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凶猛——真正好看的极简货币史》
第16节作者:
赖师楚 然而驱使德国看好金本位的理由却十分滑稽,按照约翰·乔恩的说法,“德国注意到两个并无必然关系的事实,英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英国实行金本位制”,但这并非是对俾斯麦政府的讽刺,因为当时的德国货币系统非常混乱,按照格罗斯克洛斯的记录,“在金本位形成前,德国......法律上有效的货币体系就有六种,另外流通中还有无数的、各式各样的硬币”,可见德国对稳定的货币体系有着迫切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亦促使了俾斯麦政府改革的决心,但也使之增添了几分不可避免的草率。
施行金本位之后,德国开始大量购入黄金。从1871年至1880年,德国共有7亿马克的银币被用来采购黄金,相当于750万盎司白银。于是,国际银价出现了下跌。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如果你想改变历史,那么你只需动一动手指头,就好像郁金香泡沫的破灭,我们不知道抛售第一份郁金香合同的那个家伙是谁,但是他动了动手指头,就在荷兰的历史中载入了一篇警钟长鸣的好故事。俾斯麦政府的决策便是如此,其初衷完全是为了稳定自己国家的货币,但却因为一些特殊的因素导致其扮演了白银终结者的角色。
日期:2012-06-28 00:32:34
表2-4-1
法国金银兑换率(1870-1890年)
时间(公元)金银兑换率5年移动平均最小值5年移动平均最大值
187015.5715.4615.74
187115.6315.4615.74
187215.9215.4615.74
187316.1715.4615.74
187416.5915.4615.74
187517.8815.4615.74
187617.2215.4615.74
187717.9415.4615.74
187818.4015.4615.74
187918.0515.4615.74
188018.1615.4615.74
188118.1915.4615.74
188218.6415.4615.74
188318.5715.4615.74
188419.4115.4615.74
188520.7815.4615.74
188621.1315.4615.74
188721.9915.4615.74
188822.1015.4615.74
188919.7615.4615.74
189020.9215.4615.74
从表2-4-1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问题所在,正如同沃尔特·贝奇霍特所言,在复本位制或银本位制下,如果白银“一年之内先是上涨20%,接着又跌回到原来水平的价格动荡,将会引起交易次序的严重紊乱”。白银价格的下降导致金银比价出现了变化,同德国的金本位改革结合在一起,令法国难以接受,因为如此一来战争赔款会将法国政府逼疯掉,万般无奈之下,法国政府惟有强行限制银币的流通并逐渐开始回收流通中的白银,法国以及整个拉丁货币联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白银的供给,对于拿破仑而言,这无疑是个焦虑的夜晚。
1871年至1890年间,金银比价从15.63跌到了20.92,并且每一年中金银比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跌宕,同时由于德国施行金本位使法国损失了大量的白银,导致拉丁货币联盟的解体,欧洲与美国的复本位及银本位体系在这一过程里彻底崩溃。
日期:2012-06-28 18:51:56
5.愚蠢的统治者与聪明的经济学家
居于首要地位的应该是价格、信用和就业的稳定,对于过时的金本位,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因为它保留了太多的旧制度下的弊端,而其优点却丧失了。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对于很多人而言,19世纪金本位的建立是一个冗长而乏味的过程,笔者能做的事情只有努力将一过程描写的略微生动一些,但却不得不说,假如缺乏这一环节,我们对金本位的认识会仅仅停留在历史层面,而无法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取得一个合乎逻辑的关联。
当德国确立金本位制后,拉丁货币联盟因金银比价的变动所带来的巨大的压力而宣告解散,自此金本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它的诞生到它的结束,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时代,各种战争、各种革命以及各种经济问题不断涌现,世界各地都在爆发火山,那是个不能忘却的时代。
以正常的逻辑来看,一种货币制度的建立应当是由于这种货币天然的具有某种优势,而这种优势会对经济形势起到某种良性的影响,但这种逻辑在金本位制的问题上是不成立的,这是一个十分荒谬的事实。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英国制定并施行金本位制的行动并非是英国政府本身的意愿。由于在实施金本位制后英国经济逐渐趋于稳定,利物浦第二勋爵及英国政府在后来便将这一切视为是自己的功劳。而在此之前,也就是牛顿、洛克与朗兹在铸币问题上展开大争论之后,英国实际上已经渐渐地走向了金本位的流通状态。到了1816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英国政府有了充分的条件正式确立金本位制度,但引导英国走向金本位制的最终力量依然是金银比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里,利物浦第二勋爵固然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几乎可以被忽视掉,他是一个在货币改革问题上徒有热情的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逻辑分析,他有着渴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留名史册的意愿和冲动。
当普法战争结束之后,各国开始商议建立一个新的货币联盟。这些国家看到英国施行了金本位制后经济情势稳定,便认为金本位是好的,所谓的国际金本位体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来的。如同拉丁货币联盟那样,国际金本位联盟的成员国都是自愿加入该体系下的,并在入伙的时候承诺遵守相关协定。
事实上在拉丁货币联盟成立之前,欧洲已经相继出现过一些大大小小的货币联盟,但在应对货币紊乱的问题上并未起到太大作用,直到国际金本位体系建立之后,西方国家终于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利用货币来维护国际贸易稳定的机制,这一实验过程似乎异常艰辛。
日期:2012-06-29 14:15:58
在国际金本位体系建立之初,曾一度饱受赞誉,因为它使各成员国之间在贸易与金融上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局面,如果用更加准确的词语去表述,则是一种均衡。因为在国际金本位体系下,最重要的核心元素并非黄金本身,而是调节机制,也就是所谓的“黄金输入点1”与“黄金输出点[2 黄金输出点,指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回流总是以金平价为中心,在这个下线波动。
]2”。很难定义这种调节机制是人为创造的还是天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两种因素的混合体,总之它拥有一种制造均衡的力量。作为必须了解的一部分,尽管这可能十分枯燥,但却无法跳跃,这里将尽可能的以最精简的语言来阐述这种均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国际金本位的游戏规则下,每一个施行金本位制的国家都必须给予身处自己国家里的任何人(包括外国人、旅行者等在内的任何人)进口与出口黄金的自由,同时亦规定任何人都有将非黄金的通货兑换为黄金的自由;其次,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的均衡需要从两个角度作出解释,一是贸易角度,一是汇率角度;假使A国贸易出现逆差,会由于A国外汇在国际贸易市场被大量使用,导致国内出现通货紧缩,这时商品价格下跌,当下跌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导致出口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货币回流;假使A国汇率出现上涨(以间接标价法为标准),则持他国货币者在与A国发生贸易时在支付上会出现亏损,此时,在一笔交易中,当持他国货币者需要支付的货币数量(按面额计算)加上汇率亏损额的总和超过了可以用来支付这笔交易的黄金折算后与运费相加的总和,那么买方在这笔交易中会自然的选择以黄金作为支付工具,这样一来,如果将A国的货币兑换成他国金币,再将金币融化成黄金去兑换A国货币,那么就能从中渔利,这样一来A国的汇率在各种压力下会自然下降,直到下降水平恢复到投机商无利可图为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