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北朝后期至隋唐那一百多年间令人心碎的红颜》
第7节作者:
实梦zs 太宗晚年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儿子频频出事,企图谋反、兄弟相争,这让太宗感到无比沮丧,开始对当年玄武门的事件感到后悔,追封了大哥和弟弟,产生了给他们过继后嗣传宗接代的想法。
经历了玄武门事变之后,杨氏应该对政治斗争的血腥心怀恐惧,并且十分敏感。因此,她应该本能的了解到在朝中长孙无忌的势力有多大。她唯一的儿子平安,才是她终身的依靠。把儿子过继出去,永无继位可能,这样才是对儿子最大的保护。
太宗晚年应该有这种想法,但是还未下旨,已经过世。高宗李治继位之后才下旨让杨氏的儿子李明过继给元吉。这个时候杨氏也可以出宫跟儿子一起居住,总算过上了好日子。
若是其他时期,杨氏应该就可以平安度过晚年。只是她很不走运,遇到了武则天。
二十多年后,李明因为牵涉进太子李贤谋反事件,被当时的武后派人逼死。如果杨氏这时还活着,不过六十多岁,这对她一定是极大的打击。
又数年后,武则天武周革命前夕,又杀死了李明的两个儿子,李明的其他儿子和孙子不是被流放岭南,就是隐匿民间,总之,对于李唐王室来说,那是一段极端可怕的日子。直到李显重祚之后,这些人才纷纷出来,重新受封。
当然,杨氏肯定是看不到这一天的了,因为她如果能活到这一天,几乎接近一百的高寿了。
杨氏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在儿子被杀之后因为忧虑担心而死,既不能陪葬昭陵,也不能风光大葬,两个丈夫不知道该跟谁,只能成为无主孤魂了。
这里所说的“两个丈夫不知道该跟谁”并非跟祥林嫂那种担心一样,而是说她是第一个丈夫的妻子,却背叛了丈夫,死后必定无脸面面对元吉;虽然跟随第二个丈夫那么多年,并且生育儿子,只是这位丈夫妻妾太多,她不过是个卑微的无名分的妾,跟随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之,也是个可怜的女子!
日期:2012-06-19 13:48:09
9 殉葬和活的明器:唐太宗充容徐惠为何要死?
很多电视和小说里说武则天在太宗死后之所以要出家,是因为太宗听信了预言,畏惧她,所以才特别下旨让她出家。其实真相并非如此。
唐朝仁慈,并没有殉葬制度,但是却也要求那些被皇帝宠幸过且没有子女的女人守节一辈子。她们不可以在宫中居住,因为新帝即将入住,这样不合礼仪,所以会被送往某个皇家特定的尼姑庵中修行,为先帝祈福,毫无希望的度过余生。
这种尼庵中,有管理尼庵日常事务的尼姑,也有打理庶务、劳作的尼姑,她们都是自愿出家的,除了和普通尼姑一样要修行之外,更有一重职责,就是管理那些从宫中出来的嫔妃。
有些嫔妃因为地位高,或者又学识,又或者跟新帝后关系好,可以特别给予优待留在宫中,例如李渊的薛婕妤因为很有学识,就被李世民留在宫中给李治讲学,后来受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优待,最后年纪大了,自愿出宫礼佛。但是大部分嫔妃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先帝一过世,只能收拾行李,前往尼庵修行。
这些嫔妃不管以前是什么品阶,到了尼庵中都是一样的地位了,没有人服侍,没有人看的起她们,她们虽然不用立即殉葬那么凄惨,但是余下的人生却是极为悲惨的。
在这种尼庵中,这些先帝的嫔妃的死亡率是很高的。除了因为她们没有人生的希望之外,更因为她们没有骨肉亲情,生活条件也不好,没有人在意她们的死活,没有人关心她们,有些之前位居高位被人嫉妒的女人,这时候正好被其他女人报复,如果个性清高,使那些出身卑微的尼姑们对她不满,日子就更不好过了。这些女人一般都活不过几年。
刘晓庆版的电视剧《武则天》里就有一个老太监对在尼庵出家的武媚说,你还不如死在宫里,好歹还落得副好棺材。
武则天之所以能度过这种可怕的日子,只是因为她在宫中跟李治有一段旧情,总认为李治会接自己出去,不会忘记自己,正是这种期望支持她熬过去。
徐惠是个才女,自然十分聪明,她十一岁入宫,又没有生育儿女,那么快就越过众妃嫔成为正二品充容(位于九嫔第八位,当时整个后宫第十三位),成为继巢刺王妃之后最受太宗宠爱的女人,她会惹得多少人眼红啊!
太宗死的时候,她才二十四岁(虚岁),在宫中度过了十三年的岁月,她知道之后面临自己的将是在尼庵中孤寂的度过漫长一生的悲惨命运。她是个清高的人,不想去那种地方。也许因为身体不好,也许因为忧虑,总之她开始生病了。她自称要为太宗守节,要跟随太宗而去,不肯服药。
李治听说这种情况非常感慨,于是让她留在宫中养病,并且让她的妹妹进宫来劝解照顾她。但是徐惠自然是不可能让自己病好的,因为话已经说出去了,病好了她将失去一切,不如死在宫中,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直不肯吃药,但是还是过了一年多,徐惠才死去。这也可以证明,其实她根本没有什么大病,只是如林黛玉一般,失去希望而自己折腾死自己。
果然,徐惠死后,李治追封她为正一品贤妃,让她陪葬昭陵,是除了长孙皇后之外离太宗墓地最近的人。史家对于她这种自殉的品性都十分赞赏,因此正史纷纷为她立传,说明她有多贤德。
刘晓庆版《武则天》里这位徐充容临死前跟武则天说什么太宗是自己心目中的一团火,太宗死了,所以她也要死,简直是笑话。
太宗当时还有很多妃子,例如韦贵妃、杨淑妃、燕德妃、巢刺王妃、杨婕妤等等,她们跟随太宗的时间更久,很多是从年轻时候就培养出来的感情,而且她们的子女也都大了,她们为什么一个都不死呢?答案就很简单了。正如《红楼梦》里鸳鸯在贾母死后要自杀一般,都是被逼无奈。
值得一提的是,徐惠的妹妹进宫陪伴姐姐的那段时间,一定被李治给瞧见了,这位女子虽然学问不及徐惠,但是容貌应该是很秀丽的,而且李治是喜欢附庸风雅的,秀丽的才女谁不喜欢呢?又不是只能娶一个要好好挑选,天子的嫔妃自然是多多益善。于是在徐惠死后,李治问徐惠的妹妹是否愿意留在宫中侍奉天子(应该是遣人去问),徐惠妹表示愿意,不知道是真心愿意还是为形势所逼,例如被天子看上的女人出宫后也没有男人再敢娶她了,唐太宗时期长孙皇后曾为太宗聘了一位很美丽的郑姓的女子,但是这女子已许配人家,于是大臣纷纷上书抗议,太宗迫于无奈没有纳那女子入宫,但是那女子许配的人家也不敢再娶这女子,自动要求解除婚约,最后这国色天香的女子竟只能孤独一生。
徐惠妹表示愿意留在皇宫之后,李治封她为婕妤。婕妤是正三品,徐惠当初入宫时只是正五品才人,所以徐惠妹刚一进宫地位就被姐姐当年高多了,可说是沾姐姐之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徐惠进宫的时候太宗后宫的嫔妃位置几乎都满了,只有低品阶的位置,而此时李治刚刚继位,身边女人不多,所以可以给予徐惠妹较高的品阶。
正是因为身边有如此多的女人,高宗将武则天完全忘在脑后,直到四年后他去感业寺进香,并且象征性的看望先帝的妃嫔——自己的庶母,被武则天把握机会接近了他,才使武则天有了二度进宫的机会。
没有任何史书记载徐惠妹后来的情况,我们之所以直到这位徐惠妹,也只是在徐惠的传记里被史家提了一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