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凶猛——真正好看的极简货币史》
第6节

作者: 赖师楚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经济逻辑上分析,犹太人在东征期间遭遇迫害是在所难免的,十字军的主要构成人员以穷人居多,这些人大都是恶棍无赖以及将要活不下去的人,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是犹太商的债务人。如果你想将自己的债务一笔勾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债权人消失,所以犹太人成了东征的牺牲品。东征期间教廷还曾颁布法令:凡是欠犹太人钱的人,只要加入十字军,则债务一律赦免。最令人发指的是公元1099年十字军在耶路撒冷的血腥屠杀,这年7月15日的黄昏,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之后,对城里的犹太人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三万余犹太人被活活烧死,随之一炬的还有大量的借贷契约,这让耶路撒冷的诸多商人和平民得到了解脱,不少人欢呼着品尝这份胜利的喜悦。

  日期:2012-06-18 21:11:08
  在东征期间,意大利商人给予了十字军大量的补给,他们鼓励十字军将犹太人赶出欧洲,以便吞噬其商业贸易。自此之后犹太人元气大伤,过起了东躲西藏的生活,在蛰伏了五百余年之后,但他们复国的意志非但未曾磨灭,反而变得更加坚定和深沉,这一点从《出埃及记》中便可洞悉。
  以货币为矛,以金融为盾,进时可攻,退时可守。我不知道是谁最早想出这么个主意的,利用货币和金融来控制一个国家。犹太人中比较聪明的一些家伙发明了这种游戏,这与古希腊“六一农”时期的金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后者是为了敛财,前者则是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但两者所利用的条件是相同的,那就是人类的贪婪与自私!

  当一群犹太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为了防止被迫害,不得不想出种种办法来保全自己,经过思考之后,他们选择了用金融来保护自己。先前向贵族、商人以及平民放贷而遭到屠杀的结局显示这条路行不通,那么怎样做才能行的通呢?最后,犹太人中间那些异常聪明的家伙们想到了一个词语,用现在的话讲叫做permeate,渗透。
  日期:2012-06-18 21:42:45
  他们开始变得自私、吝啬、趋炎附势,通过各种手段接触到欧洲各国的权贵乃至君主,开始了各种各样的金融操作。这种经济活动与之前相比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他们清楚的知道过去那种商业模式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利益,因为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所以开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渗入到各国统治层内部进行游说,向权贵们展示各种金融工具从而燃起他们贪婪的本性,“用你的钱,为你赚钱!”成了犹太人的口头禅,他们告诉国王,你只要出一点点钱,我们用一些手段操作之后,你就能获得1.3倍的财富,而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点点中间费以及您的保护!国王一听,觉得很划算,于是便点头答应了,犹太人的金融王国从这一刻起,便开始在欧洲生根发芽。

  在今天我们总在议论犹太人的经商头脑,并试图寻找他们智慧的来源,但当你读懂这段历史之后,你会发现犹太人的智慧是我们无法领悟的,那种经历了千年苦难而酝酿出的生存哲学并非简单的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在仇恨与无奈的逼迫下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他们从那时起,便开始费心钻研经济与金融,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赚取利润从而得到一个栖身之所,这使得犹太人对经济金融的领悟远远超出世界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而其操作手段是维护他们生存权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外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得到这份秘籍,他们当中掌握这些秘籍的大家族以代代相传的方式将它传于后人,甚至为了保护它而选择近亲结婚,被马克思誉为皇冠明珠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便是最典型的例子,神秘与辉煌的背后是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隐隐发颤的身影。

  当我们跨越历史长河去审视这一切,会发现十字军的九次东征对欧陆、北非及小亚地区所造成的全部灾难与影响都不及逐杀犹太人之过,假借上帝之名进行的杀戮给一个拥有可怕头脑的民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们的后代在几百年后席卷世界财富,此时此刻,就在华尔街,这些自私冷酷的家伙们控制着我们的食物、能源以及我们手里的货币,一张巨大的金融网络笼罩在我们的头顶,一切都被他们所掌控,千万别指望他们的怜悯,祖先的阴影无须借代任何文字或语言来传承,那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烙印在大多数犹太人的心里。

  日期:2012-06-18 22:15:14
  4.西班牙,一群嗜金如命的暴徒
  在人的外界视线和内心视线前面都展开了无限广大的视野;在为印度的财富,墨西哥和波托西的金矿银矿所引诱的青年人看来,循规蹈矩以及好几世代留传下来的荣耀的行会特权能有什么意义呢?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自从约翰国王签下《大宪章》之后,欧洲人开始普遍遵从一个逻辑:人生来是无罪的,除非有证据证明他有罪。这在现在的许多人看来似乎很滑稽,因为我们自认为这是天然的法则,从未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真正遵循过它。君子与强盗的之间仅仅隔着一层轻纱,区别在于弱者的财富是否被曝光。

  在欧洲百年战争[1 指英、法、勃(勃良第)三国于1337年 至1453年间爆发的战争。这是世界历史上爆发时间最长的战争,总共耗时长达116年。
  ]1结束的那一刻,西方各国权力的重分配随即尘埃落定,这场战争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封建制度,为原始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土壤,但这种土壤并非指某种充沛的条件,而是指资源的匮乏,越是空虚就越需要补充实力,相信这是西方资本主义从单纯的资本流通与市场贸易转变为靠掠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第一步,西班牙便是当中的先驱者。

  当一个国家以黄金和白银作为流通货币,这就意味着它的经济扩张极有可能伴随着血腥的杀戮,西班牙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经历了近两百年战争,将摩尔人从利比里亚半岛赶走之后,这个被冠以“统一”称谓的欧洲强国实际上正面临国库空虚、甲兵老旧的尴尬局面,再加上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以及巴尔干、小亚细亚一带之后,在这些地方无法无天,常常掠夺来往商队的钱财和货物,并在政策上强制向过往的商品收取苛刻的税收,导致欧洲市场上来自东方的商品价格飞涨,而欧洲的商品亦难运至东方,从经济角度上讲,奥斯曼帝国的做法实际上等于是扼住了东西方贸易的咽喉。

  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王室不由想起了13世纪末马可波罗的那本畅销书,书里描写关于东方财富的篇章令人心动,记得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此国拥有黄金,其数量无限,君主有一宫殿,屋顶皆用精金锻造”。这一段应该写的是中国皇宫上面的明黄琉璃瓦,另有一说是日本,但那个时候日本处于镰仓幕府时代,兵荒马乱的应该没有这么大排场。

  日期:2012-06-19 13:43:00
  无论实际如何,欧洲人对黄金一说始终深信不疑,因为葡萄牙在非洲的贸易让全欧洲的人都红了眼,1481年登基的若昂二世开始全力贯彻恩里克王子的遗志,积极拓展好望角向东的航线,唇齿相邻的西班牙对此即嫉妒又无奈,伊莎贝尔女王亦隐隐感到了一种危机的存在。由于欧洲的黄金储量非常少,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伊莎贝尔女王召见了一个人,这个人生于意大利,曾在葡萄牙宣传自己的航海计划但却一直饱受冷眼,因为他的航海计划与恩里克王子制定的战略背道而驰,所以在葡萄牙混的十分落魄,他就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这句话放在哥伦布身上亦十分贴切。哥伦布的西航计划在当时引起了权贵阶层的争议,朝野里有不少人认为从西航行寻找东方是痴人说梦的无稽之谈,而最终力排众议,全力支持哥伦布的,就是当时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她是个伟大的女人,领导建立了西班牙的独立,她一生做出的所有决策中,仅有一次是失败的,那就是驱逐了在西班牙的犹太人以及摩尔人残部,前者令西班牙经济损失惨重,后者则在日后成了强盛一时的海盗集团,令西班牙的海上贸易后患无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