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眼看水浒》
第6节

作者: 王张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贾氏也有错,她没有恪守妇道;没有保持对卢俊义的忠诚;没有抵御得了李固的频繁性骚扰;没有为卢俊义而死!这些条条,在那个时候看来,哪条都是女人的贞节牌坊。所以,贾氏的作为,在那个时候就成了十足的淫妇。可是,现在的男人看来,那应该很有教育意义:要多关心你的媳妇儿,要不,再贤惠也会有出轨的冲动!
  贾氏在公堂上对卢员外道:
  “不是我们要害你,只怕你连累我。常言道:一人造反,九族全诛!”、“丈夫,虚事难入公门,实事难以抵对。你若做出事来,送了我的性命。不奈有情皮肉,无情仗子,你便招了。也只吃得有数的官司。”
  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贾氏做的有点过了。尚且不说“三从四德”,但不至于落井下石吧?其实,贾氏这么做是为了自保。古代专制主义时代,儒家都提倡“子为父隐”这就和“出嫁从夫”一样,儿子包庇老爹的罪责是不予追究罪责的、媳妇包庇丈夫也一样。但是,这有例外,包括谋反罪在内的威胁到专制主义统治的犯罪可是要株连的啊!以卢俊义私通梁山的罪来看,她除了首告,没有别的选择!这也是宋江坚持把阎婆惜干掉的原因之一!

  所以,贾氏只是深入贯彻落实“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这一精神而已。她没有像忠贞烈女那样,为丈夫而献身,也没有一声不吭,沉默应对,而是去首告,只能说明她是个实惠的女人,现在这样的女人,太多了。
  在梁山攻下大名府后,李固,贾氏也被押到梁山。宋江请员外自行发落。卢员外拿短刀,自下堂来,大骂泼妇贼奴,就将二人割腹剜心,凌迟处死,抛弃尸首。众头领竟然尽皆作贺,称赞不已。又一桩残忍的血案,这就是梁山的价值观!那些向往梁山生活的朋友,看清这些残忍的杀戮了吗?
  《圣经》记载这样的故事:有个女人有越轨行为,被人发现后成了“荡妇”,村里的人汇聚起来,要按习俗用石块砸死她。耶稣说,你们当中有谁没有犯过错?从没犯过错的人就用石块砸吧。结果没有一个人用石块去砸。耶稣的语言像石块一样击在每个人的心上,他们手中的石块顿时没有了重量。
  所以,就像前面所说,我不建议用淫妇或者“勇于追求”等旗帜鲜明的词汇去认识这些女人,他们只是小女人、弱女人而已,而那些男人,也只是值得反思的男人。这样的出轨案中,很难判定孰是孰非,所有人都拉不出屎就怪地球没有引力,那地球还会有意见呢!
  值得一提的是,《水浒》着力渲染的四起婚变:宋江包养阎婆惜代表的官员包二奶、潘金莲偷情西门庆代表的移情别恋后谋杀亲夫、潘巧云勾搭裴如海代表的耐不住寂寞旧情复发、贾氏与李固苟合代表的合谋取财谋害状告亲夫。几乎基本涉及到了现在中国发生的一些婚外性行为或婚外恋。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优秀的作品的历史穿透力真是太强了!

  日期:2012-05-08 19:13:21
  三、《水浒》中的四大名妓
  现在开始说《水浒》中的四大名妓,在这个部分提及的四个女人,因为很多读者不了解,还有原著记载甚少,所以,会有详有略。好了,不废话了,说正题。
  一提起妓女这个词汇,就不由得让我想起吴用的话来:
  “从来娼妓之家,迎新送旧,陷了多少好人。更兼水性无定,纵有恩情,也难出虔婆之手。” 
  不知吴用是否亲历,何来这种观点?但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李睡兰的特点。可是,他不晓得张青曾对他的女人要求过,他的黑店有三等人不可坏他,其中之一便是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
  “他们是冲州撞府,逢场作戏,陪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若还结果了他,那厮们你我相传,去戏台上说得我等江湖上好汉不英雄。”
  妓女是薄情的,她们是水性杨花的,她们也是不容易的,总结起来,可怜可叹可憎之人而已。但是在这些共性里面却又不少女性显得出类拔萃,个性十足,自称一家,有人贱得可怜,有人贵的可悲。我们拭目查之。

  日期:2012-05-08 19:29:41
  1、贰师将军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

  据说,“师”是古人对佛门弟子的称呼,譬如宋江就称鲁智深为“吾师”。传说,李师师的名字与此有关。但是我为要把两个“师”为大家歪解一番。
  鲜活之师
  只说《水浒》中的李师师,其形象是非常鲜活的。她有着一般娼妓的逢迎之计、爱财之心和挑逗之能,更有其他青楼女子没有的姿色之韵、才华之美和前辈之态。
  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李师师为什么能够和当今圣上“打得热”;一听有个员外颇有家资便立即出来迎上把盏谈心;看到宋江送的金条体面的说过:“员外识荆之初,何故以厚礼见赐,却之不恭,受之太过。”之后毫不推辞的收下;能低唱苏东坡“大江东去”; 甚至看了燕青这样的人物竟生挑逗之心。
  这是个鲜活的女子,绝对不是花瓶,她没有清高到见了黄金退回去或者直接拒绝土包子游客,她也没有恪守礼法,更没有卑贱到沦落为捞钱工具,她给人的感觉是那样不愠不火,好像恪守着一个分寸。她也有逢迎之计,搞的皇帝就连元宵佳节不赏也要从密道过来和她私会。这样,宋江才有了另一个突破口。
  忠义之师

  梁山和李师师有个共同点就是:一有动静绝对是帝都报纸的头版头条。所以,梁山也知道李师师,李师师也听过梁山。
  在宋江揣着金子进到李师师的闺房中时,这便是两大新闻热点的第一次会晤。很不凑巧,两次会晤都被皇帝的来临打断。宋江从皇帝的打断中敏锐的嗅到自己在李师师身上能捞到的政治前途,日后果断的派燕青再探京城,真是不简单!而李师师从宋江“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的弦外之音中窥探出一丝梁山的气息,也不简单!就像燕青说的:“枕头上关节最快”一般,尽管封建时代的男人制定出复杂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女人干政,但是风月影响政治,卧榻左右时局,始终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一大特色。

  李师师对梁山身份的表露既不惶恐,也不反感,而是表示出了信任和理解:
  “你这一班义士,久闻大名,只是奈缘中间无有好人,与汝们众位作战,因此上屈沉水泊。”
  如果把这个观点提炼,可以总结出两点
  一、梁山好汉们是一班忠义之士,只是“屈沉水泊”;
  二、皇帝是圣明的,只是朝廷被奸臣闭塞贤路,坏了国家大事。
  令人惊异的是,李师师的观点竟然和宋江的主张不谋和而。其实这并不奇怪,“同是天涯沦落人”,除了宋江不停的打广告和燕青的走动外,李师师和梁山有着不被主流社会认同的同样的无奈。宋江看起来在梁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李师师看起来有千万人拜倒于石榴裙下,可是,不被主流所认同,他们的内心是极具失落的。波伏娃说:“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这句话恰到好处的点明了这其中的尴尬。就像杜牧讥讽的那样“商女不知亡国恨”,可是亡国真的关她们鸟事!

  宋江与李师师的不谋而合,足以把她换做忠义之“师”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