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40岁了,回忆一下吧》
第4节

作者: 赚钱778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不能说自己把握住了,最起码我还没有被甩出去,在这个黄金的时代,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就像坐秋千一样,随着社会变化荡来荡去,能握紧绳子的就留下来了,没握紧的,就甩下去了,当然这个秋千还在荡,说不定那天我也会荡下去,你说秋千是自己控制的,那就很扯淡,因为谁都不知道那个地方站的最稳,不过是大家都在适应着这个节奏罢了。

  有些人可以混体制,有些人可以混社会,不管你混什么,千万不要混自己,一些人把自己放的很高,一说就是国家前途啊,道德啊,自己要什么出污泥而不染,仿佛和整个世界格格不入,就像穆帅说的那样,大篷车开过来了,一群狗在叫,大篷车开走了,一群狗还在叫。
  这样的人往往很失落,中国现在旧的规则已经塌了,新的还没有建立,像个战国时代,金钱决定一切,等社会的金字塔平静下来的时候,新的才会建立起来。
  其实这些人也没有错,只是早出生20年而已。
  日期:2012-07-08 19:14:09
  人的一生,在困难或者彷徨犹豫的时候,总会得到一两个人的帮助,虽然对他来说,这些帮助都是很不足道的,但是对于自己来说,往往就是人生的转折点。
  我有个同学的母亲,在当地报社做,有一天,我在路上见到她,就停下来聊了几句,我那时的意思就是想问问她们报社有没有送报啊,或者发传单的临时工作,因为我以前做过发传单的事情。
  她问我不是在上班吗?我说,狗屁工作,没意思,辞工了,简单的给她说了下。临走的时候她说,年轻人有干劲,敢闯,有前途。留了我的BP机号码就分手了。

  过了差不多1个多星期,她给我打个传呼,我跑到她的办公室聊了下,她说有个工作,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做,就是省里有个乡镇企业协会,不定期的要出一份通讯杂志吧,要找个信息员,没有编制,没有工资,什么都没有,但是有信息费,至于多少,也不知道。也就是他要调查个什么信息的话,或者要宣传个什么的话,就给点信息费。也不是每个月都有。

  我想想,这是什么工作啊,怪不得没人愿意干哪?话又说回来了,要是好工作的话,也轮不到我啊,我问,算不算你们报社的临时工?她说,和我们报社没什么关系,以前是我们这的人再帮助做,现在他们的事情太多,忙不过来了,想找一个。
  我说,我回去考虑一下吧,明天给你答复。
  回去想了一下,也可以啊,最起码能堵堵人家的嘴,应付一下家里。又不耽误自己做别的事情。如果能够解决住的问题,或者能有个办公室的话,那就更好了。
  第2天又问了下,这些都可以解决,住的地方就是在集体宿舍里放张床,办公的地方,就是在发行科里摆张桌子。
  日期:2012-07-08 21:38:07
  回去跟家里人说下,当然光捡好的说了,他们还不相信,那么好的事情怎么落到我的头上?晚上老妈问我要多少钱的礼送,我说,1W多吧,其实搞个卡拉OK摊子也差不多这个谱。

  老妈说,不贵,2W也行,邻村来福家的小孩花了3W,人不也还在家晃着吗。临走的时候,老妈说,过几天你爸去看看你,把钱给你送去。
  回到城里,搬了家,收拾下办公桌,白天坐在办公室里,真舒服,但一想,人家坐一天,能挣几十块,我坐一天,白坐,就很泄气。不过刚来,咱也不能不坐啊,说不定上边来个电话,找不到人,那不完了。
  来了就要给个好印象,人勤快点,嘴甜点,看见活多干点,渐渐的熟悉了,很多人就开始同情我了,你看看这孩子,家也不在这,天天耗在这,一分钱不挣,吃饭怎么办啊?所以有些阿姨就带点东西给我吃。甚至有人出主意,让我进报社什么的。
  发行科旁边是个人事科,她们一聊天就说,去年这个时候上边都有杂志发行什么啊,今年怎么回事啊,让老李问问。因为一有项目,我才能挣到钱啊。
  老爸来看我了,我将他领进办公室坐了下,到宿舍坐了下,他才相信这事是真的,给我1.5W,我留下1W块。临走的时候还叮嘱说,好好干,别再瞎胡来了。
  我那时想,白天在这混着,有个地方住,晚上搞个卡拉OK摊,也不错啊。当我准备进行的时候,上边有事情来了,我记得是发行一份杂志,还有统计企业的基本信息什么的,有几个表格要填。这个项目搞成了就给几百块,本来是搞完才给我钱,报社可怜我,就提前预支了钱给我了。
  我记得那些阿姨都很高兴,仿佛她们涨工资一样,现在想想真有点心酸。当然那时的人都有人请味,还没有那么冷漠,况且都是体制中几十年的人了。
  我一搞这个东西,我就觉得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了,什么卡拉OK啊,去他妈的,老子的春天来了。

  日期:2012-07-09 00:04:01
  一般报社和电视局基本上就是市里宣传部门的一个工具,和市里的市长书记关系都比较近,报社的头混几年多半会混到宣传部里,然后可能就跑到下面当县长什么的。因为我们这个国家真的是形式主义很厉害,做的好,没有宣传,白做,很多市长就希望宣传部门多写些典型事迹,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什么的,能被省报,或者人民日报转载。这样他们有政绩才能升上去。

  还有那时报社里有几个老职工,家庭背景比较好,她们的家属位置都比较高,比如我要去一个县里做调查,她们要是想帮助话,拐弯抹角的都会帮你找到接待的人,她们的家属只要打个电话,下面的人就不敢马虎,毕竟我这个也是公事,不是胡乱来的事情。况且那时体制中的人也没有那么复杂。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个人情,一个电话而已,对于我来说,就好比一把宝剑。下面的人可能知道我的身份。但也碍着面子,不好怎么样,那些老板们就更不清楚啊。一看是乡里县里的人陪过来的,那个不跟孙子一样?

  当然了,你说我为虎作杖也好,狐假虎威也好,人啊,就是要把握机会,多接触有钱的人,才能赚钱。加上我这个人也喜欢和人交流,尤其是和那些搞生意的人交流,谈谈企业管理,吹吹牛。
  你说我骗他们吧,也不可能,这些人都混了几十年了,个个都是人精,但是跟着这些老板混熟的话,赚钱机会就会很大,当然你也必须要让他们相信你,觉得你是个有身份的人。
  日期:2012-07-09 00:24:07
  我说实在的,我就是个平常的人,不是多有钱,也不太缺钱,当然曾经有很多赚钱的机会,没有把握住,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估计还是把握不住,你说下辈子能不能把握住,我看有可能,因为我儿子会比我聪明。
  早年也赚到钱,后来和人做生意,也亏光过,最苦的时候和老婆卖了一年的包子,唯一的一点就是后来遇见一个牛人,提醒我多买点房子,你说我撞大运都好。我只是想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

  过去10年,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赚到多少钱,是穷人,富人,如果你没有踏上房地产的这班车的话,都是很失落的。
  但是这要埋怨谁那?其实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失落,至于未来如何,我不知道,上边不是说摸着石头过河吗?那就摸吧,摸到快感,你就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