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的欢天喜地和苦大仇深》
第40节

作者: 暮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08 20:18:17

  ==================第二卷 第一章 继续更新=================
  吕后为自己儿子铺的路可谓用心良苦。除掉最大的威胁戚夫人和刘如意后,汉惠帝二年,就发生了刘肥侍宴被下毒未遂事件,让刘肥乖乖回到齐国再不敢有什么小动作并且还白送了鲁元公主一座城加一个尊号。
  然后,吕后还给刘盈找了自己人做老婆——找老婆不稀奇,找自己人做老婆也不稀奇,关键是在具体找谁的问题上吕后充分发挥了她穷凶极恶的想象力,她找的是——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刘盈自己的外甥女,年仅十二岁的张嫣。
  野史传说惠帝从来没碰过她,这我相信,惠帝宅心仁厚,面对自己外甥女应该是下不去手。不过她进宫至少带来了两个实质好处:1,她的娘家张家因为宫里有了这样的大树,虽然还总是受欺负,但也一直得以苟延残喘下去,具体可参第一卷第九章。2,吕后通过这个幼女牢牢地把持住了惠帝的后宫,没有任何有威胁的女人能冒尖,冒了也能立刻被掐掉。
  当然,如果张嫣自己生了儿子那才是最好的双保险。想想,吕后的儿子和外孙女一起生出了吕后的孙子兼曾外孙——这个“兼”字挺恐怖——这个朝廷干脆姓吕得了。为此,吕后四处求方,但这未免也太难为小皇后张嫣了,而且皇帝不碰她,你能怎样变出个娃儿来?
  吕后告诉你:她能变。
  别忘了吕后是个有想象力的女人,看她给戚夫人整的造型你就知道。尤为可怕的是她还有能和自己的想象力相配套的行动力。
  她让张嫣假装怀孕,找来后宫里别的女人生的儿子当做张嫣的儿子,再把真正的母亲杀了,立这所谓的嫡子为太子。

  吕后干了多少丧尽天良的事情?阿杳数不清,也不耐烦去数。当时社会主流观点对她的这些看法的态度,可以从史书对天灾的记载上扭曲地反映出来:
  二年正月,两条龙出现在兰陵某家人的井里,两天后不见了。陇西地震。
  三年七月,长安皇宫马厩发生火灾。
  四年三月,长乐宫鸿台发生火灾。宜阳天上下血——闭上眼试想一下,这场景很重口。
  同年七月,未央宫凌室发生火灾;织室发生火灾。

  五年十月,天上打雷;桃李开花,枣子结果。
  同年夏天,大旱。
  七年正月,日食。五月,又日食。
  同年八月,汉惠帝薨。

  这些关于天灾人祸奇葩灵异事件的记载大致可分为三类:1,对一些偶然现象的一派胡扯。比如两条龙那个,或许是鳄鱼?四脚蛇?还比如天上下血,这个就和天上下钱一样,纯属空气运动在调戏你。2,现代的我们可以理解的一些自然现象,比如日食、地震、十月打雷开花结果神马的,不过在当时肯定把老百姓吓得不轻。3,不排除人祸可能,并且也不算很吓人的,比如火灾。宫里发生的火灾尤其值得注意,说不定是吕太后又对谁看不顺眼了呢。

  总之,当然,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儿,没必要上纲上线说是吕后招来了多少冤魂恶鬼来算账。但阿杳觉得这至少能反映出民意,虽然民意这东西在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算个东西,然则过了千年我们也都应该懂了。
  吕后如此苦心孤诣,不惜背上千秋万代的恶名,就为了她儿子能稳稳地坐住皇帝位。但她死活也想不到,儿子的命这么短,才七年,就必须经历又一轮朝政大洗牌,而她已经老了。
  ——她也不想想,整天给儿子那么大刺激,别说是当皇帝了,估摸着汉惠帝连参加高考的心理承受力也没了。
日期:2012-7-8 20:19:00

  惠帝打了七年酱油,死时二十三岁。儿子发丧,吕后哭着却流不出泪。这又是一种极端恐惧的表现了。她现在又是孤身一人,又要独自战斗了,没有谁能灵魂附体帮她一下,她家里人,除了妹妹吕媭和妹夫樊哙还算有点内涵,其他人不帮倒忙就不错了。

  张良的儿子张辟疆今年十五岁,当侍中,也就是个首长身边的警卫员,去找丞相陈平——此时的丞相有两个,左丞相陈平,右丞相王陵——说:“太后娘娘只有惠帝这一个儿子,现在惠帝崩了,娘娘哭得却并不悲伤,你知道为什么吗?”
  陈平很配合地问:“为什么啊?”
  “先帝的儿子还没长大,太后害怕着你们哪!你们现在如果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带领南北军,让吕家人都入宫,给他们活儿干,这样太后就心安啦,你们也就没事啦。”
  陈平于是就按他说的办了,吕后开心了,哭也能哭出来了。

  【吕氏权由此起。】
  阿杳觉着,张辟疆的这次提议,实在是疑点多多:1,他才十五岁——但是他长期在首长身边打转的生活再加上张良的高智商基因让他有了高度的政治敏感。2,他是张良的儿子,是惠帝的侍中,请问,他帮吕太后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他可以在宫里混得更开心。3,他哪里知道女人哭着流不出泪就是不悲伤,而不悲伤就是怕外面那些官们?他从哪里学来的这一套说辞,还是真的是他自己想的?这时他的天才老爹已经死了,没法给他建议的。

  阿杳倾向于认为,张辟疆作为宫中的人,命运本就是在吕后掌握之中的,是吕后教他这样这样对陈平说。别以为他一个十五岁的娃真的可以是吕后肚子里的蛔虫,而且这么大的事吕后也不会傻愣到要一个孩子去帮她说话。这一切都是吕后策划好的才对。
  那么,第二个问题:陈平,乃至众位卿家,他们为什么要答应?
  一个字——忍。陈平忍不稀奇,陈平向来是搞阴谋不搞阳谋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自不必说,而周勃、王陵这一干人等也都在静观其变,吕后毕竟是【佐高祖定天下】的大女人,她自己不首先犯错,谁也没那个能耐去找她的茬。
  吕后于是扶立那个所谓的太子刘恭为帝,号称少帝。少帝年幼(废话!),故吕后“临朝称制”,将帝国机器的实际操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日期:2012-07-08 20:20:32

  吕后很清楚自己老了,她必须在自己老到不能决策之前把一切决策都给做了。现在儿子也没了,所以最首要的,乃是巩固好她吕家的地位。
  她除掉了刘如意的继任、两位赵王,刘恢、刘友,以及燕王刘建的儿子,高祖的亲儿子们就这样被他的大老婆杀得七零八落,最后活得比吕后长的只剩下两个——淮南王刘长和汉文帝刘恒。
  她又想立吕家人为王,但高皇帝活着时对这事是警告得很清楚的,所以吕后必须小心着来,不能触及到那些老不死的功臣们的槽点。她去问王陵:“那个,右丞相大人哪,哀家自己家的人,对建立我朝也是有大功劳的呀,可不可以给个诸侯王当当撒?”

  王陵立刻跳脚——这不怪他,得怪吕后,王陵本来就是个没文化胆子大的老忠臣,所谓忠臣就是智商普遍不高但还偏偏总喜欢出来遛——把吕后说得很难堪:“高皇帝当初搞白马之盟太后您忘啦?他说了,‘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太后您现在要封自己人,这是背信弃义啊!”
  吕后不高兴,吕后当然不高兴。虽然我是个女人,但你也不能这么当面挤兑我吧。我相信识时务的人还是有的。
  所以她又去找陈平和周勃。
  这一文一武两只老狐狸,非常没节操地配合:“高皇帝定天下,所以给高皇帝的子弟封王;现在太后您称制,那当然可以给您的子弟封王啦!”
  吕后大喜!好样的我看好你哦!
  朝议结束,王陵就气哄哄地去找陈平、周勃:“喂喂,当初高皇帝立下白马之盟的时候,你们未必瞎了眼没看到啊!现在你们这样子背信弃义,死了怎么去跟地下的高皇帝交代啊!”
  陈平掸掸袖子,非常傲娇地扫了他一眼,淡淡开口:【“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你小子,段数还低着呢,老夫且不跟你争,大家走着瞧呗。

  王陵哑口无言。好吧,看来比我段数高得多的这几位心里都是有谱儿的,那我干脆撒手不管得了。
  事实是,吕后也不耐烦再听他瞎扯淡了,给他调动工作,当皇帝的太傅,而那皇帝是什么样大家也清楚,做他的老师基本是挂空档,明摆了是夺他的相权。王陵再次跳脚,称病谢罪,吕后一看情势大好,顺水推舟地给他免了职,王陵于是回家,关门不朝,索性闷死自己丫的,十年后死掉了。
  王陵的故事告诉我们:1,做人要淡定。亲爱的,别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你的跳脚,别人通常都不稀罕,最后只能闷死你自己丫的。2,节操在某些时候根本一文不值。与其总想着保全节操君,不如认真想想怎么对付那个让自己掉节操的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