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30 15:58:59
正文(续上)
(二)陆战一师突围
1,宋时轮是赌徒吗?
当柳潭里的美军两个团到达下碣隅里后,对于第九兵团对于宋时轮来说,长津湖战役已经失败了。是的,失败了,虽然从战场态势来看第九兵团还是比较好。见图
12月5日前,59师在西,58师在东北,60在南包围下碣隅里,26军由东北向下碣隅里扑去,27军转道社仓里去打咸兴试图彻底切断美军全部逃生希望。这是美军突围前的态势图。看起来第九兵团把下碣隅里紧紧包围了,陆战一师插翅难飞。可真的是这样吗?这时的志愿军58、59、60师基本都残废了,就凭这3个残缺不全的师能吃掉陆战一师吗?显然是不能的。而且宋时轮胃口大的很,他不管实际情况居然派27军去打咸兴。
20军是无力吃掉陆战一师的,宋时轮也很清楚,但到口的猎物让他跑掉,宋时轮实在是不甘心,他还有牌。第九兵团还有一个军--26军到此时还没登场,宋时轮认为当他把这张牌打出去时美军肯定完蛋,这将是压垮陆战一师的最后根稻草。还是那句话,真的是这样吗?
那么我们来看看宋时轮手上的黑桃同花顺--姗姗来迟的26军。对于26军,我只有一句话要说:你们还来干什么?这是长津湖战役失利的第三责任者,26军要是早点到随便放到哪个战场去都将是决定性力量,不管是柳潭里还是下碣隅里都能使得那处的美军被歼灭。现在再来,晚了,其他师都打残了,帮不上多大忙了,就凭26军去和陆战一师几乎一个整师对抗,难度系数大于跳水难度3.8。再看26军到后的12月6日的战场态势图。
26军接替58师从东北进攻下碣隅里,59师还是在西,58师和60师在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以及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设置层层阻击阵地。27军不去咸兴了,改道向咸兴以西前进去阻击。
至于为什么26军来那么晚?官方解释是,一路狂风暴雪,道路崎岖难行,空中还有美机轰炸,所以来晚了。这让我不由想起刚写的89师,人家也是在狂风暴雪中行军、道路崎岖难行,可楞是跑过车轮子赶上了美军第三师的后卫部队。因为实在找不到26军军史中对这段历史的叙述,我只好猜。我猜啊:26军一开始行军走得不紧不慢的,因为自己是预备队嘛,感觉也捞不到什么仗打。后来前方打起来了,兵团部严令电报一个接一个的来,这下军长张仁初(55年中将)着急了,再命令部队强行军。这种强行军造成的部队非战斗损失最大了(第七章行军和奔袭详细讲这方面内容),而且零下2、30度,部队冻死冻伤数字直线上升;又因为急着赶路,晚上走了白天还要赶,被美国飞机“哒哒哒”掉无数人,等到开打时26军已是半残废了。
话说宋时轮原定计划12月5日对下碣隅里发动总攻,可5日当天担任主攻任务的26军还远在70公里以外,没了26军其他师根本没力气进攻,于是12月5日在平静中度过。宋时轮再也没有机会实施这次总攻了,因为第二天12月6日陆战一师就要开始突围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到了这个时候还该不该把战役进行下去。打到此时第九兵团只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而战役目的--围歼美军陆战一师这个目标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及。现在,就算26军赶到,第九兵团能投入战斗的人员也只有约5-6万人,其中正面围攻的26军和59师约4万人,阻击的20军约8千人,27军因为宋时轮的错误使用暂时派不上用处;而美军有1万多点,兵力对比已从开战初的7:1下降为5:1,火力对比更是因为弹药补给不上的原因从0.883:1下降到1:2;更重要的是美军虽然还是被包围,但已从最初的分割为三块变成了一个大整块,第九兵团想要再次分割美军已经不可能了,没有能力分割美军根本不可能实现歼灭。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现在的宋时轮他的决心还是要吃掉陆战一师,他所依据的就是上面的战场态势图,态势貌似太有利了,他的眼睛就此被蒙蔽;另一个就是实在不甘心在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下还是让他眼里煮熟的鸭子给飞走了,这是种输红了眼的赌徒心理,26军就是他的最后一注,希望通过这注能够翻盘,如果能翻盘他还有说的过去的理由。这,是纯粹的赌博。
战争,不是赌博。宋时轮没有分析完全自己的情况:战力不强,弹药不足,冻死冻伤翻翻的增加;并且在战力不强的情况下还让27军取道社仓里去咸兴,可以说是片面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更没有完全分析美军的情况:部队集结,战力提高;伤员后送,没有累赘;背水一战,视死如归;战斗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第九兵团,可以说是大大低估了美军的实力。要不是美军忌惮志愿军战士们英勇奋战的精神和现在的战场态势,使得史密斯没发现宋时轮已是强弩之末;要是东线美军敢于主动出击,宋时轮马上会大踏步后退,整个第二次战役的局势都会因为宋时轮而逆转。这个就是“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宋时轮没机会赢了。从天时地利人和来说,宋时轮只占有地利,却失了天时和人和,也只有三分之一的机会。
要是就此结束战役,只摆出围攻的架势逼美军后撤(美军实际也要后撤),以小部队阻击骚扰美军,主力部队再也不用冒着零下近40度的气温去作战,后面这至少1-2万多人以上的作战伤亡和冻死冻伤就完全可以避免,要知道陆战一师突围付出的代价仅为死亡75人,失踪16人,负伤256人。 双方伤亡比例高达惊人的30(甚至更高):1,远高于整个朝鲜战争的大约5:1。做为一个将军,一个错误的决定将导致成千上万的士兵失去生命,也许宋时轮曾内疚过自责过,可失去的生命无法挽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