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吐蕃──制霸丝路的“东亚第四强”》
第47节

作者: 上輩子是西夏人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1-07 00:28:51

  (46.)
  公元11世纪的西北大地,是一对豪杰双璧的共同舞台。历史因为有了唃厮啰与李元昊而热闹非凡。
  人的一生,除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外,最值得回忆的就是令人刻骨铭心的宿敌了!
  如果没有李元昊的出现,即使唃厮啰统一了青藏高原,含金量也要大打折扣。正因为有了李元昊,唃厮啰的人生才不寂寞。
  李元昊的人生也正因为有了唃厮啰这个强劲的对手,才更显得有意义。
  尽管后吐蕃自建国以后就与西夏有着千丝万缕扯不清的纠葛,但是一直要到第一次青唐保卫战的时候,双方才展开了第一次的正式接触。

  唃厮啰与李元昊俱是一国之主,一身系举国安危,若是照中原地区的观点的话,他们都不该出现以身犯险的举动。
  然而,吐蕃与党项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有着尚武的习俗与传统,这两个民族的君主身先士卒、躬冒矢石,也算是渊源已久了!
  不过,当然,身先士卒冒险犯难是一回事,安全考虑又是另一回事。
  唃厮啰跟李元昊都不是怕危险的人,但是他们要冒险之前也是先经过评估的。
  唃厮啰直到最后决堤宗哥河逆转战局之前,都一直小心翼翼隐藏其动向与行踪,要直到最后大势底定,唃厮啰才敢在李元昊面前现身。
  李元昊在追击安子罗的时候也都是以吐蕃降部为前锋,并将其所统军队分为前军、后军,并广派探马。所以当唃厮啰决宗水的时候,大水淹灭的多是前锋的吐蕃降部跟西夏前军,虽然从伤亡数字上来看损失近半,但是后方的李元昊直属军队虽也受到宗水决提的波及却仍保有八成以上的战力。而且,李元昊在最后追杀安子罗残军的时候,仍注意派出探马察探周边军情,而能在唃厮啰赶来之前,及时的离去。

  至于在这场战争的最后,唃厮啰与李元昊两人在战场上的“交错”,其实对整场战局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只是两雄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有必要亲眼看一看对方是何许人物罢了!
  唃厮啰深知负伤的猛兽最是疯狂,所以在他见到了李元昊之后,他也就停止了对李元昊的追击。
  也许会有一些人惋惜唃厮啰没能对李元昊来个“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过,几年后的宋辽两国倒是都对李元昊“宜将剩勇追穷寇”,结果………
  这是后话,暂且略过。不过,我可以先告诉各位:跟西夏人打仗,最危险的反倒不是在会战的时候,而是在他们败逃,而你又去追击他们的时候。
  就这一点来看,唃厮啰对李元昊的“穷寇莫追”与“见好就收”无疑是相当明智的。
  现在,我们可以来清点一下第一次青唐保卫战的双方损益。
  首先,我们来看看西夏这一方。
  在青唐城到宗哥城之间的西夏骚扰部队差不多被全灭了!不过,这一部份并不是西夏的精锐主力,所以影响不大。
  至于攻打青唐城的野利遇乞部队虽也略有损伤,但是主力大部仍保持完好。
  西夏此次进攻后吐蕃,伤亡最大的就是攻打宗哥城的李元昊部队了!但是在洪峰之下灭顶的多是吐蕃降军及李元昊的前部军,而李元昊的本部军队则大抵完好。
  西夏军退走的原因除了在宗哥河遭遇到的伤亡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唃厮啰在决堤宗水后,他号召宗哥城以东的吐蕃诸部及诸羌部众骚扰西夏与后吐蕃的边境,使西夏军有后勤不继而归路被断阻之虞。
  所以,如果只看伤亡数字的话,西夏军自是损伤不小,但是深入来看,都只是皮肉之伤而没有危及筋骨。
  接着,再来看看后吐蕃这一方。
  虽然后吐蕃终于成功地击退了来犯的西夏军,可是战争都是在后吐蕃的地盘上发生的,所有的损失都得由唃厮啰来买单。
  此外,还有呕心沥血耗斥巨资修建来作青唐城屏障的牦牛城就这么地毁于一旦了;而且,宗哥河的大水不只淹了西夏军也淹了河湟东部一带不少的土地,给河湟地区带来不少灾害。
  最后,就是安子罗的军队,原本经李元昊的一再打击削弱就已经大不如前了,在宗哥河的时候又为了不要引起李元昊的警觉而甘愿跟李元昊玉石俱焚,于是,宗水一泄,虽然淹没了不少西夏军,但是安子罗军队也损伤不少。

  从以上的情况综合来看,西夏军虽然吃亏不小,但是后吐蕃的损失也极其惨重。
  这一仗,后吐蕃充其量可以说就是跟西夏打成了平手,就算是粉饰性的说法,最多也只能说是“惨胜”而已。
  然而,即使后吐蕃的实际损失更重过西夏,但是,后吐蕃这个建国仅20余年且自创建以来就大多时间都处于权臣专擅的动荡中的新兴王国居然能顶住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势如虹且与有与宋辽两大东亚强权分庭抗礼的趋势的西夏的猛攻,并且还将横扫河西大漠的西夏铁骑整得灰头土脸败兴而归,这自然使得后吐蕃声名鹊起,一跃而成为当时东亚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关注焦点。
  然而,许多人也都明白,后吐蕃与西夏之间还不算完,双方还有更激烈的“续集”正在筹备中,只等档期适当,就会上演了!
  后吐蕃是会成为大放异彩的明日之星,还是一闪即逝的坠地流星,一切,都要等到下一次与西夏决战的时候才能揭晓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