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第27节

作者: 西门送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太平军众多少年英雄和湘军诸多儒将的涌现,只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可爱的国家,从来就不缺乏人才。
  日期:2007-8-18 22:20:19
  2.8、天京城破日,血满金陵河
  曾国藩被实授两江总督后,立即和湖北巡抚胡林翼联手制定了安庆战役的战略计划。曾国藩亲至湖北黄州胡林翼大帐中,抵足而谈九个晚上。最后,两人都认为,能否攻下金陵,就看能否夺取安庆;惟有取安庆后,方可高屋建瓴,以上制下,洞开天京门户。
  湘军中坚胡林翼,湖南益阳人,比曾国藩小一岁,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曾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岳父则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两江总督陶澍。在科举考试中,胡林翼比曾国藩先中进士,后来去了贵州任职。太平军起事的时候,胡林翼被调派到湖南,由此进入了湘军体系,并一度作了曾国藩的部下。后来经过曾国藩的保荐,胡林翼被授予湖北巡抚实职,升迁速度远快于曾国藩。在曾国藩处于低落的时候,胡林翼就成为维系湘军的关键人物。

  在曾国藩、胡林翼合军进逼安庆的时候,太平军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五路救皖”的计划。这个计划以二破江南大营的部队为原班人马,其中以陈玉成、李秀成两军为主力,李世贤、杨辅清、刘官芳三军为牵制力量。为保住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制定了一个更大的“围魏救赵”之计,约定两军会攻武昌,吸引曾胡回军自救,安庆之围也就自然化解。

  这一招,和之前李秀成大军进攻杭州将江南大营兵力调出的计策大同小异,但这次曾国藩和胡林翼冷笑了笑,他们这次只认准了安庆,绝不上当,即使太平军进攻北京皇帝告援也不放手。
  太平军这边,却在协调上出了大问题,尽管陈玉成进军顺利,并已经攻至武昌附近的黄州,但李秀成只顾自己开辟的苏常地区扩充自己的势力,无心西进,这最终导致了合击武昌计划的失败。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关键时刻,曾胡同心,而陈李相左,这为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埋下了祸根。
  姜还是老的辣,陈玉成和李秀成毕竟还是太年轻!
  安庆争夺战总共打了18个月,曾国藩命令士兵在城外深挖长濠,结硬寨,打呆仗,死死困住城内的孤军,而外围的陈玉成等诸援军被一一阻截,始终打不进来。最后,安庆城内弹尽粮绝,一片死气,和北伐军被困连城一样,“釜中余炙存人脯,屋上饥鸟作鬼声”,再次出现食人惨剧!
  1861年9月,湘军用火药轰开安庆城墙,冲杀进城。面对那些已经饿得差不多的太平天国军民,湘军并没有丝毫的怜悯,全城男女老幼,还有守军两万余人,全被尽数屠戮,尸体浮江,江水都为之染红。
  胜利指日可待的时候,胡林翼却已经重病缠身。在攻破安庆不到一个月,胡林翼终因心力憔悴而病死在武昌,终年50岁。临死前,胡林翼被朝廷加封为太子太保,可惜路途遥远,封赏消息在胡林翼死后第二天才到。
  陈玉成眼睁睁的看着安庆守军全军覆没,却又无计可施,只能挥泪撤往庐州,从此了无进展。1862年6月,陈玉成被困庐州,被时叛时顺的淮北割据势力苗沛霖诱至寿州而被俘,后被解送到清将胜保大营,凌迟处死。从此,太平军后期纵横一时的陈玉成兵团土崩瓦解,被悉数消灭,皖北基地也由此沦入湘军之手,太平天国的江山也就去了一大半。

  攻陷安庆后,曾国藩指挥三路大军围困天京,在安庆杀红了眼的曾国荃率湘军主力中路突进,另外左宗棠和李鸿章率两路偏师分别从南路和东路进行包抄。面对天京危局,李秀成仍旧转战苏南,并在上海附近和洋枪队发生激烈冲突,一直等到洪秀全严诏才回到天京。
   1862年5月底,湘军水陆并进,直抵天京城外。湘军陆师扎营于雨花台,直插天京的心脏;水师由湘军才子“雪帅”彭玉麟率领,镇守河口,卡住天京的脖子。而此时回援的太平军虽然数量众多,但大都是新兵;没有经验,也没有激情,正如湘军幕僚王闿运在《湘军水陆战纪》里说的:“(太平军)罕搏战,率恃炝声相震骇,比于初起时衰矣!” 此时的太平军,已经是暮气沉沉了。

   随后的雨花台之战,可以清楚的看到双方“势”的转移。湘军虽然人数少,但准备充分,在水师的辅助下,粮草充足,器械精良,势在必得。尽管太平军一批又一批的连续冲杀,湘军始终巍然不动。主将曾国荃甚至在左腮中弹、满脸是血的情况下,仍旧骑马在湘军各营垒中来回驰骋,指挥并鼓舞手下的士兵拼死顶住太平军排山倒海般的进攻。在最危急的时候,湘军和太平军更是近身赤刃格斗,杀得营垒里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但最终还是湘军取得了胜利,李秀成见久攻不下,只好放弃进攻后进入天京。

  在天京被围的时候,东南战场也是恶讯频频,李秀成打下的常熟、太仓、昆山等相继陷落,李秀成心里着急,请求去苏州救援,但洪秀全怕他远走高飞,就扣下他母亲和妻儿子女作为人质,并要求交银十万两助饷。当时围困苏州的有李鸿章的淮军三万人、戈登的常胜军三千多人和中法混合军(常捷军)四百多人,力量远胜于太平军,虽然后来李秀成亲临苏州指挥,但还是无济于事。洪秀全不久又以天京事急为由召回李秀成,苏州也随即发生叛降事件,苏州太平军的主将也是李秀成的部下慕王谭绍光,被纳王郜永宽等人所杀,苏州于1863年底被攻破。

   在苏州陷落的时候,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让城别走”。但洪秀全听后勃然大怒,严厉斥责道:“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乎?”
  后人一直疑问洪秀全为什么不肯离开天京,据笔者的揣测,假如洪秀全撤出天京,路途劳顿不说,也许会死得更快。洪秀全作为一个神秘的精神领袖,要是在逃难中被“臣民”们看见天王也不过如此,人心必然涣散,倒不如困守天京,至少还可以“天京城在”的精神相号召;再者,洪秀全要是离开天王府这个安乐窝跟随大部队逃难,很难保证不被李秀成这样的军事将领挟裹,弄不好乱军当中身首异处,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秀成带领剩余的太平军悉数进入天京城后,已成瓮中之鳖。天京被围后,粮食锐减,天王此时只得号召大家以“甘露”为食。何谓“甘露”?就是各种野草。在湘军日逼日紧的形势下,城内的一些人开始为自己作打算了,松王陈得风、吏部尚书朱兆英等人即暗通湘军,以求自保。
  1864年5月30日,五十二岁的洪秀全撒手西去,据说是因为食用“甘露”慢性中毒而死。临死前,天王还幽默了一把,“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洪秀全死后,十六岁的儿子洪天贵福继位。这可怜的小东西,虽然很早就有了四个王妃,但估计还没来得及享福,就要面对天京城破后的悲惨命运了。
  曾国荃得知城内粮食耗尽、火药用完后,加紧在天京城外挖地道,埋进万斤丨炸丨药。1864年7月19日,只听“轰”的一声,地动山摇中,地道丨炸丨药炸开了天京城墙,在隆隆的炮声和阵阵喊杀声中,天京城破。在一片混乱当中,章王林绍璋投河自尽,顾王吴汝孝上吊自杀。
  李秀成领着数十骑兵在城内飞奔试图堵截湘军,但湘军如潮水一样涌入,如何堵得住?无奈之下,李秀成只好奔向天王府,到后见宫门大开,宫女们纷纷逃出,数以百计的妃嫔蚂蚁般的投河自尽。御河之外,很多逃无可逃的太平天国军民男妇争相投河而死,尸体填溢如桥,水不能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