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眼看水浒》
第34节

作者: 王张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可小旋风,专爱结识江湖好汉。为是家间祖上有陈桥让位之功,先朝曾剌赐丹书铁券,但有做下不是的人,停藏在家,无人敢搜。近间有个爱友,和足下亦是旧友,目今在梁山泊做头领,名唤及时雨宋公明,写一封密书,令吴学究 、雷横、黑旋风俱在敝庄安歇,礼请足下上山,同聚大义。因见足下推阻不从,故意教李逵杀害了小衙内,先绝了足下归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

  朱仝突然全懂了:一切都是为他而来。从他拒绝上山的那一刻小衙内注定要死。宋江也深知,没有涉及人命,幻想“复为良民”的朱仝是不会上山的。但是,要动刀子没有柴进出面,这事是稳不住的:以柴进在江湖的名声,朱仝不会不给面子。这就是现实,血淋淋的!这就是权谋,赤裸裸的!在柴进的斡旋下,吴用、雷横从侧首阁子里出来,慌忙赔罪。等到李逵从侧首出来,朱仝心头一把无名烈火,高三千丈,按纳不下,起身抢近前来,要和李逵性命相搏。是啊,那还是个孩子,是个无辜的孩子。朱仝怎能不怒?柴进、雷横、吴用三个苦苦死劝,用尽全力才拦住朱仝。稍作停顿后,世故的朱仝这时天真了起来,对众人说道:

  “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罢!”
  李逵这次确实被冤枉了,他虽杀人无数,有时候杀人红起眼来收不住手,但这次真是他敬爱的哥哥的命令。晁盖和宋江为了断朱仝的归路,这也是唯一可做的。朱仝当然理解,稍作退让,说道:“若有黑旋风时,我死也不上山去!”柴进无奈,和稀泥的功夫做到了家,留下了李逵,让吴用、雷横带着朱仝上了山去。柴进当然不会想到,正是他留下的李逵让他日后和梁山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这是外话了(见柴进的故事)。

  朱仝就这样上了山,和他的前同事、他的好朋友、他的兄弟、他的家人生活在了一起。凭借义气,自己的武功,也许更多的是对宋江的恩情,朱仝最终位列梁山第十二位好汉,他的前同事、好兄弟雷横也坐上第二十五把交椅。他们在以后的岁月里,伴着“不能当饭吃,不能和他们睡觉”的“义”,跟随着他们的宋公明大哥出生入死。在关键的时刻决绝的站在宋江的一边,随从他一起征辽、田虎、王庆、方腊。可惜的是雷横不幸在征讨方腊时战亡。“插翅虎”,我们再一次缅怀这位曾经的小都头,一个屹立于战场的好汉。也许,东汉伏波将军马援说的是对的: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妇女婢中!”
  雷横做到了,这就是一个小小都头的故事。幸运的是,大哥朱仝最终实现他的愿望,在班师回朝后,不但复为良民,而且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有意塑造出大刀关胜和美髯公朱仝来,也许是基于对云长将军的敬爱。我们看到关胜、朱仝这二位爷的确充满了云长的义气。用着最后的大义,垒固起梁山这座被正统视为“贼穴”的城堡,在最后的“忠”的感化下,再回归正统,不知幸与不幸。千百年后的我们,拿起巨著,品味英雄,是否还有热血在胸?

  朱仝和雷横的故事告诉我们: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兄弟不孤单,
  因为在梁山。
  日期:2012-06-14 20:46:34

  十五、交友应交鲁智深
  我曾经写过一篇叫《做人要做宋公明,交友应交鲁智深》的短评,现在想起还不改赞许这二人的初衷。就像很多挑剔者都说的那样:在梁山,真正的好汉只有一个,那就是鲁智深!金圣叹先生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
  “(《水浒》)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甚至,鲁迅都曾说道:
  “对于鲁智深,除了赞赏之外,我实在无话可说!”
  那么,鲁智深究竟做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竟能这么赢得绝大数人的崇高赞誉?这是我们首先攻坚的课题。
  1、侠之大者
  大家都知道鲁和尚未出家前叫做鲁达,是《水浒》中第五个出场的梁山好汉。而前四个好汉除了史进,其他三个实在不能与智深相提并论。刚刚出场的朱武、陈达、杨春在桃花山在做着一个叫做“山贼”的事业。见人就抢,明目张胆至极!终于,由于下山行抢撞在了史进手中,青年英雄“九纹龙”史进大败山贼“跳涧虎”陈达!陈达被俘之后,“神奇军师”朱武巧用计谋,出演了一部大型历史剧《桃园结义》,史进感朱武、陈达、杨春三人的兄弟义气,遂放陈达归山。一来二往,史进也认为朱武一伙也不是普通的山贼,而是“义贼”,就与之相交。后来由于小人告密,官府来拿,弄的史大郎走投无路。史进当然不愿落草为寇,于是开始了亡命天涯、四处打听师傅王进消息的流浪生活。在渭州一茶楼巧遇鲁提辖,映入史进眼帘的鲁提辖生得:

  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端的英雄气逼人。
  好汉见英雄,免不了吃酒。鲁达拉着史进出了茶楼,奔酒肆而去。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
  鲁智深出茶馆时,给茶博士说:“茶钱,洒家自还你。”茶博士应道:“提辖但吃不妨,只顾去。”
  二人在街上又偶遇史进的启蒙老师李忠,鲁提辖自然不会放过和豪杰相识的机会,拉着李忠一块吃酒。这时,已流落在街上靠卖狗皮膏药谋生的李忠,像历史课本中的“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样,态度摇摆不定。李忠先是提出了个恰当的借口推脱:他要照顾生意。生意人李忠自然要在谋生赚钱和结交朋友两者中进行权衡。但是直性子鲁达见了犹豫的李忠很是不爽,竟轰走了买药的顾客,弄得李忠终于随他们而去。

  酒逢知己真叫个千杯少啊!也应了“对饮成三人”的古话,三人喝起酒来言语不完。突然,几声啼哭打断了豪杰相聚兴致。鲁达是个急性子,是个大老爷们,自然见不得女人啼哭。鲁达唤来啼哭的金氏父女,问其原因。一打听,原来是以“郑关西”自居的郑屠户强抢民女在先,勒索钱财在后,逼得金翠莲父女走投无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鲁达顿时无名火起,当下要去清理渭州门户,被李忠、史进劝住。稍作冷静的鲁提辖,从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赠与金氏父女,要他们回老家重新过活。但是觉得银两不够,看著身边的史进、李忠道:

  “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豪爽的史进二话不说掏出十两,放在桌上,道:
  “直甚么,要哥哥还。”
  而李忠,揣摩许久,才从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达直肠子,看了李忠的银两,风趣道:
  “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把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教他们明日起身回乡。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这个举动颇有寓意,鲁达在羞辱李忠的手段上可谓独具匠心)。接着三人继续吃酒,大醉分别而归。这里有我们值得关注的第二个细节:
  鲁达离开酒店时给老板说:“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主人家连声应道:“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

  暴风雨前的黎明静悄悄。第二天,一大早,鲁达来到金氏父女的住处,亲自送走了金氏父女。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三个细节出现了:
  送金氏父女走后,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迳到状元桥来找郑屠。
  挂羊头卖狗肉的郑屠自然不知,大祸已经临头。看见鲁提辖,屁颠屁颠的迎了上去,鲁达当然不是找郑屠来唠嗑的。于是,史上最有趣的调戏出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