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圆缺——全景展示大汉王朝兴亡之路》
第23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28 18:51:34

  5.巨星陨落
  镜头回放。
  公元前二百零九年十一月,陈胜政权的西征军总司令周文,被秦朝政府的剿匪军总司令章邯,粘着屁股打。
  周文无路可逃,挥刀自杀。
  蛇无头不行。失去领头羊的西征军,立马变成缩头的乌龟,打不能还手,骂不敢还口。

  代理王吴广围住河南荥阳,与秦将李由你扔石头我拍砖块,旷日持久,却无法如愿拿下城池。
  吴广拒绝改变作战方案,理由是:
  如果连小小的荥阳城都久攻不下,那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去见陈哥?
  不行,为了这张面子,哪怕丢命也得死撑到底!
  宁肯要面子,也不要性命,吴广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这种货色,连儒家鼻祖孔圣人都不屑与之为伍。偏偏陈胜就遇上了这样的破战友,不倒大霉才怪。
  吴广麾下的将领们经过秘密会议,形成一致意见:
  周文惨败,秦兵将至,一旦腹背受敌,那么我军失败就在眼前,故应留下小股部队控制荥阳,调主力迎战秦兵。
  但是,吴广骄狂自大,不懂兵法,和他商量等于是拿擀面棒吹火,行不通的,不如先下手为强干掉他!
  随后,他们在将军田臧的带领之下,谎称:“奉陈王密令,处死叛徒、内奸吴广。”
  他们发动突然袭击,砍死吴广,将人头献给陈胜。陈胜见状大怒,打算出兵解决谋害战友的兵变将领。
  有人劝他不要冲动,理由是众将杀死代理王,等于提前帮大王减少瓜分革命胜利果实的一大股东,更何况我们现在打发秦兵都来不及,怎么能自相残杀?
  陈胜猛然醒悟:“从此以后,再也无人出来揭穿当年那场迷信骗局。”
  所以,他按兵不动,并派人找到带头闹事的田臧,授予对方上将军衔。

  杀人还杀出功劳来了。
  对此,田臧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他一把捞过委任状,再把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牵制荥阳秦军,另一部由本人率领迎敌章邯。
日期:2012-06-28 18:52:05

  章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荡平了迎面而来鸡蛋碰石头的革命军主力,革命军勇夫田臧阵亡。
  然后,章邯与守军内外夹击,大败围困荥阳的革命军。革命军余部,立马树倒猢狲散。
  掌权宦官赵高,听说陈胜败局已定,赶紧加派人手,帮着章邯痛扁即将入土的陈胜农民军。

  有句话,叫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而这句话,用在赵高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他才会把握住落井下石的机会。
  而如虎添翼乘胜追击的章邯,像风卷残云一样,迅速推进到革命军老巢陈县西面。
  十二月,眼见部下扛不住秦军的疯狂进攻,陈胜亲自出马督战。农民军再次不敌章邯,陈胜立马闪人。
  回家路上,平日深信不疑的马车司机,认识到:
  照目前这局势,继续跟着陈王混,会掉人头的。
  与其如此,不如将陈王之头,当礼物送给秦军,说不定还能捞个一官半职,胜过给他当个破司机。
  做官老爷与当司机,哪个威风,傻子都能明白。何况司机并不傻,所以做出了当官老爷的选择。
  姓陈的,我对得起你,就对不起我自已。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火烧眉毛,只有牺牲你,才能保住我自己。
  因此,司机趁着陈胜不备,请下了他的人头,溜到风头正劲的章邯那里,继续混吃喝。
  所谓英雄不怕战,只怕暗中箭。一代豪杰陈胜,没有战死疆场,却中了自己人的暗算。

  一代英雄,如此凄凉谢幕,实在令人气阻。
  被人屁股上捅刀的陈胜,定然是死不瞑目!
日期:2012-06-28 19:10:15

  不过,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值得他欣慰的是,其保镖中有一壮士,大名叫吕臣。
  此人,十分凶悍,相当忠诚。
  他得知陈胜的人头,被马车司机悄悄提走,作为贵重礼品送给了敌人,当场就急红了虎眼。
  英雄不怕死,怕死非英雄。面对痛失革命领袖而导致的混乱局面,吕臣招集楚军余部,组建青巾裹头血耻队。

  血耻队大奋神勇,赶跑章邯,收复陈县,并且千刀万剐背叛革命的司机,重新高举张楚政权的大旗。随后,吕臣找到陈胜的人头,与尸身缝合在一起,厚葬。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吕臣,无疑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乱世的虎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杀害陈胜的破司机,封建史书上有名有姓,但笔者不想在本书给它扬名立万的机会。
  想遗臭万年,它还不够格!
  与吕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革命军将领宋留。
  他奉陈胜之命,占领了河南南阳。陈胜遇害之后,革命信心动摇的他,被秦军抢走南阳。
  他因此而心灰意冷,率部投降章邯。叛徒的下场是相当可悲的——掌权宦官赵高大发淫威,将宋留五马分尸示众!
  当然,懦夫的血肉模糊,也让革命军余部彻底明白:
  既然抗争是死,投降亦死,那就不如一不作二不休,至少还能死得像个战斗英雄一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暴秦不给生路,咱们就找他拼命,拼命就是力量!
  从此以后,因为毫无信誉可言的赵高李高的存在,造反生意,遂成为开了头就绝不能回头的高危行业。

  二千年后,农民英雄石达开兵败投降,身死军灭,再次印证了这一颠扑不破的革命真理,让人感慨万千。
  陈胜虽然倒下,但是他奋勇开创的革命大业,最终由他的英雄壮举鼓舞起来的人们,浴血奋战完成。
  而且,千百年来,陈胜的义举,鼓舞着千千万万受压迫的农民,奋起反抗封建暴政,力争当家作主权利。
  同时,陈胜的最终失败,也警示后来人:
  只讲理想,不管敌情,和强敌正面交锋、打陈地战,虽然痛快淋漓,但是因此丢而掉性命,实在是得不偿失之事。
  所以,后来的农民革命军,吸取陈胜拿鸡蛋硬碰石头的惨痛教训,不再轻易和封建政府军搞对抗赛。
  但是,很多农民领袖都矫枉过正,不注重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一味游击,把自己搞成了流窜犯。
日期:2012-06-28 19:10:59

  这里,需要分析一个问题——陈胜率先革命,为何数月即告失败?仅仅因为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

  不容否定的是,存在这方面因素。
  油灯灭前一闪亮,敌人临死更猖狂。对于带头革命的泥腿子,封建统治阶级当然会大起恐慌。
  他们恐慌的,是担心其他泥腿子群起效仿。所以,你要我命,我就举全国之力踩扁你。
  就像不会游泳的落水者奋力自救一样,封建地主阶级必定垂死挣扎,而挣扎的方式就是全力扑灭革命烈火。
  所以,历代最先革命的农民领袖,几乎都难得善终。而这,正是最先革命者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
  然而,严峻的考验,并不只是这一个方面。
  最为关键的,恐怕还是革命者自身的原因。
  率先革命者,几乎都是无路可走逼上梁山,故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难免存在欠缺。
  而他们,凭的就是满腔热血勇往直前,对革命路上的困难和自身的不足视而不见。
  因为勇敢,所以初战告捷;因为无知,所以功亏一篑。
  于是乎,封建时代的历代农民革命领袖,谁也摆脱不了谁第一个暴动谁就会第一个灭亡的宿命。
  于是乎,留下了枪打出头鸟的俗话。

  然而,因为革命第一人的英勇献身,激励后来人要以更大的革命暴力制止疯狂的封建反革命暴力。
  并且,正因为革命第一人的奋勇当先,将封建地主阶级冲击得支离破碎,为后来人继续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所以,又留下了后来居上、后发优势等说法。
  总之,陈胜虽然迅速走向惨败,但是作为武装反对秦朝暴政的第一人,他的英名,必将永载于中国史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