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西楚霸王,大汉高祖——楚河汉界》
第4节

作者: 秦楼汉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日期:2012-03-07 21:34:54
  前言(2)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自周武王进入朝歌,伐纣灭商以后,便按宗法分封制,封土地,建诸侯,形成了天子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经历了文、武、成、康四位贤君的励精图治之后,西周王朝便逐渐走下坡路了。传至第十代的周厉王时,国政衰败,日甚一日。可厉王非但不施仁政,反而横征暴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最终一人振呼,应者云集,于是人们驱逐了厉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此举也开了历代民变之始。

  周厉王被驱逐后,朝廷公卿周公和召公出面扶持危局,挽大厦于将倾,于是渐显政通人和之态,后世史家赞其为“共和”。
  在周、召二公的扶持下,太子顺利扶正,这便是周宣王了。宣王在即位之初,吸取了其父败亡的教训,奋发图强,举贤任能,重用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良才,于是朝纲复振,史称“宣王中兴”。
  可惜的是,这只是一种“回光返照”之像,因为此时诸侯已多半不来“朝贡”了。而朝贡——不仅是诸侯畏服天子、彰显天子威严的一种仪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周王室一项重要的财政来源,因为自封土地建诸侯后,周王室实际控制的土地与诸侯相比,已呈此消彼长之态,所以若没了朝贡,周王室便有了捉襟见肘的尴尬。
  日期:2012-03-07 21:39:38
  前言(3)

  由于王室衰落,周边的戎狄便趁机滋扰生事了。宣王后期,叛乱四起,可此时的他,已是亲小人,远贤臣了。
  周宣王三十九年,位于都城——镐京不远的姜戎公然抗拒天子的命令。这姜戎是与中原文明有着密切联系的羌人,姜姓就是源自于“羌”。而姜姓诸侯王则是西周开国功臣姜尚的后代及族人,其势力在当时仅次于周王室同宗的姬姓诸侯,他们也是周王室和姬姓诸侯们主要的联姻对象。
  姜戎抗命不从,周天子自感颜面尽失,于是怒而兴兵,双方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结果周军不胜。此后周王室的威望和实力更加衰落。
  周幽王继位后,不思进取,朝政日益腐败,激起了国人的怨恨。可他依然我行我素,后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待犬戎大举进攻时,诸侯多半不援,结果一命呜呼。
  其后申侯等人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这就是周平王了。周平王即位后,大赏在犬戎进攻镐京时前来勤王的晋、郑、卫、秦等四国。其中加封秦国国君为伯爵,在此之前,周天子在分封时,除了按公、侯、伯、子、男等五级爵位封赏诸侯国外,还有一个更低的等级,名为附庸——即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而秦国就属于附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自国君被加封为伯爵后,秦国才加入了诸侯国之列。

  日期:2012-03-07 22:26:46
  前言(4)
  后为避犬戎,周平王迁都到洛邑,东周建立,从此开启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春秋战国: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百家争鸣,英雄辈出。
  秦国由于地处偏僻,力量薄弱,在春秋时代早期,一直不太显眼,后来到了秦穆公时,国力有所增加,才参与春秋争霸,虽立有威名,但也并非佼佼者。
  进入战国时代后,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实行变法,从此秦国不断地走向富强,威仪之重,震慑诸侯。

  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的一天,在赵国邯郸的一所宅第中,一声婴啼划破苍穹。这人嬴姓,赵氏,名政(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赵政、秦王政、秦王赵政等。),后人多习惯称之为嬴政——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秦始皇即位后,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时才三十九岁;后来接过秦始皇统一大棒的汉高祖——刘邦生于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一说生于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不过以高祖结婚的年纪和逝世前还能御驾亲征来看,生于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应该更靠谱。),于公元前二百零九年响应陈胜、吴广在沛县起兵时也刚好三十九岁。不知这是天意呢?还仅仅是历史的巧合?后人无从知晓,也没法回答,只知道从这时候开始,战乱发端,却也意味着再一次大一统的开始。

  日期:2012-03-08 21:19:26
  第一卷 天下一统
  其一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其二
  ——李白
  秦皇大略驾群才,剑决浮云气壮哉。
  日期:2012-03-08 21:29:35
  注:
  一、本卷先由刘邦出场,牵出汉集团的一部分人物;接着是项羽出场,引出的则是王贲、蒙恬、李信等英雄,由王贲、蒙恬在稷下学宫与诸生对战国和诸子百家做一番简短的总结后,便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制定各项统一措施了;继而是陈胜、吴广出场,止于张良出场前后。
  二、秦灭六国的过程非本卷所侧重,因而除灭楚的过程稍微详写外,其他大都一笔带过;而第二卷将详写秦始皇稳定中国的各项举措。

  三、本人才力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日期:2012-03-08 21:34:11
  第一章(1)闪雷电英主出世,奔外黄张耳显名
  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笑容灿烂的骄阳。火辣辣的阳光的臂弯中,横卧竖躺着五颜六色的田野。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地里,散布着三个人:一个人到中年,穿着朴素,头发花白,脸上虽写满了沧桑,却镶嵌着一对慈眉善目,此刻他正挥舞着农具,欢快地劳作着;另两人是一大一小的孩童,也是穿着朴素,脸上都稚气未脱,纵然花香扑鼻,鸟儿歌唱,蝶儿起舞,虽说不是无动于衷,却都只是偶尔凝神一瞧,欢快一笑,其后安分守己地低头干活。

  不知不觉中,大风突起,乌云飘来,太阳隐去,天地之间,逐渐昏暗。
  那大汉抬起头来,擦了一把大汗,环顾四周,蜻蜓低吟,飞鸟盘旋,心想:“莫非要下大雨了么?”于是收了农具,疼爱地说:“伯儿,仲儿,走,咱们去那里躲一躲雨。”于是三人迅急地朝附近的一座破庙跑去。
  不一会儿,狂风呼号,沙尘四起。突然,一道闪电迅疾地朝三人劈来,紧接着,一声炸雷猛烈地叩击着他们的心灵。两孩童顿时吓得大哭,随后紧紧地拽着大汉的衣服,畏畏缩缩地藏在他的身后。大汉怜爱地安慰他们,微笑着鼓励他们,而后随意一瞥,一眼便看到了一条小溪流,顿有所悟,不觉一惊,暗想:“老太婆今日随乡人去大泽边捕鱼了……哎呀,不好!她已怀孕数月,若淋了雨,那该如何是好?”不禁焦躁起来,细思一阵,果断地说:“伯儿,仲儿,走,咱们回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