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招:拨开现象的迷雾,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正确的加以解决,我们就又向成功前进了一步。
我很喜欢拍照片,一年春节,我为我和我夫人两家父母分别制作了一本日历作为送给他们的新年礼物。
我将制作好的日历电子版拿到冲印店去冲印。
服务人员向我展示了很多他们的冲印样例,并且极力推荐我使用一款“10寸、光面纸、和纸质地框架”的台历方案。
他当时告诉我,价格是80块钱,他问我怎么样?
我告诉他,太贵了。
他说:“如果我让你清楚价格非常合理并且一分钱一分货,你会购买么?”
我告诉他“可能不会”。
“那为什么那?”
说实话,我看过很多的冲印店,我一直想找一种“8寸、绒面纸、和透明有机玻璃质地框架”的台历方案。
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销售人员。
他说“先生,我们这里正好有您需要的方案”,于是他从储存间拿出一套方案递给我。
是的,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于是,我当即就购买了两套。
如果这个销售人员真是象一些人所做,他回答我“先生,我们这价格真的不贵,您去其他家看看就明白了”。
那么,他就会失去这笔生意。
对,这是个训练有素的销售人员,他知道,也许,我的问题不是真正存在于价格,价格只是我犹豫购买的表面现象。
他善于捕捉我顾虑的表情,没有放弃机会,并挖掘出存在现象下的问题本质,并帮我解决,最终完成了这笔销售。
其实,处理问题就如同医生治病。
中国有句名言叫做“庸医治标,名医治本”。
哲学上讲: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是科学的基本任务。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由于事物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本质有时以假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假象是事物本质的反面现象。
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的现象。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事物的现象是易于变化的。
我们说通俗点就是:“光头圆脑不一定是和尚”,“烧香的并不都是诚心拜佛的”。
就如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往往是不怎么高明的医生一样。
我们的职场生涯中也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就加以定论,可能会使我们丧失很多成功的机会。
遇到问题,我们应当多收集相关信息,多问几个问题,多思考,挖掘出隐蔽在现象下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先人们经过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和聪明才智总结出来的一部关于人与自然的哲学,她强调治病应当“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先宏观后微观,注重各个脏器之间的联系,注重标本兼治”。
英国有句名言叫做“不要一见树皮,就对这样的树下起结论来”。
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说的一句话让我深有体会
:“借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
我们如果想成为职场中的“名医”,就一定要通过那些“病症”表现出来的现象,找到本质,然后对症下药,才可能药到病除,成为处理问题的高手。
拨开现象的迷雾,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正确的加以解决,我们就又向成功前进了一步。
下一招和大家分享:《交对朋友跟对人》
日期:2008-1-23 8:28:07
第二十九招--交对朋友跟对人
拆招:在我们向成功前进的路上,好的朋友能帮我们披荆斩棘,不好的朋友可能把我们拖入泥沼。
我父亲有个同事老宋,老宋有个小孩,说是小孩,也和我差不多年纪,叫宋强。
宋强的第一份工作在2001年到2003年,是航空货运相关。他们同入职的几个小伙子年纪差不多,下班之后几乎每天都是蹦迪、泡吧、泡网络游戏,兄弟几个讲吃讲穿、抽烟酗酒。
宋强每个月的薪水不但没有结余,还要向家里拿钱才够每月花销。
老宋特别为他的孩子担心,花点钱是小事情,关键是怕孩子天天如此无所事事,再学了坏,染上不良嗜好。
每天老宋都魂不守舍。
我爸和老宋的几个好朋友不忍心看老宋每天为儿子担心憔悴,于是劝老宋让他儿子换个工作,改变一下环境。
老宋的儿子,从小就喜欢画画,于是老宋给他儿子报名到电脑学校学习电脑动画制作,宋强在电脑学校从初级班学到高级班,最后还因为水平高被学校聘为助教。
在电脑学校,宋强认识了很多在公司做美工的朋友,课下,他与这些朋友共同探讨、切磋设计方案,分享美工经验。
2003宋强经过电脑学校认识的朋友推荐,到北京一家做教育软件的著名电脑公司做教育软件的美工设计。
2005年末,宋强成为公司美工组负责人,现在市面上很多的著名的中学教育软件都出自他带领的团队。
老宋现在每天笑逐颜开,经常把他儿子有出息挂在嘴边,再也不见原来的愁容满面。
宋强由令人担忧的青年成长为企业重用的人才,与他变换环境有很大关系。
宋强经常慨叹“良友在生旁,地狱变天堂!”
有人告诉我这么的一句话,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什么人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被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
我觉得,这句话值得我们深省。
交对朋友,交好朋友,会带给我们无穷的财富,而如果我们选择朋友的时候没有把握好分寸,不好的朋友也可能会让我们留下人生遗憾。
朋友圈子是染缸,我们自己就如同染缸里面的布。
中国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贾太傅也说“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
如果我们想知道我们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仔细的看看我们现在和什么人做朋友。
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如果我们身边都是些不好的朋友,还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去结交那些良师益友的机会。
中国儒家学派的著名人物荀子讲“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妨臣,则贤臣不至”就是这个道理。
在《孔子家语·六本》中,大段文字描述了朋友对人生成功和发展的作用: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