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疼的时代——直击秦汉》
第12节

作者: 付家三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诗经讲的就是秦国百姓同仇敌忾。当年的课文,现在读起来,不禁勾起了高中的回忆,不禁想起了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更是感慨时间飞逝,几年就这般的过去了。不再抒情了,只说历史。
  可见,大秦与西戎作战,是百姓的心声,是大周的心声。
  可惜我们的秦襄公并没有与西戎作战二十一年,因为这么艰巨的任务,他是无法完成的,这收复岐、丰之地,是需要几代人努力才能完成的,从侧面可以看出当年的申侯引狼入室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多么严重的后果。

  在秦襄公与西戎作战的五年后就鞠躬尽瘁了,他死后,儿子秦文公执政。
  秦文公继续抗戎,在他执政的第十六年,彻底的击败了岐、丰的戎族,恢复了大周的地盘,从此,秦文公成了周朝的民族英雄。
  在秦文公执政的第十九年,天上掉下来一块‘若石’,色如肝,当时人认为是神物所化。秦国人把这只应天上有的宝物上呈给了秦文公,秦文公为这‘若石’立了一个大大的祠堂,然后香火不断。秦文公还为这天上的宝物起了个名字,叫陈宝。其实,这若石只是块陨石罢了。只不过那时的科学不发达,没有人能解释这天上的神物而已。

  在这里,我插了这一段陨石故事,是因为秦文公立了陈宝祠堂之后,后世杀人如麻,狠屠咸阳,焚毁阿房宫的项羽见到这陈宝祠堂也会焚香伏拜,丝毫不敢怠慢。
  可见,那时人对天上的神物是多么的崇敬了。
  这祠堂竟然香火持续了上千年,一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才渐渐断去。
  秦文公第二十七年,有件怪现象,《史记》上是这般记载的: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你们看过肯定不明白,我来解释一下吧。
  一开始,我看到这一句话一点不明白,后来看了《后汉书·光武帝纪》里的注解才晓得的。里面是这样解释的:

  秦文公使人伐南山大梓,树能自愈其创, 总是砍不倒。有人告诉文公说,树神最怕人披头散发。文公照他的话去做,才将树砍倒。 树中有一青牛走出,逃入丰水中。后来青牛复出丰水中,文公使骑士击之,不胜,有人 从马上摔下,髻解发散,青牛才畏而不出。秦后来设有一种“被发先驱”的骑士,叫“髦头”,据说即由此而来。
  读了这段现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到一件事,当年曹操碰见一种树,他用剑刺那树,那树竟然流血了,尔后曹操头大疼,后来就死了。
  真的有这些怪树吗,为什么我们现代人遇不到了,难道是记载历史的御史在忽悠我们吗?你相信上面说的吗?
  不知道,反正我实在是不清楚。
  我们的秦文公同样是很能活的诸侯,他在位的时候儿子都死绝了,大概在他当政的第四十八年,所有的儿子都死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日子很不好过,因为咱们的秦文公的儿子很多,每当死一个,他都会哭一下,痛一下,就在这般的折磨中,度过了最后的两年。在秦文公的第五十年,他才姗姗的钻进了土里。我想,如果他还不死,他的孙子们都跟他急了。
  在秦文公鞠躬尽瘁后,他的长孙继承了诸侯位,他就是秦宁公。
  秦宁公执政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把秦国的首都迁到了平阳。他为什么迁都,史书上没有说明原因,我想,可能是为了更加方便进攻西戎吧。
  在秦宁公迁都之后,紧接着就率领秦国的军队进攻少数民族亳。亳,其实是西戎的一支。秦宁公打亳,目标明确,只是为了向西扩大地盘,发动的绝对是侵略战争。
  从秦宁公攻打亳起,秦国开始了无休止的扩大地盘。
  秦国的势力扩张开始了!

  秦宁公在位,一共与亳族征战了十年,整整十年!十年中,秦国彻底的击败了亳,领土得到了扩大。不过,这相对于秦国后世的扩张,还是太缓慢了。
  有的读者可能会说,秦宁公也没有多大的本事,打个亳族竟然用了十年。但是我下面要说的包让你大吃一惊。
  秦宁公继承诸侯位子那年,他才十岁!他十一岁就有迁都的勇气。你们可要知道,迁都这事不是儿戏,绝对是重大的政事,十一岁的秦宁公稳稳当当的完成了。秦宁公十二岁时开始发动了对少数民族亳的入侵,十二岁的我们还有尿床的时候,他,秦宁公竟然就有英雄般的壮志了,绝对算是一位少年天子。
  惋惜的是,秦宁公英才早逝,在他灭了亳族的同一年就鞠躬尽瘁了,也就是说,秦宁公死时,享年仅二十二岁。
  秦宁公死的虽然早,但是他有后代,而且还有三个。长子叫武公,次子叫德公,还有个叫出子。

  老子死的早,儿子当然是乳臭未干,那么秦国的政权开始晃动了。
  日期:2011-05-08 17:04:19
  第十三节:秦国三恶
  秦宁公死后,秦国的政权落到了三位重臣手里,他们分别是弗忌、威垒、三父。他们就如同后世的宇文护,想当年宇文护是一连杀了三任皇帝,打破了世界历史的,被威利斯纪录。不过,这三位重臣相对于宇文护还是差了两节,因为他们三人的智商加起来也不如宇文护。
  秦宁公死后,太子当然是长子武公,当时武公已经八岁了。
  太子八岁,老子二十二死,那么秦宁公应该在十四岁发育成熟吧。
  古人结婚比现代人早,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因为那时科学不发达,人的寿命很短,平均在三十岁,(到清朝时人的寿命平均在四十岁了)如果像我们到二十将近三十岁才结婚,华夏子孙早就断子绝孙了。

  所以那时候的人生活只有一个目标:抓紧发育,抓紧生孩子,抓紧死。
  长子武公虽然是太子,但是老爹死了,一切只得由大臣们安排,因为他才八岁,什么都不懂。于是,大权落到了秦国三恶的手里,说准确些,还有一个人也很有权重,她是为女人,而且是武公的母亲,鲁姬子。
  鲁姬子就如同郑庄公的母亲,是只喜欢小儿子的母亲。鲁姬子与秦国三恶商量说自己更喜欢小儿子出子(秦宁公的三个儿子都是鲁姬子的亲儿子),希望废了太子立出子为政。
  这三恶到一起商量了:武公都八岁的人了,不好忽悠,不如立五岁的出子为政,当家。就这样,长子武公被废。
  原来,懂事也不一定是好事。

  可是让秦国三恶失望的是:出子虽然才五岁,但是太聪明了,几乎是什么都明白。秦国三恶立出子时,本来是以为可以忽悠他过日子,可是想不到的是,一点油水都没有捞到,甚至还赔本。
  从侧面可以看出,秦宁公是为英才,他的儿子们也都遗产了他的聪明天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