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4-20 19:06:48
《四国演义》(连载十九)“铸铅”行动
9、“铸铅”行动
2008年6月17日,在美国和欧盟的联手逼迫下,哈马斯与以色列签署了一份为期半年的停火协议。协议规定,从当地时间6月19日开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派别之间正式停火,以色列放松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开放加沙地带通往外界的口岸。
这份协议对欧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中海联盟峰会马上就要召开了,如果哈马斯还跟以色列打得热火朝天,这会怎么开?不过,这份协议对哈马斯并没有什么好处,以色列只是答应放松对加沙地带的封锁,而不是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以色列对哈马斯的封锁是非常厉害的,在放松了封锁之后,盖房子用的钢筋和水泥还是不准运进加沙,理由是哈马斯会用建筑材料构建军事设施。这算哪门子放松封锁?
中俄两国都没有反对这份协议。这时的中国,既要提防着巴基斯坦通道被切断,还得对付那些号称要抵制奥运会的欧洲领导人,越南陷入金融危机也得救,日本人又故意在钓鱼岛海域撞沉了一艘台湾渔船添乱,中国忙得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来。俄罗斯呢,对地中海计划还是比较可以接受的,也就没多说什么。没有了中俄两国的介入,阿拉伯国家在美欧两方面前就变成了弱势群体。万一他们反对了之后到年底巴勒斯坦建不了国,安纳波利斯和会上定下的任务完不成,美国和以色列可就要把责任全都推到哈马斯头上去了——是它破坏了巴以和谈的友好气氛!没有了外援的支持,哈马斯只好接受了这份没有任何公平可言的协议。
12月18日,协议终于到期了,哈马斯等四个巴勒斯坦派别同时宣布,与以色列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结束,不再延续,接着就开始大量地往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现在的局势跟半年前的已经大不一样了。金融危机已经全面爆发了,欧盟借机抢班夺权,已经与美国反目成仇了,美国也不得不宣布分两个阶段在2011年以前从伊拉克撤出全部美军。
伊拉克战争是布什亲手发动的,最后的结果是布什被这场战争折腾得服了气。布什的变化可以从三个非常经典的画面看出来:
2003年5月,布什登上“林肯”号航母,趾高气昂地向全世界宣布:“美国胜利了!”当时的布什,讲话时慷慨激昂,他说美国大兵之所以不远万里跑到伊拉克去流血流汗,为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为的是解放伊拉克人民,为的是给伊拉克带去民主与自由,布什的言语中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2007年1月,丢了国会的布什咬牙发誓:“就算只有劳拉(夫人)和家里的狗狗支持我,我也不会从伊拉克撤军!”这时,次贷危机刚刚露出苗头,布什还是有时间的。
2008年12月2日,布什用无限悔恨的语气说:“我在总统任期内最大的遗憾就是轻信了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轻率地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后悔完了之后,布什马上宣布准备撤军,好集中力量改变阿富汗的被动局面,最好是用一场克什米尔战争切断巴基斯坦通道。
但是,搞乱克什米尔地区单凭美国的力量是做不了的,需要欧盟的配合。为了逼欧盟配合它的行动,美国让以色列发动了“铸铅”军事行动。美国的要求是,如果欧盟想继续搞地中海联盟,就必须在南亚配合它扳回局面。
欧盟怎么敢在南亚全面地配合美国?整个北约的后勤补给都掐在巴基斯坦手里,如果欧盟给巴基斯坦找麻烦,驻守在阿富汗的欧洲军队肯定会断粮。而且,华盛顿金融峰会以后,在中国的强烈警告声中会见了达赖的欧盟“一哥”萨科齐正被北京玩命地修理着,他们还嫌麻烦不够大?所以,不管在印度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某些人怎么表演,欧盟就是不敢答应美国的条件。
“铸铅”行动开始以后,美国深知自己已经无力左右中东局势了,布什在美军控制下的伊拉克都能遇上臭鞋问候,何况是惹出大事的以色列!帮以色列是肯定的,但只能暗地里帮,不能像黎以冲突时那样明着扛了。战事一开始,切尼就出来撇清关系,说以色列攻击加沙并没有得到美国的批准,是以色列擅自行动的。不过,法国人不认这个理,说就是美国政府给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开了绿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