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程序员的那些狗日日子》
第31节

作者: tangtdd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尽管我不断强迫自己保持积极的状态,但我仍然觉得无法及得上永和浩两人。永比我小四岁,浩比我小五岁,正是对程序开发处于最感兴趣、最有动力和最有干劲的时候,即使四五年后他们跟我此时一样对程序开发产生了厌倦情绪,但他们此时的激情和干劲足可以超过我。想想我从开始自学网站开发技术到离开北京那家票务公司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都是同样很有激情、很有干劲的,那程度比起此时的永和浩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恰好是那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的激情和精力被透支了,所以此时我开始进入了厌倦期。这正应了那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比我小一岁的剑,情况和我差不多,明显也缺少像永和浩那样的干劲,通常到了下班时间后他就没有动力了,勉强留到七点多就想走人。晚上正式下班后去坐公交车的路上我和剑同路,当我们都有点疲惫地走着路时,有时就不免聊出了各自的心声,互相感叹敲代码工作的不容易,大有惺惺相惜之意。
  白天上班时,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向外望去,十几层楼的高度,可以望到外面很远很远的地方,可以看到日升日落,阴天晴天,走到窗户边,向下望去,足可以将由环市东路区庄段周围及与环市东路呈垂直状的农林下路一带所形成的大片广州城区一览无遗。就是这样,坐在办公室里,埋头敲着代码的时候,外面的景象也从白天变成了黑夜,白天车水马龙的环市东路,晚上的时候还是车水马龙,但是白天清晰可见的城区景象,到了晚上却变得模糊不清了,但却多了象征着繁华的各式各样的霓虹灯在纵情闪烁,而我们还需要不停地敲着代码。在这一刻繁华与我们无关。

  每天上班我们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敲击键盘,敲击键盘时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随着这些声音的响起,一行行程序代码在电脑屏幕中飞跃而出,快速地堆砌成一片片代码符号的建筑群落,形成一个无声的代码世界。是的,代码世界就是一个无声的、枯燥的、冷冰冰的世界。面对着这个冷冰冰的代码世界,每当实在坐不住的时候,我就喜欢走到部门办公室隔壁的空闲位置上,透过玻璃窗静静地望外面的蓝天白云,望那一大片广州城区景象,望环市东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也许外面的人正羡慕着写字楼里的人,但我却更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每当这个时候,我也喜欢走到公司办公室外、写字楼里另一边的安全楼梯上,透过楼梯的半圆形玻璃幕墙看另一片广州城区景象。写字楼下面就是先烈中路,从上望下去视线与地面几乎呈垂直方向,路面上的行人、车辆和景物仿佛就在脚下,但却变得十分细小。这样的独特视角,是平时所不能体验到的,仿佛我在俯视着芸芸众生,给我无限想象。路面上的行人仿佛都变得那么渺小,但真正渺小的人应该是我。向对面望去,就是东山广场写字楼;而向另一边俯望下去,就是显得郁郁葱葱的黄花岗公园;再向远处望去,由近及远,是整片城区景象,现代中掺着一些破旧;而在更远处,则是广州城区外围有点朦胧的小山岭,那应该就是广州的白云山了。

  没有烟瘾的我,在这个时候会点燃一支烟抽起来,在烟雾缭绕看这些景象。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似乎有点无奈。我很清楚,我抽的不是烟,是枯燥烦闷和一点无奈。也是在这在这个时候,我紧绷着的神经可以得到暂时的放松。
  在加班的时候曾经理跟我们说过,他以前编写程序是很疯狂的,常常是坐在电脑前一写就是一天,也常常在晚上的时候还继续写。因为晚上思维更活跃,所以就经常熬夜。有时为了减少上洗手间的次数,就尽量少喝水,这样做只为了能挤出更多一点的时间来编写程序。
  大概是长期都这样长时间地进行这样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或多或少影响到身体状况,所以曾经理并不像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那样显得强壮──我何尝不是呢──而是看上去有几分瘦小。这大概就是拼命式地从事程序开发工作所付出的代价。然而付出总有回报,曾经理此时成为公司创业团队成员之一,从一名一线的编程人员做到技术经理的角色,就是对他所付出的努力的回报。
  但是此时我并不能做到像曾经理那样疯狂,如果是以前,曾经理无疑会成为我的精神榜样,但此时却不是。所以我更多的是在CSDN上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原来在CSDN上,像我这样对程序开发产生了厌倦情绪,但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好好干下去的程序员,大有人在,我在CSDN的论坛上随便发表一个表达这种情绪和无奈的帖子,就会引来很多人回复,并产生共鸣。原来我和他们都“同是天涯沦落人”。

  虽然曾经理此时已做到技术经理的角色,成为公司创业团队成员之一,但老总一声令下,他便要屁颠屁颠地忙开了,然后我们四人也要跟着忙起来。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名词。我不想对“民工”这个词有任何轻视或蔑视的意思,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工”却是代表着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干得最多、干得最累,却挣得最少的一群人。
  在CSDN上,在中国的程序开发的队伍当中,也流行着一个名词,那就是“代码民工”。“代码”者,即是程序代码的意思,“代码民工”即是指那些编写程序、敲打代码的程序开发人员是IT行业中干得最多、干得最累,却挣得最少的那一群人,如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民工”一样。
  也许这是程序员们的自嘲和自谦,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程序员的工作,的确是一份不轻松、不省心、不容易的工作。只要踏上程序开发这条路,就意味着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要在电脑前度过。只要电脑CPU跑得起来,硬盘运转正常,内存空间充足,主板性能稳定,显示器没有问题,键盘可敲鼠标可点,程序员的工作就没有停下来的理由。可以不分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阴天晴天、风雨冷暖,无所谓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温饱饥饿、人情世故、美丑好坏,只要有一台跑得起来的电脑,程序员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Coding(编码),在代码的世界里Coding不会有穷尽的时候。程序员就如一头默默耕耘的“牛”,只要还走得动,就必须要继续向前走下去。从这种意义上说,程序员被称作“代码民工”又的确是名符其实。销售人员用十年的时间可以开创一个真实的商业王国,程序员用十年的时间却只能构建一个虚拟的代码世界。

  当初我从兴趣开始,然而当兴趣变成一种工作后,我才发现,由刚敲下第一行代码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我将要成为的,是一名“代码民工”的角色。
  尽管程序员的境遇并不如人意,尽管中国整个软件行业的现状并不乐观,但毫无疑问,中国的程序员们在推动中国社会数字化及中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如“民工”们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这就是中国的“代码民工”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也是我作为一名“代码民工”而值得欣慰的事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