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三代皆经商,闲谈未来二十年中国的商机》
第13节作者:
公子镔 日期:2012-10-04 00:28:41
我这个帖子,主要的内容是在讲政治,讲神学信仰,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懂政治,有菩萨心肠。
我前面好像从来没有使用公知一词,我谈到的韩寒南方系,是指商业集团跟政治集团的联姻;不是指在高校单纯做学问的那些可爱人士。太平天国有过的一段相对稳定,是因为**田亩制度,而且实行了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和“造册投诚,完粮纳税”的政策。单纯做学问的,其实没有必要跟这些人比的。
我很坦白,我写的帖子,其实也很希望能畅销。在商言商,畅销书作者都是算我的竞争对手,我希望是以一个实力作家的身份挑战他现在的畅销书作者地位。
我讲的韩寒,是把作为普通退学作家,跟商业包装和政治力量包装下的韩寒区别开来。韩寒后面是有一个韩寒商业集团在操作的,否则一个纯粹的作家不可能写作能力没有一个成熟轨迹,更不可能在主业赛车的同时又保持密集的文章曝光度。韩寒文章套路也很简单,大力讽刺政府官员即可。文章千字左右,一个晚上就可以写好。
我隐隐觉得,在网路上,实力作家的每天更新量是五千字左右,这考虑到每天的打字量,人的体力消耗,作息,做关键的是你脑袋有没有东西写。写 明朝那些事儿的 当年明月,如果是在没有底稿的情况下,在线更新,那我是非常佩服他的。据说他更新三个月住院了。明朝那些事儿 不是有些人说的,只是明史的白话文,这些人是不理解写作的艰辛。
我想想,微博什么的,其实是名人的马太效应,不是我们无名之辈能比拼的。我们这类作者是没有优势的,人家喂一声就有几十万转发,但这些文字都是快餐,看完大家就不会看第二遍了。
韩寒毕竟是高中生,现在可以说到了无话可写的地步,所以,我有信心挑战他的“思想文学类”畅销书地位。
我开始以为人们会有审美疲劳,但是,后来想一想资本主义传媒技术,觉得没有人主动挑战的话,韩寒的畅销书地位,会像刘德华在香港娱乐界的地位,屹立不动。
当然大陆比殖民地香港好很多,首先南北有别,北方的王朔王小波,就使得韩寒很难跨越;大陆毕竟不会像殖民地香港,李嘉诚一个人就可以控制全港,哪家香港媒体八卦李嘉诚家族,第二天其广告业务全部被撤,李嘉诚抖一抖,香港人就要跳三跳。刘德华在香港的长青,是因为香港的殖民地地缘政治决定的。但大陆实在太大。
李嘉诚等人的起家,自然也是因为香港殖民地地缘政治决定的。 49 年后西方封锁大陆,所有的贸易只能通过香港转口。香港今天的繁荣,跟现在香港人所谓的香港的民主法治没什么关系,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香港成为避税、洗钱等黑色贸易的集中地。
李嘉诚岁数也大了,也提前进行了遗产分割。等他一过世,李氏家族的大陆人脉就要重新洗牌。更为艰难的是,他要在大陆和英国两个东家之间进行选择。李嘉诚 77 亿港元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等等买卖,英国人惊呼李嘉诚要把英国买下,其实目标也很清楚了,他选择英国做东家。
虽然说商场上利益为第一要素,但一些文化传统,忠义关羽和三姓家奴的差别,对中国人来说,却比单纯的商业更重要。
但是以我对白人的理解,李嘉诚想在英国立足,也是非常渺茫的。其实李嘉诚选择英国作为东家,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年前后,很多东西充满了变数,李嘉诚最终更相信英国人吧,其实也是豪赌了。
而对于大陆统治者来说,在过去三十年的殖民地经济后,未来百年的目标,就是争取摆脱日本香港台湾这些英美殖民地力量,废其经济武功,更使得美国的航母在东亚无处停泊。航母没有停泊点,就是废铁。
比如像李嘉诚这样的,选择英国人作为东家,就要对其经济行为进行防范,就像美国阻止三一重工收购美国企业,我们也要阻止这样的英国经济买办的力量控制中国经济。
这就是我想讲的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商机,只要中华传统能复兴,无论是挑战韩寒,还是挑战李嘉诚,产生真正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大家都有希望。
本文的主贴是四个月前写的,下个月 118 会议的召开,基本上符合我对整个局势的判断。
我相信,18 大后,中国人的舞台更精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