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段故事作者我有几个问题很是纳闷:
首先,听完宋江的话,众人为什么要“称谢”?“谢”什么?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蹊跷呢?
第二,梁山上除了武松、鲁智深、李逵几个直肠子之外真的没有其他人不愿意招安么?
第三,林冲对招安的态度呢?
日期:2012-05-27 21:51:58
个人认为,排座次后的梁山一种隐性的权力等级意识已经产生了,就是说排完座次后宋江和那107个是兄弟已经不单单是兄弟般的义气了,还有一种大头领与小头领间的等级意识的隐藏。譬如他们已经有了说老大训完话,大家必须谢谢的传统了(但是之前要首先感谢国家)。那么“称谢”完毕的众人对招安的态度到底如何呢?看看座次就知道了:
占据最优地位的三十六天罡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武松、董平、张清、杨志、徐宁、索超、戴宗、刘唐、李逵、史进、穆弘、雷横、李俊、阮小二、张横、阮小五、张顺、阮小七、杨雄、石秀、解珍、解宝、燕青。
统计结果:除了宋江的三十五人中宋江的绝对亲信有吴用、秦明、花荣、朱仝、武松、戴宗、李逵、穆弘、雷横、李俊、张横、张顺等十二人;被宋江感动或劝降上山的有卢俊义、关胜、呼延灼、柴进、李应、董平、张清、徐宁、索超、燕青等十人;宋江对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等七人有救命之恩;鲁智深、杨志、史进虽属于“二龙山势力(这个后面会提到)”的人,但宋江领兵攻打华山时对智深和史进是有救命之恩的;而解珍、解宝是因为宋江才进入天罡集团的,他们对于宋江自然充满感恩的心。
结论:三十六天罡星基本是宋江的人。至于武松和李逵胡闹,他们再闹归根到底都是宋江的自己人!现在我们应该对梁山的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这样,难怪宋江提出的招安的主张后难免只有武松、鲁智深和李逵出来秀逗了!
再来看林冲,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他会作何感想?以识大体、善良温顺著称的林冲能怎么做?这样我们就很顺理成章的理解原著里的林冲了。有人说林冲真窝囊,为什么就跟着宋江招安了呢?言外之意就是林冲你忒不争气了,怎么就没被气死呢?假如故事有假如,高俅被俘,送到林冲的面前,林冲会怎样?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拔刀杀之”么?会挖心掏肺么?也许会的。但为什么最终没有干掉被俘上山的高俅而接受招安呢?个人觉得是因为林冲的无奈和隐忍,而林冲的无奈是由于他无法决定甚至参与梁山对高俅的处置而决定的。我们不能责怪林冲窝囊,对于仇人他是憎恨的,但对于大哥他是爱戴、敬重的。大哥要放掉到手的仇人,这对于林冲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林冲就应该为了报仇而和大哥反目或者为了因为大哥放走仇人而郁郁而终吗?正常条件下,每人都有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个人认为,即使是林冲没有因高俅之事被气死而接受招安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本就是可怜之人,在世生存已是不易。有谁有怎样的资格固执的坚持林冲就应该气死呢?
曾经看到一句很粗俗但是很有道理的话:
人的一生就像在拉屎,有时你已经很努力了可出来的只是一个屁。
我想用这样的话来概括林冲的一路遭遇是比较合适的。有人说林冲没有智慧,只知道忍,太没有男子气概了。而相比而言,同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却不同,王进起码知道逃,由此看来林冲就连王进都比不上。甚至张恨水先生都说到:
“同一八十万禁军教头,同一得罪高大尉,而王进之去也如彼,林冲之去也如此,此所以分龙蛇之别欤?”
但个人有不同看法。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其名著《报任安书》中写道: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这句话概括起来就是“时也,命也,非我之所不能也!”林冲的所有行为都是他所处的地位、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性格造成的。所以,王进和林冲比不得。王进有王进之精明,林冲亦有林冲之无奈,以王进来比林冲,难免有造作之嫌。
那么,我们该怎样评价林冲呢?林冲以区区教头,忍辱负重,最终却落得个火烧草料场,这是社会的悲哀,更是林冲的悲哀。对朝廷,林冲无愧矣!以待罪之身而休妻,以强盗之躯耻于见妻。对娘子,林冲有愧乎?(这个以后还会专门评析)上梁山后,火并王伦,助晁盖上位。晁盖死后,又助宋江上位。论其武艺,梁山仅卢俊义、关胜可胜之。论其功劳,梁山真正开山之臣,宋江之助手也!论其人品,善良殷勤之辈也!对梁山,林冲无愧矣!由此观之,林冲可谓上对得住朝堂下对得住兄弟之男儿也,无窝囊之谬论。林冲上山者,保命也,非反也!这也是林冲能够接受招安的原因之一,也是林冲寻求解脱的途径之一。一言以蔽之,林冲乃善良之躯,可怜之人!
日期:2012-05-28 21:35:38
林冲:我多想回到家乡
一
“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看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
二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
——休书
三
林冲火并王伦后,蓦然思念远在京师的妻子,托人打听,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已故半载。不禁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
四
三山归大寨,鲁智深问及林冲:“洒家自与教头别后,无日不念阿嫂,近来有信息否?”
五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娘子面对调戏如是说。
六
林娘子再次遭到高衙内调戏后,林冲手持尖刀要与衙内、陆谦拚命,娘子劝道:“我又不曾被他骗了,你休得胡做!”金圣叹在“劝道”句下批道:“只一‘劝’字,写娘子贞良如见。若是淫浪妇人,必然要哭死要丈夫为报仇也。”
我们在说金翠莲时说到“锦瑟和谐”这个词,这个词在《水浒》中似乎只属于林冲夫妇。
我们在说到卢娘子贾氏的时候反问:有多少好汉栽在不懂风流,只知打熬气力上?可是,我们也看不出林冲有何风流?林冲也有些不懂风月的意思,但是,林冲却有卢俊义、宋江、杨雄、王英不可比拟的优势:懂得心疼自己的女人。这一对儿模范夫妻真是羡煞旁人,直到高衙内的出现,才将这种羡慕打破。
有人说,是林冲的懦弱才将这个幸福的家庭一毁再毁。林冲不是懦弱,而是善良。懦弱不是善良,善良也不是懦弱。懦弱是你想反抗却无法反抗,善良是能反抗却不愿反抗,善良的人最终反抗,那就是个巨大的社会问题了。
六
林娘子和林冲一般,都是善良的人。她面对“会风流”、有权势的调戏,却严厉呵斥,甚至,在林冲要为她报仇时劝道:“我又不曾被他骗了,你休得胡做!”金圣叹说的好,要是阎婆惜、刘高妻子或者潘巧云,指不定唆使丈夫去为她寻仇。林冲和林娘子都始终有个心理:忍一时,风平浪静。
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