史。或者会有人说,这真是一个闲的蛋疼的想法啊。其实,这对我来说,也就是一种爱好。什么是爱好,就是如抽烟、喝酒、打篮球一样,你戒都戒不掉。然而,这也毕竟不算是一个坏的习惯,写写也无妨。大不了就是给自己消遣了吧。而且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才思和文笔。裸奔是很有风险的,所以,涉及的人名、地名等等会作艺术性的处理,但具体的故事就绝对没有杜撰的必要了。

  日期:2011-12-05 19:42:37
  我的黄金十年(2)
  六月以来,招聘进入淡季。甚至是园区的现场人才招聘会,也收获甚微,虽然求职的人流依然熙熙攘攘,但收获简历的质量却明显大不如前。从收取的简历上可以看出,许多人对自己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更为甚者,一些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职位未能得到相应的提升,竞争力反而不如更年轻的学弟学妹。做人事工作久了,就会发现一个现象,虽然工作难找,但人才也难招,所以,如果一个人拥有基本的学历敲门砖(本科或大专),然后好好地给自己做个职业定位,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拥有自己的核心专长,应该说,是不用愁没有好工作的。

  面对着一双双热切的目光,我在进行资格筛选的同时,也真诚的给予他们一些简历上的指点。或许有好为人师之嫌,但是,我认为在这个通货日益膨胀、生活愈发艰难的境况下,大家过的都挺不容易的,能够隔桌相谈虽寥寥数语,也是一种缘分。想我们当年临界毕业之时,何尝有人给予未来人生道路的指导?常常下载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PPT课件,真羡慕他们早在毕业之前就得到了相应的指点,而我,却反反复复不断试错、谨小慎微摸着石头过河,大约直到28岁才渐渐清晰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

  当初报考师范大学,考虑的初衷就是学师范的工作要好找些。犹记1999年,师范跟医学两个专业相当热门。是的,那个时候我没有考虑我想做什么,我只考虑我可以做什么。也就是说,在职业生涯设计的三个取向方面,我只考虑到了机会取向,而未考虑到目标取向和能力取向。这也就为我日后混乱的职业生涯埋下了伏笔,此为后话,且按下不表。那时候,我想的也很简单。毕业之后,分配回原籍,努力争取到省重点高中工作的机会,娶一个同样做老师的淳朴的乡村姑娘,过着安安静静的日子,度过波澜不惊的一生。我的大部分同学也都是这么想的,而今,他们的确实现了他们当初的人生规划。在多年后的社会闯荡中,我发现,很多人也羡慕这样的生活。

  2002年11月初,大四第一学期,我被分配到了市郊的某重点高中实习。同去的有二十多人,男女大约各有一半。学校里临时腾出一间大房子给我们当宿舍。这宿舍相当有特色,中间被一堵墙一分为二,一面住女生,一面住男生。这面墙没有砌到房顶,上头的房梁部分是空的,因此,每晚,双方的动静都能听的一清二楚。对于我们这些正值精力旺盛的青年男女来讲,那面墙仿佛是透明的,活色生香的迤逦春光就在我们的面前,心痒痒的相互开些不荤不素的玩笑直得很晚才能入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