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凶猛——真正好看的极简货币史》
第8节作者:
赖师楚 ——戈蒂埃[1 戈蒂埃(1811-1872)法国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珐琅与玉雕》(1852),小说《莫
班小姐》(1835)等。 ]1《赞同的道德》
谨以上述这句话来赞美16世纪英国统治者亨利八世对其国经济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商人企业家协会成立宣言上,达德利公爵信誓旦旦的说要振兴伦敦的经济,巩固国家的建设云云。“让这些话见鬼去吧,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底下众人的眼里似乎已经看到了璀璨的黄金之路。
“Gold!We need gold!”
达德利公爵和其它与会的商人们一再强调着这一点,西班牙在阿兹台克[2 此处意指14世纪至16世纪中美洲墨西哥一带存在的一处文明部落。1519年,由科尔特斯领导的西班牙侵略军发动了对这一部落的征服战争。
]2得到的丰厚战利品令他们垂涎三尺,寝食难安的皇室也迫切需要足够的黄金来振兴伦敦商业。在这次会议结束之后,约翰和卡博特开始制定计划,西班牙人是不会傻到让伦敦人登陆美洲土地的,那么只有去东方,找中国!虽然连哥伦布都未能找到这个传说中的黄金之国,但每当想到黄金铺就的街道,玉石砌成的王宫,任何人都无法抵挡这样的诱惑,协会里一些患有狂想症的成员甚至积极的提供了如何令船只超载而不至于沉没的方法,仿佛如山的金砖就在那里等候着你去搬运。
时值大不列颠经济大萧条期,人们对足值货币的渴望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但在北爱尔兰,民众、商人与权贵对黄金的想法是有一些差别的。民众需要更多的钱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商人们则希望经济好转从而赚取更多的货币,权贵阶层的想法则是单纯地拥有黄金,然后将整块的黄金铸成硬币,如果能有大量足值的金币流入市场,就能够使市场再次繁荣,贸易额的增大意味着税收也会有所提高,同时这也是解决通胀问题的好方法。话说回来,通胀似乎像是一只枉死在午夜的冤鬼,总是阴魂不散。
在以贵金属为通货介质的时代,统治阶层在货币问题上所做出的决策99%都带有亡羊补牢的性质,总是在一个问题恶化之后,再通过表面现象来寻找解决措施,这在货币历史上已是屡见不鲜,正因如此,通胀成了一个永不磨灭的符号。
日期:2012-06-19 21:33:20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与重商主义如同三支燃烧着的火把,在欧洲大陆借助资本主义的风潮开始呈现燎原之势。16世纪初,亨利八世这个傻帽为了赚钱养活自己的军队,在英国施行铸币税,引起重商主义派的口诛笔伐,他们中的某位给后世留下了一份文献,名字叫做《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这份文献的作者是谁无法确定,但如果放在今天,此君恐怕会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中明确的指出了这一时期的英国货币问题,可归纳为:由于双本位制下的货币信用问题与平行本位制下的价格动荡问题及其所带来的投机浪潮严重威胁到了经济的稳定(这种概括与当时的主观货币制度存在冲突,当时官方主观认定的货币制度是银本位,但客观流通状况却介于双本位与平行本位之间,动荡不定)。在这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如何解决货币问题成了英国转型的关键。
在1201年至1492年之间英国共有6次大规模的铸币,1492年至1599年间共有10次大规模的铸币。从铸币的次数上不难看出,新航线的开辟对货币造成的影响非常之大,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价格革命。
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市场导致物价飞涨,随之便发生了一系列的货币造假事件,导致各国不断重铸货币,统治阶层用尽浑身解数防止货币造假,但其自身行为却与造假无异。亨利八世的“铸币税”便是极具代表性的造假活动之一,它规定在额定的硬币价值上添加一个溢价,迫使铸币工厂不得不选择在贵金属总量预算不变的情况下加大货币的单位发行量,但越是加大单位发行量,则单位溢价倍数越高,用克扣下来的贵金属应付溢价之后,能否有盈余成了铸币厂决定是否停止铸币的关键标准,所以在这种政策下,除非欧洲的冶金师都能点石成金,否则货币信用的崩溃是迟早的事情。
由于物价持续飞涨,军队与权贵的开支不得不开始紧缩,但不停的缩小开支终归不是办法,于是亨利八世再次萌生铸币的念头,这种行为可以简单的被理解为继续降低货币的成色,但这次却遭到了商界人士以及部分贵族的强烈反对,因此他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解决之道。
亨利八世的铸币行为与卡劳修斯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平行本位制下,卡劳修斯的铸币是由于贵金属的稀缺,因此在市场规律下成色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会被自然忽略,只剩下贵金属种类之间比价的问题,商品价格的浮动另一方面亦取决于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在那个商品与货币同时稀缺的时代,卡劳修斯的铸币能够赢得威信是符合逻辑的,而亨利八世的铸币则会酝酿出一场经济灾难,因为在当时的欧洲货币体系下,当成色较低的货币在市场上与足值货币同时流通的时候(即劣币与良币同时流通),规定货币的面额和比价会导致成色好的硬币被持有者用来熔成金属块,然后把它拿到市场上卖掉,则可大赚一笔。
日期:2012-06-20 15:48:22
道理很简单,例如当日的金银比价为1:15,而金币与银币的比价被规定是1:10,假如你手里有足值的金币,当它是金币时可以换10个银币,但当你将它熔成金块之后,拿到市场上就能卖15个银币,再用其中10个银币去买一枚足值的金币,这样往复循环下去,只要你不嫌麻烦,你就可以坐收渔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那么市场上足值的货币就会渐渐消失,劣质货币大量流通,这就是著名的“格雷欣法则”,亦称作“劣币驱逐良币”,事实上这个规律早在公元前就已经有人发现了,阿里斯托芬[3 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年—前385年)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同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有深厚交往。
]3便是先觉者之一,然而他与格雷欣一样,都未能准确地给出这种规律的概念,但至少说明金属货币在诞生之初便存在这种规律,这可以被理解为金属货币的流通属性。
达德利公爵的发言为我们揭示出的不仅仅是贪婪,更是一种自我思考。当人们在混乱的经济体中想要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除此以外别无它法,单靠不断铸币是行不通的。当所有人都能够清楚看到一个货币体系中存在的弊端时,说明整个体系已经病入膏肓。当造血停止,不断的稀释血液只会加速死亡,只有创造新的增长点才能带来新鲜的血液。
由于铸币的想法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亨利八世开始考虑商人企业家协会的提案,于是有了英国历史上最具意义的航海行动。在公元1553年5月的一天,三艘大船沿着卡博特等人制定的东北航线开始航行,这是为了绕过南边的西班牙人而专门制定的航线。船上的重要成员威洛比和虔塞勒都是有经验的老航海员了,但此刻俩人还是显得异常兴奋,虔塞勒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他会为欧洲历史的前进做出巨大的贡献,而威洛比则不会想到,不久之后他会与自己的船员们在冰天雪地里祈祷并被上帝拥入怀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