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疼的时代——直击秦汉》
第1节

作者: 付家三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5-5 11:25:00
  第一节:夏前简述
  中华五千年史,由黄帝起篇。下面开始以黄帝简叙至大秦一统天下的点点历史。
  首先说一下一个历史小知识“黄帝”,“黄帝”并不是人名,而是称号,它就如同草原英雄铁木真!由于铁木真征伐蒙古,一统部落,被当时人敬称为成吉思汗。同理,“黄帝”就是华夏子孙对他的敬称。
  黄帝本人是有名字的,他姓公孙,名轩辕。所以在他没发家之前,当时人称他为公孙轩辕。(在这里,姓公孙的朋友可以大大的吹一把,因为他们真的是黄帝一脉相传下来的。)

  在公孙轩辕(黄帝)时期,天下是由神农氏统一。可是神农氏早已衰落,部落各相侵伐,神农氏甚至连自己也保护不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孙轩辕开始立宏愿,发天誓,一统天下,平定华夏。这誓一发,公孙轩辕开始了南征北伐!
  由于公孙轩辕所带的队伍好勇能战,很快平定了许多大小部落。
  同时在这期间,神农氏最后一族首领炎帝也不甘落后,罗集部落,声势渐长。所以在公孙轩辕吞并天下之际,炎帝也极大地强盛。
  再之后,天下只剩两虎相争了。
  公孙轩辕与炎帝开始大战,战争发生在阪泉一带,结果,炎帝大败,再战,再败,还战,还败!而且第三战,炎帝彻底的失败,并做了公孙轩辕的俘虏。
  似乎天下已归公孙轩辕所有了,然,天下并没有太平。炎帝虽败,但他的属下蚩尤不服。在史书上把公孙轩辕与蚩尤一战写的相当神话,但是我们通过神话可知,那一战必打的极惨!

  最后,蚩尤战败而亡,天下才真正的归公孙轩辕所有。
  于是轩辕氏代替神农氏,号称黄帝。
  一直到这里,公孙轩辕才被天下人敬称为黄帝的。所以,从这里起,我们就成了炎黄子孙。后人有人说,我们应该是炎黄蚩子孙,我反对这种说法,因为蚩尤是炎帝的属下,不能归为一起来算的。
  黄帝一统华夏后,开始治理万民。
  黄帝治理万民的功劳很多,简单列举以下十项:

  一:修德(原来孔子的修身是从黄帝那复制过来的!)
  二:振兵(枪杆子出政权,黄帝第一人!)
  三:治五气(告诉人,一年是有四个季节的,地球是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
  四:艺五种(种植黍、稷、菽、麦、稻,不要一心钻着怎样才能捉到更多的兔子和猫头鹰!)
  五:抚万民,度四方(不许挖洞睡觉,要测四方土地盖屋住家!)

  六:命仓颉发明文字(告诉人们,结头这个东西太老土)
  七:幽死之说(人死了要埋了,而不是吃了!)
  八:按时播百谷草木(冬天种水稻是结不出果子来的!)
  九:淳化鸟兽虫蛾(野鸡,可以让它一天生一个鸡蛋!)
  十:节用水火材物(节约型社会,太伟大了,没的说!)
  黄帝一生有二十五个儿子,可见黄帝老人家身子板有多么的强壮。黄帝鞠躬尽瘁后,葬桥山,他的孙子高阳当了接班人。

  为什么黄帝的儿子没有当接班人呢?原来黄帝这老头子太能活了,史书上说他活了一百多岁。可见,当他死时,他的二十五个儿子都绝了,当然轮到孙子当政了!
  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过“帝高阳之苗裔兮”,可见屈原是高阳的后代,也就是黄帝的后代,再说就是华夏子孙的一个。
  高阳鞠躬尽瘁后,高辛当政。
  高辛之后,挚代当政。
  挚代没活两年,让他的弟弟放勋当政。
  尧当政期间,对他爷爷的爷爷治五气不满,于是加大对气象的研究。结果出来了重大成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一润,每年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简单的说,日历被发明了!这是多么重大的发明,我想,肯定有不少人无动于衷,但我告诉你,没有尧,几岁了你都不知道!

  尧也很能活,当政时间是九十八年!那么他肯定不止一百岁吧!
  尧之后便是舜,又称虞舜。
  舜在位,有一招特别狠,他把横的,野的,恶的,不要脸的人统统流放到天下四方,让他们分别去与野蛮的戎、狄、蛮、夷相斗,结果四方大净!
  据说匈奴人就是舜流放到北方的人的后代。
  舜同样很能活,他刚好活了一百岁!

  人说龙生龙子,可舜认为自己的儿子都太猥琐了,老头子没有把政权交给儿子,而是把位子传给了禹。
  以上是夏朝之前的那些事。
  日期:2011-05-05 11:27:27
  第二节:夏朝简述
  我们先把禹的系谱搞清楚:禹的老爹是鲧(与“滚”同音),鲧的老爸是高阳,高阳老爹是昌意,昌意老爸是黄帝。可见禹是黄帝的玄孙,高阳的孙子。
  在舜当政期间,洪灾不断,百姓经常处于水深之中。老舜很是心疼百姓,看看百姓整天水里来水里去,忧愁的很。一日,舜开个大会,召集吃肉的人,要他们想想办法。果然,有四个人齐举鲧治水。说他一到,必能把大洪挡于门外。舜很高兴,请鲧来治水。

  鲧开始治水,凡九年,一无所成,洪水仍如往日,肆意无惮,无孔不入。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鲧品德不怎样,好吃懒动。在他治水期间,从来不亲自上阵,每天坐在屋里搞运筹帷幄,还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后世张良。
  既然是个废物,只会尸位素餐,留着只会少了一碗饭,舜决定处理掉他!
  说到做到!

  鲧已挂了,该选谁来治水呢?
  又有很多人举荐鲧的儿子禹来治水。舜觉得这主意不错,认为杀鲧比以儆效尤更管用,于是禹不得不治起水来。
  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应该是位君子,对父亲所作所为看不顺眼的人,而且禹也是一位忠厚老实的人,喜欢埋头苦干。
  禹接受治水的任务后,就开始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禹治水相当认真,他竭神尽力思索着怎样治水,在外治水十三年,没有回家一次!他不仅省吃俭用,把所有的财物都献给了国家,而且和百姓们同甘共苦,每日与治水百姓餐风夜宿,从来不搞特殊化。他亲自测量,亲自挖土,亲自填壑。
  一同治理的百姓大为高兴。
  十三年治水,大禹一战成名,从此天下人知道有大禹这一号人。
  禹治水有成,舜看上了他。他认为禹可以做自己的接班人。后来,舜就授权予禹,再后来,舜鞠躬尽瘁了,让位于禹,禹不好意思,因为舜帝毕竟还有儿子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